陈友身高 同是出身低微 陈友谅为什么输给朱元璋?

2018-0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年反抗朝廷暴政的起义军首领. 都是投身革命后从小人物做起,凭着不俗的军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都想推翻元朝的腐败政权,革掉皇帝的命,自己来做皇帝.其实,朱.陈的鄱阳湖决战,前后只不过经历了一个多月,就决定了胜负.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8月29日开始,到10月上旬就结束了.然此战役没有18年,但这场水战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年反抗朝廷暴政的起义军首领。 都是投身革命后从小人物做起,凭着不俗的军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都想推翻元朝的腐败政权,革掉皇帝的命,自己来做皇帝。

其实,朱、陈的鄱阳湖决战,前后只不过经历了一个多月,就决定了胜负。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8月29日开始,到10月上旬就结束了。

然此战役没有18年,但这场水战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并为后来历代军事家所重视。 然而,这两支各自为政的起义军队伍,在一致反元斗争的同时,同样为了扩充实力而互相争夺地盘,两军展开了长达数年的鏖战。

在鄱阳湖会战中,陈友谅一败涂地,突围时身中流矢而亡,朱元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日后建立大明皇朝清除掉了拦路虎。 那么,陈友谅为什么输给朱元璋? 这事要从陈友谅起义开始说起 元朝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部将倪文俊,率红巾军攻克沔阳。

陈友谅趁机起义,投军在倪文俊麾下。 因陈友谅能征善战,深受天完政权首领徐寿辉的器重,不久便升任为元帅。

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仓惶出逃,投奔至陈友谅帐下寻求庇护。陈友谅为表忠心,以便进一步捞取政治资本,就杀了倪文俊,割其头颅献给徐寿辉,博得了徐寿辉的信任。 (首杀曾自己曾经的上司) 之后,陈友谅大权在握,逐步控制了天完政权,并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以号令三军。

至正十八年五月,陈友谅觉得徐寿辉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便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口号,继续反元斗争。

(再杀器重自己的首领,薄情寡义) 陈友谅所建立的大汉政权,是从徐寿辉的手中政变夺取的,大汉将士多数为天完政权旧属,他们对陈友谅弑主篡权夺位的行为当然感到不满。 相持其间,由于陈军曾围攻南昌两个多月,出师太久,士兵疲惫,军心动摇,朱元璋又不断诱降,陈两员大将投敌。

陈友谅恼羞成怒,他缺乏政治头脑,靠杀俘虏出气。朱元璋则送还战俘,为战俘治伤,并祭奠陈阵亡将士,以此收买人心。这样,陈军士气更加低落 大汉将士的相继倒戈,大大地削弱了陈友谅的实力。

一支离心离德、没有凝聚力、众叛亲离的队伍,是注定要失败的。 此外,陈友谅在战术上与朱元璋相比较,也是相形见绌的。 鄱阳湖会战期间,陈友谅并没有吸取“赤壁大战”中火烧连船的教训,竟然在湖面上联舟布阵,暴露出战船机动性差、不利进退、分散困难等致命性的弱点。

而朱元璋轻易地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并采纳大将郭兴的计谋,出动填满柴禾、硫磺、火药的火舟火筏冲撞汉军船只。 风助火势,一时火光冲天。大火烧毁汉军战船数百艘,烧死溺死汉军不计其数。陈友谅也在突围时被乱箭射中眼睛,箭头深及脑髓,登时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