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十大关键战役 白起长平坑杀40万降卒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夏朝开始,岁月长河缓缓流动之下战争便在古中国的大地上频繁上演,当然这也并是说王朝出现才出现战争.涿(zhuō)鹿之战,是说距今大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之战资料名      称:涿鹿之战地      点:涿鹿时      间:约5000年前参  战 方:炎黄部落联盟,东夷.九黎蚩尤部落结 

自夏朝开始,岁月长河缓缓流动之下战争便在古中国的大地上频繁上演,当然这也并是说王朝出现才出现战争。

涿(zhuō)鹿之战,是说距今大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涿鹿之战资料

名      称:涿鹿之战

地      点:涿鹿

时      间:约5000年前

参  战 方:炎黄部落联盟,东夷、九黎蚩尤部落

结      果:炎黄部族获得胜利

参战方兵力:势均力敌

伤亡情况:蚩尤部落大部阵亡

指  挥 官:黄帝、炎帝;蚩尤

场      面:非常激烈

战  胜 方:炎黄部落

战  败 方:蚩尤部落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资料

名      称:牧野之战

地      点: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的卫辉市境内)

时      间:说法不一,从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

参  战 方:周联军:周、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商朝

结      果:商朝战败,纣王自杀,商朝覆亡

参战兵力: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伤亡情况:估计约两万人

指  挥 官:周武王、吕尚、帝辛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长平之战资料

名      称:长平之战

地      点: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

时      间:前262年-前260年

参  战 方:秦国 赵国

结      果:赵国惨败

参战兵力:赵军(45万),秦军(没有任何记载)

伤亡情况:赵军被歼灭、坑杀四十五万

指  挥 官:秦国:白起、王龁,赵国:廉颇、赵括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巨鹿之战资料

名      称:巨鹿之战

地      点: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时      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参  战 方: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秦军

结      果:义军歼灭王离军,章邯军投降

参战兵力:秦军四十万 ,楚军五万,诸侯联军数十万

指  挥 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

战争起因:秦末农民起义

导  火 线:秦军攻赵,诸侯救援

战争性质:秦军主力与各路救赵起义军总决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垓下之战资料

名      称:垓下之战

地      点:垓下

时      间: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

参  战 方:汉军;楚军

结      果:汉军胜利,项羽自杀

参战兵力:楚军十余万

伤亡情况:斩首楚军八万

指  挥 官:韩信;项羽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资料

名      称:赤壁之战

地      点:赤壁、乌林

时      间:建安十三年(208年)

参  战 方:孙刘联军,曹军

结      果:孙刘联军胜利

参战兵力:联军5万,曹军20余万(称80万)

伤亡情况: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

指  挥 官:曹操;周瑜、刘备

历史意义:奠定了三国的基础

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颉利逃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获送往长安。

灭东突厥阴山之战资料

名      称:唐灭东突厥之战

地      点:定襄、阴山、碛口、灵州

时      间:贞观三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

参  战 方:唐朝;东突厥

结      果:唐军获胜,东突厥灭亡

参战兵力:唐军10余万;突厥军不详

指  挥 官:李靖李世勣;颉利可汗

影      响:经过此战,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称号

岐沟关之战是北宋与辽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雍熙三年(契丹统和四年,986年)春,北宋三路攻辽。主力东路曹彬部求功心切,孤军进至涿州(今河北涿县)后,因粮草不继,被迫撤回雄州(今河北雄县东)。

不久虽又裹粮再进,但部队疲劳,战斗力下降。辽军则以逸待劳,全力对付东路宋军。辽军先以偏师骚扰宋军,绝其粮道,随后乘其疲惫而决战。四月,宋军被迫自涿州败退,辽军乘势夹击。五月,辽圣宗与萧太后亲统大军追击宋军至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两军决战,宋军大败,伤亡惨重。

残部夜渡拒马河,又被辽军追及,溺死者甚众。曹彬退至易州(今河北易县)东面沙河宿营,风闻辽兵追至,士兵惊溃,争渡沙河,溺死者过半。宋军全线溃败。

岐沟关之战资料

名      称:岐沟关之战

地      点:涿州(今河北涿县

时      间:雍熙三年(契丹统和四年,986年)春

结      果:两军决战,宋军大败,伤亡惨重

相关人物:曹彬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鄱阳湖之战资料

名      称:鄱阳湖之战

地      点:鄱阳湖水域及南昌近郊

时      间:8月30日-10月4日,1363年

参  战 方:明军,汉军

结      果:朱元璋获得胜利,陈友谅阵亡

参战兵力:明军200,000人,汉军650,000人

伤亡情况:明军1,346人阵亡,11,347人负伤

汉军或死或降,陈友谅阵亡

指  挥 官:朱元璋,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