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钢作品 李兴钢:建筑作品应当实现中国文化的连续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与我们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建筑假设都有关系.我记得差不多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探讨中国性的命题.当时就有人提出,在中国盖房子,面向的是中国人,又是中国建筑师,那么设计出来的自然就可被视为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但是,为什么在这种争论开始了这么多年之后,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依然没有停止,我认为,其实问题并不像上面说的这样简单,而有更为复杂的文化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社会文化.社会的发展跟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同,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我国是一个文化延续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在事实上,特别是在近几十年.近一百年,中国文化一

这与我们很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建筑假设都有关系。我记得差不多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探讨中国性的命题。当时就有人提出,在中国盖房子,面向的是中国人,又是中国建筑师,那么设计出来的自然就可被视为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但是,为什么在这种争论开始了这么多年之后,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依然没有停止,我认为,其实问题并不像上面说的这样简单,而有更为复杂的文化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社会文化、社会的发展跟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同,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我国是一个文化延续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在事实上,特别是在近几十年、近一百年,中国文化一直处于相对支离破碎的状态,并非是连续的。可能也基于这些原因,体现在建筑上,才会有"欧陆风"及各种外来建筑文化的插入,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自我文化的茫然。

这种茫然,在我们这一代、下一代、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会持续下去,因此,我们才有责任去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有所追寻、有所发掘、有所接续。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也是我们现在还在谈论建筑中国性这个命题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