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打麻醉药会有什么副作用 病人必须知道的五级分类

2018-08-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病人在要做麻醉时就应该了解麻醉的风险."趋吉避险"乃一般人之普遍心态,保险业者承保时,会对被保险人的健康.职业状况评估,高危险群的人保费高.

病人在要做麻醉时就应该了解麻醉的风险。“趋吉避险”乃一般人之普遍心态,保险业者承保时,会对被保险人的健康、职业状况评估,高危险群的人保费高、甚至拒保。而金融机构则根据借款人的还债能力,来决定是否给予授信贷款。经济不景气,大多数人的理财策略更是趋向保守,深怕投资不慎落得血本无归。总之,行事之前必先权衡利害得失,尤其要有风险观念,将可能的损失降至最低。

各种麻醉方法固然使病患在镇静、无痛的舒适状态下进行手术,但是麻醉药物除了影响意识、改变疼痛认知程度外,也会干扰病患的正常生理功能,诸如心跳、血压、呼吸等,因此医护人员会担心麻醉药物是否使用适当?病患是否承受得起伴随麻醉而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手术麻醉自然也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风险性。

不同的病患接受麻醉的风险不尽相同,目前较常用的麻醉风险分类标准是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建议的分类等级。它将手术病患的体位分成五级:麻醉风险最轻微的第一级是指除了手术矫正部分外,无任何系统性疾病之病患,如: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如果因外科或其它疾病而导致有全身性影响者,随着影响的程度,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或心脏衰竭等,麻醉风险的等级由第二级提高至第四级,而生命垂危随时可能死亡之患者,则是麻醉风险最高的第五级,例如:腹部血管瘤破裂合并休克者属之。

简言之,上述麻醉风险的等级代表了病患在麻醉前本身疾病的严重程度,提供医护人员对手术病患麻醉前状态的评估。不同的分类等级也代表不同的手术麻醉期间的死亡率。根据大规模的统计,麻醉风险分类第一级的患者,麻醉期间死亡率约为万分之六。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死亡率也增加。而分类第五级的死亡率可高达百分之五十!

麻醉风险的评估如同填写人寿保险要保书一般,病患就本身的身心状况有告知的义务。麻醉前应告知的事项有(一)病患的生活习惯:有无烟酒嗜好?药物过敏?(二)是否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气喘、中风等(三)过去麻醉经验:有无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现象?(四)目前是否有服用任何药物等?上述的信息愈完整,不仅风险评估愈准确,若能针对其危险因子实时矫正,更能有效降低麻醉风险与死亡率。 麻醉风险评估与商业保险不同,不会因为麻醉风险高就“拒保”。医护人员一样会善尽职责,保护病患免受生理及心理干扰,在尽可能的安全状态下完成手术及恢复。

麻醉风险评估也与理财投资不同,股市里的追高杀低,顶多只是金钱的损失;低估了麻醉危险性,却有可能赔上宝贵的性命。而专业训练的麻醉医护人员便成了安全麻醉的首要选择。

您的麻醉风险有多高?手术麻醉前请善尽告知的义务,“多一份评估,少一份危险”。除此之外,奉劝国人平时在理财投资之余,更要花些时间做好健康管理,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一切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