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野史 新闻史学史视野中的邵飘萍研究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卢新明 某一学科自身学科史的形成与发展是该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新闻传播事业的发达,促进了新闻史研究的开展.随着新闻史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对"新闻史学史"的研究,即对"新闻史"这一学科的学术史考察也提上了日程.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对报人名家的研究.邵飘萍研究的基本情况 研究报人名家,是为了丰富新闻史料,探讨新闻界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借鉴他们在业务.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服务.从报人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认识他们成功的新闻实践,认识他们

● 卢新明 某一学科自身学科史的形成与发展是该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新闻传播事业的发达,促进了新闻史研究的开展。随着新闻史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对“新闻史学史”的研究,即对“新闻史”这一学科的学术史考察也提上了日程。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对报人名家的研究。

邵飘萍研究的基本情况 研究报人名家,是为了丰富新闻史料,探讨新闻界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借鉴他们在业务、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服务。从报人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认识他们成功的新闻实践,认识他们在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判定其个人价值,把握他们成功的共性,认识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通过对报人名家成功经验的剖析,也可以为今者鉴,吸纳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自我国近代新闻事业产生以来,涌现出了如王韬、梁启超、黄远生、张季鸾、范长江、穆青等一大批优秀报人。他们满怀热忱,积极奔走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新闻实践之中,为我国近代新闻事业逐步走出封闭一隅,与世界新闻事业发展大势接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其中,邵飘萍是一位不可忽略的新闻名家,他的新闻思想、他的办报实践、他的铁肩义骨,都是盛开在我国新闻史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 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新闻记者。

他的一支笔,能够搅动政界、军界的情绪,使故作雍容大度的政客、军阀暴跳如雷。他游刃于上层统治集团之间,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毛泽东曾称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早期著名共产党员罗章龙对他备加赞扬,陈毅对他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当然,也有人对他做过尖锐的批评。尽管毁誉不同,但人们都承认他是民国初年到上世纪20年代新闻界的佼佼者,他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作为民国初期的著名报人,关于邵飘萍,早在民国时期,即有不少新闻方家为其写过回忆文章,如张季鸾、潘公弼等。建国后,方汉奇、孙晓阳等新闻学者对邵飘萍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邵飘萍的亲属如汤修慧、郭根、郭汾阳(散木)等,也依托自身优势,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专著。写作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邵飘萍的生平身世、邵飘萍的新闻思想、邵飘萍与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邵飘萍与民国初期军阀、京报副刊研究、邵飘萍与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等方面。

关于邵飘萍研究的著述,笔者目力所及主要有以下几种:1983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界人物》,将邵飘萍与王韬、黄远生、张季鸾、戈公振等近现代著名记者相提并论,列为第一辑出版,这基本代表了邵飘萍在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孙晓阳对邵飘萍的新闻人生、新闻思想与新闻事业做了全景式的介绍,实质是为邵飘萍立传。郭汾阳(散木)在2006年,邵飘萍诞辰120周年,遇难80周年之际更是连续出版《铁肩辣手:邵飘萍传》和《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两书,借助丰富的史料和亲属优势,对邵飘萍做了全方位的描述和研究,并吸纳和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在2006年记者节前夕出版的《乱世飘萍》一书中,作者依托近代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大背景,采用倒叙的手法,从邵飘萍以身殉报开始记起,而后回叙其成长的经历和从事报业,辣手著文,道义担当,最后招致军阀杀害的一段历史。

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对有关邵飘萍的几段公案,如邵飘萍的“放浪形骸”、邵飘萍党籍之谜等进行旁征博引,将论战双方的意见分别进行陈述,并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在归结此书时,作者说:“这本书主要从一个人(一代报人邵飘萍,包括他的公私两域)、一家报馆(即《京报》,包括邵飘萍参与和创办的所有报纸和通讯社)、一个时代(所谓“乱世”)、一个中国报业的时代(兼及当时几乎所有的名报人和名记者,特别是那些我们久违了的杭辛斋、陈布雷、黄远生、张季鸾、丁佛言、刘少少、邵瑞彭、孙伏园、林白水、徐凌霄、潘公弼、黄天鹏等一部中国新闻史绕不开的人物),这样一点点涟漪泛开,成此厚厚的历史——所谓‘乱世飘萍’的主题,正在于此。

”该书的亮点之一,也正是借助诠释邵飘萍诠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笔者又翻检了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新闻研究资料》,彼时,飘萍研究勃兴。在接近50辑的资料中,共有三辑涉及邵飘萍研究:第10辑“人物春秋”中三篇做重点介绍,分别是肖超然、陆彬良的《邵飘萍——早期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无畏战士》、郭根的《邵飘萍论新闻采访》、晏飏整理的《邵飘萍生平事略》等;第12辑“考证补遗”中,孙晓阳的《关于邵飘萍的几点考证》、姚福申的《关于邵飘萍之死》;第29辑“新闻界人物”中,方汉奇的《纪念邵飘萍》、孙晓阳的《飘萍家乡掠影》。

尤其是1985年编纂的第29辑,时值邵飘萍诞辰100周年,纪念邵飘萍的文章有几十篇,都收入了《东阳文史资料选辑》中的《邵飘萍史料专辑》中。

自此后,每逢十年,纪念邵飘萍活动便形成高潮。但纪念文章仍局限在纪念意义上的全景式记述或是回忆邵飘萍生活或事业片断,较少有研究意义上的具有创新思想的论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