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飞张继青 俞振飞和程继先的师徒情谊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程继先(1875-1942)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程长庚是四大徽班的领袖.程继先幼承祖业,专攻小生,因扮相秀美,文武兼擅,名重一时,被誉为北方京剧界"三仙"之一(另两人为王楞仙和徐蝶仙).俞振飞是"江南曲圣"俞粟庐的儿子,六岁随父习曲,尽得真传.由他人引荐,程继先收俞振飞为徒.此后,师父教得认真,徒弟学得用心,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艺坛的一段佳话."让他到北京来吧,我教他"俞振飞正式拜师学艺,完成从票友到演员的转变,得力于京剧名角程砚秋(当时叫

程继先(1875—1942)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程长庚是四大徽班的领袖。程继先幼承祖业,专攻小生,因扮相秀美,文武兼擅,名重一时,被誉为北方京剧界“三仙”之一(另两人为王楞仙和徐蝶仙)。俞振飞是“江南曲圣”俞粟庐的儿子,六岁随父习曲,尽得真传。由他人引荐,程继先收俞振飞为徒。此后,师父教得认真,徒弟学得用心,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艺坛的一段佳话。

“让他到北京来吧,我教他”

俞振飞正式拜师学艺,完成从票友到演员的转变,得力于京剧名角程砚秋(当时叫程艳秋)的大力推荐。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程砚秋到上海演出,曾指名要和唱昆曲的俞振飞登台合作,结果大获成功。以后程砚秋几次劝俞振飞加入自己的剧团,进京唱戏,俞振飞总是以父亲反对为由,婉言谢绝。

俞粟庐去世那年,程砚秋又到上海公演,特地登门探望老友,又一次劝俞振飞“下海”,说:“现在你不能再说父亲不让你唱戏了吧?”俞振飞终于被对方的一片热忱所打动,答应加入程的剧团,前提是对方得满足他的一个条件。

他说:“我知道京戏班里有个规矩,搭班唱戏,一定要正式拜师才行。现在京剧小生中,我最佩服的是程继先先生,要我加入你的班子可以,你得首先让程继先先生收我为徒。

”程砚秋觉得俞振飞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指名要程继先做老师,自己心里没有底,因为程继先虽和自己搭班唱戏,但早已声明不收徒弟。几年前,程继先的科班同学叶春善想让四子叶盛兰拜他为师,也被拒绝了。不过,程砚秋求才心切,答应回去试一试。

令程砚秋意外的是,当他从上海回到北京转达俞振飞的请求时,程继先竟爽快地点头答应了。程继先说:“我知道这个俞振飞,他昆曲底子好,学我的东西可能会容易些。既然他那么看重我,又有你来作介绍,我破例收他吧!让他到北京来吧,我教他。

”原来,程继先有个结拜兄弟袁寒云,即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此人不仅擅长诗词书画,还是个十足的昆曲迷。他在上海时和俞振飞交往密切,十分欣赏俞的表演才能。回北京时碰到程继先,说起南方的小生,极力夸奖俞振飞,说他扮相好、嗓音好,昆曲底子厚,又能唱京戏,自己看过他演的昆剧,还陪他唱过两场京剧《群英会》,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没有正式学艺,功夫尚不到家,若能得到程继先的指点,将来肯定会成大器的。袁寒云是个行家,在演艺界很有声望。经他这么一说,程继先记住了俞振飞这个名字。因此,程继先答应收俞振飞为徒,除程砚秋的竭力推荐外,还有袁寒云的一份功劳哩!

1930年冬天,俞振飞接到程砚秋的航空信,催他进京拜师。他十分激动,当即动身北上。匆匆安顿好住处,便由程砚秋陪同赶到程宅。程继先郑重地对他说:“我听说你从小学过诗词书画,不用说,你是个有一定文化基础的。

既然文化有基础,什么事都可干,为什么一定要唱戏呢?你别尽看名演员大受欢迎,这并不是很容易的啊!要知道干我们这一行,吃得好是‘戏饭’,吃得不好是‘气饭’。像我家是四代吃戏饭的,我今年五十七岁了,还想改行呢!

戏班里欺侮人可厉害呐!尤其南方来的票友要挤进去,人家更要欺侮你。你喜欢京戏,我教你几出,唱着玩玩算了,别‘下海’了!”程继先讲的都是实情,是真心话。从戏班里滚过来的老艺人,谁没有这种酸楚的人生体验呢!

可俞振飞不这么想,自己不远千里跑来拜师学艺,就是为了实现成为一名正式演员的理想,为此甘愿放弃一切。他坚定地对老师表示,自己这次就是“下海”来的,非下不可!什么艰苦都愿意承受!见老师微笑着频频颔首,便鼓起勇气继续说:“我只会唱昆曲,不会唱京戏,到北京来拜您为师,就是从头学起。

”程继先听罢,“哦”了一声,心想这位学生倒很谦虚,高兴地说:“那好,从头学起倒好办,要是修修改改,那就麻烦了。”不过,程继先还想当面考查一番,便念了几句白口,让学生跟着念。结果俞振飞咬字清楚,四声阴阳准确,令老师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