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学鼻祖 康德“三大批判”成划时代巨著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康德是德国思想界和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有著名的哲学巨著“三大批判”,在宗教.法律以及历史等多个领域,康德也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哲学见解,他和他的论著,对德国乃至欧洲都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

康德是德国思想界和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有著名的哲学巨著“三大批判”,在宗教、法律以及历史等多个领域,康德也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哲学见解,他和他的论著,对德国乃至欧洲都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 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指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着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指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因此康德指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指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

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康德先生对美学的理解可谓是伴随其一生的,他对美学方面的着作是在1764年的论文中提到的,那时已经是自成一派有了自己很多独到的见解了。1787年初夏,写作《实践理性批判》的康德在思路上陷入困境,感到“他的思想总是不能统一”。

康德在美学中遇到困难之后就“敬虔地立在窗前,连他自己的身心都融化在白光里面了”。这样的思索之后就有了伟大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了。这个一系列的书籍反应了康德先生对美学的真正的理解,他的抽象式推进法完全地影响了一部哲学美学史.康德总结并综合了以休谟、柏克等人为代表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和以鲍姆嘉滕等人为代表的欧陆唯理派美学思想,确立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黑格尔说,康德构成了美学的真正出发点。不仅如此,如本文将要阐明的,更重要的是,康德美学从“美的分析”到“崇高的分析”,从纯粹美到依存美,从趣味到天才等一系列范畴之间的转换过渡,作为“理念”显现、上升、高涨和满溢。预示了从康德经黑格尔、叔本华直到尼采的德国古典美学史的完整行程,并在这个意义上预示了经典美学的崩解。

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对这两者,我不可当做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辞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的意识联结起来。前者从我在外部感官世界中所占据的位置开始,并把我身处其中的联结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这样的恢宏无涯,此外还扩展到它们的循环运动及其开始和延续的无穷时间。后者从我的不可见的自我、我的人格开始并把我呈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具有真实的无限性,但只有对于知性才可以察觉到,并且我认识到我与这个世界(但由此同时也就与所有那些可见世界)不是像在前者那里处于只是偶然的联结中,而是处于普遍必然的联结中。

前面那个无数世界堆积的景象仿佛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被造物的重要性,这种被造物在它(我们不知道怎样)被赋予了一个短时间的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形成的那种物质还回给这个(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点的)星球。反之,后面这一景象则把我作为一个理智者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的,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

康德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康德的道德思想, 主要呈现在”道德形上学的基本原理” 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二书之中。然而在一些非伦理学方面的着作中, 也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某些伦理学问题。

康德对人性采取折衷的看法, 也就是“人性无善恶”, 他认为如果以二分法将人的行为分为“非善即恶”或“非恶即善”, 这是犯了逻辑的谬误。康德强调, 人在道德上之善恶取决於意志的选择, 他曾说: “道德法则决定意志, 符合法则的行为本身即是善的,反之, 若选择不符合法则的行为则为恶。”人之所以为恶, 是因为未能遵从道德法则而然。

此外, 康德认为, 人类有趋善或趋恶两种倾向, 善的倾向是由学习而获得的, 恶的倾向则是由个人自己所招致的。从行为来说, 人人皆有趋恶的倾向。然而康德主张后天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善或变恶, 教育的功能乃在引导人性朝着善的方向去发展, 他又说: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 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性既无善恶之分, 习於善则善, 习於恶则恶, 因此, 后天的教育环境对於人性的熏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1、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2、人是万物的尺度。

3、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4、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5、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6、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7、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8、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9、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10、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1、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12、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14、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