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讲康德 邓晓芒: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主要在讲什么?

2017-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判断力批判>是康德在晚年才发现的一个领域.他早年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共两大批判,一个是理论理性的批判,一个是实践理性的批判;相应地,将来要建立的未来形而上学有两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在晚年才发现的一个领域。他早年的设计是这样的:一共两大批判,一个是理论理性的批判,一个是实践理性的批判;相应地,将来要建立的未来形而上学有两种形而上学,一个是自然的形而上学,一个是道德的形而上学。本来这样就很平衡了,也很完美了。自然界也讲了,道德也讲了,“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通过两个批判,建立起来两个形而上学。

康德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本来他可以休息了。但是康德看来这还不行,两个批判中间还有一道非常深的裂痕。当然这就是两个批判本来讲,这道裂痕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各讲各的就是了;但是实际上,表明这两个批判还有一个最终的根基没有打牢。

康德就是要对整个形而上学奠定新的根基嘛。奠定来奠定去还是有一个没有奠定牢固,在什么方面没有奠定牢固呢?这两个批判之间应该有个过渡的东西,作为两者的共同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应该就是判断力。

所以到了晚年,康德在写完了《实践理性批判》以后,刚刚完稿还没有出版的时候,他在写给他的一个朋友赖因霍尔德的一封信里讲到,我现在正在进行鉴赏力的批判。鉴赏力的批判是什么样的批判呢?康德说,我发现人类有三种能力,一种是知识能力,一种是欲望能力——欲望能力就是意志,还有一种就是情感能力。

我们通常讲知、情、意,知、情、意这个体系是康德在1795年——他的晚年才发现的。是他早年还没发现的,早年已经有些想法,但是他认为像鉴赏力这个东西不是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像审美、艺术等等这些东西,因为它们没有先天原则嘛。在此之前,他都认为这属于一门经验科学的内容,他不认为这是先验哲学,经验科学是隶属于先验哲学、形而上学之下的。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认为像鉴赏力这样的东西,不完全是经验科学。晚年的康德认为,在所有经验科学里面,审美这样一种现象,似乎可以找到它的先天原则。完美先天原则建立在什么地方呢,他认为是建立在判断力之上的。

所以他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进行一番调整。本来只有两大批判,形成了两个形而上学,到晚年他把它调整为三大批判,形而上学还是两个。判断力和鉴赏力不构成一个形而上学,但是它构成两大批判之间的联系。所以到了晚年,变成了三大批判和两个形而上学。

只有三大批判才能为两个形而上学真正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他对于鉴赏力的考虑,他认为是他晚年的一大发现。他说,这样一个方面的考虑使他的晚年有了一个新的工作,是他要完成的。所以,经过几年的思考和写作,到了1798年,他的《判断力批判》就出版了。

《判断力批判》的出现很晚,对他的整个体系也是一种非常大的震动,因为整个体系都改了。原来是两大批判,两个形而上学,现在是三大批判两个形而上学,那么这三大批判怎么能够立得起来,判断力如何能够发现它的先天原则?判断力原来是没有先天原则的,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里面都提到过判断力,《纯粹理性批判》指出,把知性的范畴具体地运用到经验的材料上面去的时候,人们就必须有判断力。

一个医生,在医学院毕业之后,学了很多书本知识,有一年必须是临床实践,这临床实践就是利用这些知识来作判断。你拿着书本知识去面对病人的时候,这个病人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应该开什么药,你要有判断力。

这个判断力是没有先天原则的,你不能说我可以按照先天原则来判断,那是不行的。判断力本来是没有先天原则的,它的先天原则是从知性那里借来的。它是把知性的那些范畴的先天原则,运用到那些具体的场合之下的一种技巧。

作为技巧是不能教的,是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技巧如何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那就不需要实践了,那完全都可以在课堂上解决。为什么要到医院里去实践呢,就是因为判断力是不能教的,它需要通过自己去实践,去形成自己的经验,才能够获得判断力。

有的人甚至天生就缺乏判断力,在他毕业的时候,别人说你这个人呐,不适于当医生,只适于当一名教师。你书本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但是你没有判断力。你一看病,就出毛病,那不把病人害了。所以,这样的人天生就缺乏判断力。

尽管他也许知识记得很牢,掌握很熟练,但是他不能判断在具体情况之下该怎么做。在战争期间,士兵只管打仗,而将军就要有判断力,统帅必须有理性。这是康德的一种划分,判断力就是把知性和感性材料连接起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如何来的我们不知道。判断力本没有先天原则。

但是在第三批判里面,他力图为判断力找到一条先天原则。其实判断力也是有其先天原则的,但是你要把判断力颠倒一下,要把判断力做另外一种理解,就是说,它不是你把现有的知性范畴、概念运用到那些经验材料上去,而是要从那些经验材料上来发现它里面有什么样的规律。

这就是说,判断力在认识中它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经验,从普遍到特殊,从上而下地进行判断。比如,我用因果性这样一个概念,运用到具体的场合之下来判断,来把具体事情的前后因果搞清楚,这是一般的认识中所运用的判断力。

但是另外一个判断力,它不是这样的,而是相反的。就是说,有一些经验的东西出现了,对于这种东西,我不是用现成的概念运用在它上面去规范它。而是从里面,从这些提供给我们的现有的经验材料、丰富多彩的现象里面,去为它寻求某种普遍的东西。

从特殊上升到普遍,而不是从普遍下降到特殊。这样的判断力,康德认为与前面的那种判断力完全是不同的。前面那种判断力在认识中,它被称之为“规定性的判断力”,就是用一个普遍的概念、范畴和规律,对特殊的东西进行规定。

后面的一种判断力是一种“反思性的判断力”,就是从现有的经验材料里面,去反思它,看看可以找出什么样的普遍性。从这些具体的、杂多的材料里面,本来是没有任何普遍性的,你可以看出它有普遍性。这个普遍性不是在这个经验材料本身中,而是在我们的主体之中,是我们主体中的一种普遍性。你可以从经验材料里面看出它,去为它寻求一种普遍性。所以这不是由主体去“规定”对象,而是从对象上“反思”到自己的主体。

但是,具体的东西你怎么能寻求普遍性呢?你没有预先带来概念,所以它是偶然的,是杂乱的,也是五花八门的。要寻求它的普遍性,你必须反过来,想到你自己在观察那些具体东西的时候,你的内心有什么普遍性,所以叫做反思的判断力。

它不是说,你规定了对象,规定了客体,而是客观那些材料反思到我的主体中,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个后面在讲到审美判断力的时候,讲到主观的普遍性,就是我们的情感,就是我们的共通感(慧田君后续会推送)。

我在一个具体生动的材料上面,我看到了某种普遍的东西,但是这种普遍的东西不是对象本身固有的,而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普遍性,就是引起了我们普遍的情感。一个对象,一束美丽的花,引起了我们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呢,我认为它是有普遍性的,我把这种情感叫做“美”。

我相信人人看到这朵花都会觉得美,都会有这种情感。具体的东西里有普遍性,不需要你带来一个概念加在它的上面,去规定它,它自己就表现出某种普遍性了。就是说,这朵花,它可以引起每一个人的美感,这种美感是有普遍性的。那么,“这朵花是美的”,这个判断与“这朵花是植物”,或者“这朵花是红的”这样的判断,是大不一样的。

我说这朵花是植物,或说这朵花是红的,都是对这个客体进行一种规定性的判断,都是从主观到客观,去规定它。我们说,康德的客体是主体建立起来的。在一切认识活动中,都是这样的,由主体去建立一个客体,建立起一个对象。

但是反思性判断力就不是这样的。它是说,我在偶然的时候碰到了一种现象,比如说一道彩虹,一片色彩,或者说一段音乐旋律,或者大自然的一种很好听的声音,等等这样一些五花八门的现象。我不去做概念上的分析,例如这个花是植物哇,或这个泉水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振动啊,我不去用那些带入先入之见的概念,而是直接地从这些显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上面,去为它寻求一种主观普遍性,也就是反思一种普遍性,反过来想。

你不要考虑它的属性,而要反思到我们观看它们的时候,我们在主体中引起了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这叫反思的判断力。

反思的判断力是有它的先天性原则的,就是说,这种主观的情感有一种先天的普遍性。我们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种意义上面,人们有一种共通感,这种共同是先天的。与动物不一样,凡是人都有美感。这种美感是可以沟通的,而且是必须沟通的。

为什么是必须沟通的呢?我在后面要讲到,所以这种反思判断力,给判断力提供了一个先天的原则。判断力在认识中、在道德中都要运用先天的原则,但是那个先天原则不是判断力自己的。在认识中,判断力的那个先天性原则是从知性范畴方面来的,借来的,它自己没有先天原则,所以它不能学习嘛。

它只能够操练,只能够练习,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判断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慧田君注:比如毕加索的手,那是一双神秘之手,你靠后天无论如何都难以学到)。

天生缺乏判断力的人当然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增加自己的判断力。这就说明,判断力在认识活动中它不具有自己的先天原则,它的先天原则是从知性那里拿来,加到感性的经验材料之上的。

判断力在道德上,也有它的先天原则,比如说道德律。道德律当然也是先天的,用道德律去判定一个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这也需要判断力。但是,这个判断力,也不是使用自己的先天原则,它是使用的理性的先天原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原则。

唯有在第三批判里面的这种反思的判断力,当它进行判断的时候,它采用的是自己的先天原则。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就是一种反思的判断力原则。它可以先天地断言,断言什么呢?它是反思地断言,它不是判断对象,不是先天地断言这朵花是美的,而是先天地断言:既然我看到的这朵花是美的,那么一切看到这朵花的人,都应该觉得是美的。

它有这样一种断言,这种断言是先天的,他并不是看到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朵花美,于是就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说很多人看到这朵花是美的。这是一种先天的断言,只要是人,只要有情感,那么这个情感就有共同性。

当然这种反思的判断力虽然有先天原则,但并不是每次都是正确的判断。康德并不要求审美判断事实上是客观的,而是只要求它看起来是客观的,也就是主体对自己的判断有一种客观化的情感要求。这种要求在其他的感性享受的场合是不需要的。

比如说你吃了一顿美餐,自己很愉快就行了,用不着别人说好。“口味面前无争辩”嘛!但是如果你看了一场很不错的电影,你就会认为别人也应该同你一样受到感动,当然别人也可能并不像你一样感动,哪怕你最好的朋友也可能不以为然。

你虽然不能强迫他同意你的看法,也不能向他证明你的正确,但是心里是不愉快的。你会说,这样好的电影你还觉得不怎么样,你的欣赏水平太低了,你的层次不够。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看法呢?就是说,别人也应该觉得它是美的,当你觉得美的时候,因为你心里有一种先天的断言(慧田哲学注)。

就是说,所有人,看了这个电影,都应该觉得是美的。如果哪个人觉得它不美,那他的欣赏层次还不够,一旦他的欣赏层次达到了,他也应该觉得是美的。

你有这种“应该”的断言,这种应该的断言是先天的。所以,判断力在这里有一种先天的原则,这种先天的原则立足于主观的先天性,而不是客观的先天性。这不像我们在认识中说,一切发生的事情,肯定都是有原因的,果然就是有原因的。

那是没有任何偏差的。绝对没有一件所发生的事情是没有原因的。一切现象肯定是有它的实体的,这个也是没有丝毫错乱的,不可能错的。但是我们说,所有人看到这朵花都应该觉得是美的,这是可以有例外的,但是你总觉得这是个“例外”,而且这个例外是有某种必然原因的。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旦他的欣赏能力提高了,他肯定应该觉得它美。我觉得它美,我就上升到了一般人应该达到的层次,上升到了先天的层次,先天的断言。所以,他能够大胆地断言,是人都会认为这朵花是美的,他可以做这种断言,为什么?这就是康德的第三批判主要探讨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对前两个批判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就是说,前两个批判在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在认识和道德之间,挖下了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那么这就有个问题,我们人,一半是感性的,一半是理性的,既是现象也是物自体,这岂不是成了两半了,还有没有统一的人呢?康德认为如果单从认识这方面看,那这种分裂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人的自由本体是我们的理性能够思考但无法认识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呢?我们从道德方面去看,从人的自由方面去看,那倒是有可能把双方统一起来。

因为理论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嘛!我从实践理性看,我就可以把理论理性统一在自身之下。人的道德实践当然是不考虑现实后果的,它只考虑“应当”;但是这种应当也必然要与可能的后果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我虽然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但是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也是着眼于应当有什么样的后果,因为你毕竟是一个目的行为。

这个结果是否真能达到,我可以不管,“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我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努力要使这个结果实现出来,我认为它“应当”实现出来我才会去做,虽然它不一定真的实现出来。

所以康德的道德实践并不是完全不顾后果,他只是把这个后果纳入到“应当”的范围里来谈;但这样一来也就提供了把自己的原因性和它的应当的后果联结起来的可能性,也就是有可能把道德和自然界在“应当”的名义下统一起来。

所以康德说,自由的原则虽然对自然界没有任何影响,但它却“应当”对自然界有影响,它按照自己的自由原则把整个自然界看作应当服从于它自己的,应当形成一个以它为顶点的系统。

当然这种观点只是从实践理性的高度对自然界的一种要求,绝不是对自然的一种科学认识,所以自然也不一定服从它;但由此就可以立足于实践而把自然和自由统一起来。

所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知识和道德的统一不能够从下往上地统一,不能用知识去统一道德,而只能以道德对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统一。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然界和人自身有一种全新的观点,即把自然界和人看成是有目的地趋向于道德的,并用这种观点来解释人从自然状态中通过“文化”或“教化”而发展出来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人一开始都是感性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和动物很接近。康德也承认,人在自然状态中,跟动物没有多大区别,叫野蛮人。他之所以叫野蛮人,就是因为他的理性不发达,纯粹是感性在起作用。那么如果一个野蛮人,他怎么会意识到自己有道德?本来他一切都是从感性出发,从他的欲望出发,从生存的本能出发,这些东西本来是足够了,大家在自然界生存着,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也完全可以,他为什么会走进了文明时代?而这个文明时代一天天发展,走到康德这里,居然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纯粹理性。

用感性的眼光怎么会发现自己有纯粹理性呢?如果没有教育过程,没有教化过程,那怎么会意识到自己的纯粹理性呢?这就需要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康德没有说得很明确,其实,他在《判断力批判》的后半部分,就讲到自然目的论以及人类的文化。

实际上就是,通过人类的文化,使人从感性越来越向高处发展。特别是通过科学、艺术,还有人的社会交往,使人的文化层次不断提高。在文化层次里面,很重要的特点,一个就是审美。

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再一个当然就是对自然界的目的论观念。目的论观念涉及到人的社会目的论,除了自然目的论、道德以外,这中间还有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化,科学和艺术对人类社会的推进。

人类通过文明的熏陶,一步一步地开始使自己的感觉变得细腻,理性和敏锐,才能一天天地认识自己的道德素质。当然这并不是一种历史“知识”,而是道德的人用道德的眼光所“反思”出来的,只有戴着道德的有色眼镜才能看得出来,如果用纯粹科学的眼光是看不出的。

所以从道德反思的眼光来看,我们就能够看出人的理性本质。从原始人开始就是认识的人,原始的人,他们的生存方式就已经有理性了,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有科学了。科学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但是既然有理性,它的实践作用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已经有道德的种子了:只不过纯粹的道德只有在康德的时候才被意识到。

如何从科学过渡到道德?在康德那里,一个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之中,通过审美活动。美是道德的象征,美虽然不是道德,但却是道德在现象界里的一种象征,一种类比。

人们通过审美,就可以猜到自己道德的本性和素质。如果没有审美的话,人们很难猜到自己的道德素质。如果都是从科学眼光,为了生存,为了谋生,成天奔波,那种人就停留在野蛮状态,很难上升到道德。

再一个就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法制、权利,相互间的冲突,然后建立社会契约呀,建立起社会制度哇,逐渐逐渐把人类文明化。这样使人们意识到,人类最后要通向一个共同的道德素质,道德理想目标——人类永久和平,这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只有当人类都意识到自己的道德素质,并且把它贯彻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时候,才能达到永久和平。当然那是个理想。但是人们有这个理想就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道德素质了。而这样一个过渡是一个历史过程。

所以审美作为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的核心部分,它具有把两大批判连接在一起的功能,通过审美人们可以把科学的能力和道德素质联系起来。它告诉我们如何在审美中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但不是运用到认识上面去,而是运用到审美上面。

把认识能力运用到审美上面,而这个目标是指向道德的,在审美中,人们会意识到自己对道德的接受性。在历史发展中,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向道德靠拢的一种趋势。所以康德曾经讲,一切历史都可以看作是“道德史”,就是人类道德的萌芽和发展,最后达到道德的自觉这样一种历史。

第三批判就是起这样的作用,用第三批判在前两个批判之间构成过渡,构成一个桥梁。这样一来,他的批判哲学的根基就打牢固了,三足鼎立了。当然它们不是完全平等的鼎立,前两个是主要的,但是最后这一个呢,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作用一个纽带,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它使得康德三大批判最终获得了巩固。

如果没有这个纽带,那么康德的两大批判还是很难站住脚。因为你提不出一个现实的东西来为它论证,就是说,感性的人怎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如果他生活在感性之中的话,道德怎么才能显现出来;而道德又怎么可能有希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出来。

现在他可以说了,就在你的情不自禁的审美欣赏过程,你就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道德的人,意识到你是自由的;而感性的现实世界在审美和目的论中也向你显示出趋向于人的自由和道德的现实可能性。所以康德的三大批判由此最后得到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