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才是十八军真正的根(常峰)

2018-04-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了解放西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50年1月党中央作出进军西藏的决定,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刚成立不久的十八军肩上.进藏之后,十八军

为了解放西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50年1月党中央作出进军西藏的决定,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刚成立不久的十八军肩上。进藏之后,十八军将士以其英勇善战而又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担负起了守护藏区社会安定,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重大任务。至今60多年过去了,在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西藏高原,一提起当年的十八军,人们仍然会肃然起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成立于1949年2月,由豫皖苏军区部队和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20旅联合组建而成。豫皖苏军区部队是从抗战时期水东革命根据地上由地方部队不断升级,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杞县又是水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曾经是豫皖苏军区部队的主要兵源和后防物资补给地。因此,十八军的许多老将士都把杞县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认为杞县才是十八军真正的根。

一、中共杞县党组织发动和领导了豫东农民武装起义,为创建水东革命根据地、开辟豫皖苏边区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杞县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和政治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有志之士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杞县黉学内孟墅垣、孟新垣二兄弟办起了私塾,马沛毅、杜孟模、张海峰、吴芝圃、马培源、高炳坦、韩达生、靳予九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先后来这里就读。

通过学习他们进一步扩大了视野,明确了政治方向,办起了“杞县风俗改良会”、“读书会”两个进步组织。1921年后又陆续到外地求学。

1924年夏,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就读的马沛毅,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了中国***。接着,张海峰、靳予九、江道中也先后加入党组织。1925年8月,根据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东三省、河南省……均应量力开始党的组织”的要求,中共杞县特别支部干事会在杞县县城盐店胡同徐家前院西屋正式成立,这是中共在豫东建立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

之后,杞县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吴芝圃、韩达生、刘耕初、李维忠等相继被批准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到1926年初,已发展到五六个支部、20多名党员。

1925年冬,中共杞县特支派睢县籍党员郭景尧返回睢县开展建党活动,很快在郭河村建立了睢县第一个党支部,归杞县特支领导。1926年2月,中共豫陕区委根据杞县党员数量增加和革命斗争发展的要求,决定将杞县特支扩建为中共杞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睢县、淮阳等县党的工作。

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杞县的农民运动也得到蓬勃发展。1926年2月,杞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随后,全县很快建立区农协12个、乡、村农协80多个,农协会员达8万多人。***对杞县农协的成立和迅速发展,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此举实可振两河之旗鼓,开华北之先声”。

7月,中共豫区委根据中共中央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决议精神,决定以革命工作开展较好的杞县为中心筹备发展农民武装——农民自卫团,并责成杞县农协出面联系睢县、太康、通许的红枪会,负责河南省农民自卫总团的组织筹备工作。因而,杞县随之成为豫东农民运动的重心。

1927年5月23日夜,根据中共中央和豫区委的指示,省农协***、省农民自卫***员长萧仁鹄和中共杞县地委***、豫东农民自卫军联合办事处主任吴芝圃,在杞县南部何寨村何氏宗祠里召开地委委员和各联队指挥官(农民自卫团团长)会议,宣布举行豫东农民武装起义。

参加这次起义的除杞县、睢县的各个联队,还有通许娄季然、娄伯寻等红枪会组织共计1万多人。次日佛晓,进攻杞县城的农民起义军土炮轰鸣,杀声四起,很快就攻占了杞县城。

农民起义军攻克杞县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豫东大地。接着,睢县、永城、通许、陈留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和红枪会组织也相继起义并占领了县城,接管了县政府,成立了临时治安委员会。豫东农民武装起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以杞县为中心的睢杞太抗日武装是组成豫皖苏军区部队的班底

1927年7月,蒋汪合流,窃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政府。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白色恐怖。杞县乃至河南的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杞县大批中共党员被捕入狱,或转移外地,或从事地下活动。

1932年9月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先生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创办了杞县私立大同学校,在白色恐怖和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保护了大批***员,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1937年9月,中共杞县县委在大同学校重建,1938年2月扩建为中共杞县中心县委,指导太康、陈留、民权、宁陵等县党的工作。

1938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进犯中原。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急令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水代兵。于是黄河改道南下,一泻千里,形成了殃及豫、皖、苏3省44县(市),共计29万平方公里“黄泛区”,致使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亡。从此,中共就称新黄河以东的地方为“水东”(***称之为“泛东”)。

日军烧杀抢掠的疯狂罪行,激起了社会群众的抗日情绪。中共杞县中心县委根据省委要求,开始在大同中学和条件较好的农村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6月2日晚,在日军侵占杞县城前夕,县委将大同中学部分师生组成的40多人的抗日武装撤出县城,与中心县委军事部长谭志正带领的邢口石寨村的12人抗日武装及杨宏猷、谢青梓组织的10多人枪、何寨一带联庄会及傅集抗日志士孟海若的看家队等一起来到傅集赵村,经豫东特委***吴芝圃和杞县中心县委负责人研究后,联合组织成立了杞县抗日游击队,共有近百人,六七十条枪,4挺机枪。

杞县抗日武装刚刚组建,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便指示将豫东的抗日游击战争开展起来,并注意在实践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迅速扩大队伍。吴芝圃为贯彻省委指示精神,首先将睢杞两县由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拉到杞县南部大郑庄进行了整编,成立“睢杞抗日游击大队”。

随后,中共太康县工委***杜李生组建的抗日武装也编入睢杞大队。1938年7月初,吴芝圃在傅集镇“伊东花园”召开睢杞太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将部队整编“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简称“三支队”),由吴芝圃任司令,王海山、孟海若任副司令,全支队1800多人。

7月中旬,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先后分两批分别由沈东平、王其梅、屈申亭等率领到睢杞太地区配合三支队开展游击战争。8月初,为加强对豫东抗日武装的领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萧望东带领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70多人与三支队和西华部队在“伊东花园”举行了会师大会,并根据省委指示,成立了“豫东前敌委员会”,吴芝圃任***,萧望东任副***。

9月28日,***电令中共河南省委:河南要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继而开创豫皖苏鲁边新局面。30日,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便率领东征部队由确山县的竹沟出发奔向豫东。10月12日,彭雪枫率领的东征部队、萧望东领导的先遣大队和吴芝圃组建的三支队在扶沟县的杜岗胜利会师,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下辖3个支队,共计1000余人。

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在合编后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中,除彭雪枫从竹沟带来的373人外,其余大部分官兵来自睢杞太。后来,人们习惯上称这支千余人的抗日武装为新四军四师和豫皖苏军区部队的班底。

游击支队经过整训后便来到睢杞太,进入睢杞太后的两战两捷,粉碎了日军“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及日伪2000多人对睢杞太的大扫荡。初步打开了豫东地区的局面,为以后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三、以杞县为中心的睢杞太地区是豫皖苏军区的主要兵源和后防物资补给地

1938年11月20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区月余之后,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已有相当抗日基础的睢杞太地区,彭雪枫、吴芝圃率队从鹿邑出发挥师北进,与坚持在睢杞太地区抗日的武装会合,先后消灭了日伪及地方反动势力,将睢县李寿山600人武装、杞县李广居700多人武装改编到新四军游击队序列。

1939年1月,游击支队参谋王介夫受吴芝圃指派回杞县组建了拥有22个分团(其中杞县有9个)的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后经整编为抗敌自卫团常备队,共5个中队,500人枪。

3月底,吴芝圃又率队东征,带走了1500多人的队伍。仅留下一个中队,由特委***马庆华领导,坚持在睢杞太地区抗战。7月,中共睢杞太特委根据形势需要,将由杞县、睢县抗日武装整编而成的豫东游击整编支队与自卫团常备队合编为睢杞太独立大队。

1939年7月26日、8月5日,王介夫、马庆华两位党和部队的主要负责人先后牺牲。为加强对该地区抗战工作的领导,豫皖苏区党委先后派冯胜、张先舟来睢杞太,冯胜任独立大队政委并主持特委工作、张先舟任大队长。同年11月,中共豫皖苏区党委派韩达生回睢杞太任特委***(次年改任睢杞太地委***),韩达生传达豫皖苏区党委指示,今后的主要工作第一是扩军,第二是扩军,第三还是扩军。

1940年1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睢杞独立团成立,下辖3个营,共1000多人。

6月,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和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2月由新四军游击支队改建,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决定建立睢杞太军政委员会,将睢杞独立团改为睢杞太独立团,并迅速发展到1500人。

1940年末,***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在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进攻。汤恩伯将杞县、太康等划入第一“清剿区”。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豫皖苏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将睢杞太地区划入游击区,调睢杞太独立团东进,充实部队主力。

睢杞太独立团主力东进豫皖苏区之后,地委***韩达生继续领导睢杞太地区军民抗战。韩达生根据豫皖苏区党委指示,命淮阳县委***马一鸣将***员、***淮阳五区区长薛朴若以***的名义组建起来的区大队武装300多人带到睢杞太地区整编。

同时将独立团转移时因执行任务未能随团东进的一营营长王广文带的二连和二营教导员马玉堂率领的第四连及各县大队等分散武装整编为独立营,统一指挥,坚持活动在杞南及边界地区。其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动员回家探亲的战士归队;二是到敌占区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武装;三是为主力部队征集粮食和物资。1941年2月23日夜,韩达生在带领部队执行任务时被俘。

“皖南事变”后,豫皖苏边区被***顽固派占领,中共豫皖苏边区的原党政军领导机关被迫转移到淮北地区,使睢杞太地区孤悬于敌后。再加上王介夫、马庆华先后牺牲,韩达生被俘,睢杞太地区抗战出现了危难局面。为了统一思想,尽快扭转被动局面,3月初,地委组织部长张剑石、宣传部长马一鸣在杞南申纪村召开了地委紧急扩大会议。

会议决定重建地委和独立团,重建的地委称“水东地委”,重建的独立团称“水东独立团”。12月,中共中央***决定水东地区由冀鲁豫军区代管。

1944年8月,经上级批准,在水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冀鲁豫边区水东专署和芝圃县、达生县、克威县、庆华县等4个抗日民主政府,水东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广大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和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杞县地方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芝圃、达生、克威三个县大队和14个区队,1000多人。

水东地区的抗日武装也由原来的千余人发展到8000余人。为1946年12月14日在睢杞边重建豫皖苏边区准备了雄厚的兵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从组织抗日武装到解放全中国,以杞县为中心的睢杞太地区先后有九批约15000人的地方武装升级到主力部队,其中大部分进入十八军。南下渡江和进军西藏时十八军又先后从睢杞太地方武装升级或新征入伍3000余人。

四、十八军的部分将领曾在以杞县为中心的水东地区工作,且在军政机关担任要职

一部分十八军将领,当年曾经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受党组织的委派来到以杞县为中心的睢杞太(后称水东)革命根据地工作。他们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事业,同时也把与水东人民同甘苦、共奋斗的美好记忆留在了水东。以至于多年以来,他们在高原藏区只要见到杞县人便要认作老乡,显得格外亲热。

军长张国华1946年11月与吴芝圃率豫东纵队和陇海支队从冀鲁豫奔赴豫皖苏地区,统一领导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东和平汉路之间的解放战争。12月,他率部与冀鲁豫第六军分区(即原水东地区)和华中八分区革命武装汇合,宣布成立豫皖苏军区,任司令员。

同年7月,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他指挥豫皖苏军区部队发起反攻战,解放了亳县、太康、鹿邑、柘城、淮阳等县城。1948年5月,率豫皖苏军主力部队清剿各地反动武装,配合华野发起了豫东战役、兖济战役和济南战役,并开展新式整军和练兵运动。在淮海战役中,指挥主力部队参战,组织各分区各级武装投入战斗,歼敌18万人,解放了豫皖苏全境。

后勤部长夏仲远1942年冬到水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杞县任杞南办事处主任,开展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不仅改造了旧的基层政权而且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还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1946年12月任豫皖苏边区第一专署(原水东专署――冀鲁豫第六专署改建)副专员,1947年9月任专员。

在区党委和军区的领导下和一分区主力部队配合,领导地方武装与***军队10万之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剿”斗争,在有条件的解放区还开展了保卫土改和减租减息工作。

不仅保卫和巩固了第一专署下辖的解放区(杞县、通许、克威县、尉氏、兰封、陈留、睢县、太康、扶沟、睢宁、柘城、宁柘商、扶太西、民权、太北、商丘等县)还支援了第二、三专署,为保卫豫东解放区做出了贡献。

五十二师副师长兼进藏先遣支队司令员陈子植1943年1月随唐克威来水东地区,任水东独立团参谋长。根据水东地委谷熟岗扩大会议精神,他与地委副***马一鸣带一个连到杞北地区活动,使杞北地方抗日武装由原不足100人枪发展到200多人枪,活动范围由杞北扩大到东至宁陵西部,西至开封市东关,南至杞县城北,北至陇海铁路附近的广大地区。

1944年7月3日他指挥水东地区部分抗日武装,配合冀鲁豫军区南下大队一举全歼杞县、民权交界处的杨城伪军据点,毙伤俘伪军300余人,缴获机枪2挺、小炮2门及长短枪300多支。

1945年3月6日水东地委在杞南板木召开党政军民数千人大会,宣布成立冀鲁豫第十二军分区,陈子植任军分区参谋长。

1945年9月10月,在杞南赵村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冀鲁豫边区第十二地委、专署、军分区改为冀鲁豫边区第六地委、专署、军分区,陈子植任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0年2月3日,十八军组建进藏先遣支队,陈子植出任司令员,先行开路。后又任中尼公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为中尼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五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白健1944年8月19日,水东地委、专署在杞县北部季寨召开党政军民大会。宣布撤销杞北办事处,建立克威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将中共杞北县委员会和民权县(道南)县委合并为中共克威县委员会,白健任***。

1945年3月6日,冀鲁豫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宣布成立,同时宣布新四军第四师水东独立团改建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十团,王广文任团长,苗丕一任政委,白健任政治处主任。1949年2月,十八军成立,白健任十八军后勤部副政委兼五十二师政治部主任、进藏时担任后方部队政治部代主任。其后历任西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

五十三师师长金绍山1945年6月为开展河南抗战工作,支援水东地区,率冀鲁豫边区党校警卫团(又称二十九团)越过陇海铁路,10日与军区三十团配合杞北马集一仗,歼伪顽军500余人。7月1日与三十团、分区警卫连协同作战全歼日军一个中队80余人。

随后他率部队西渡新黄河和三十团、二十八团合力协助当地党组织开辟了水西地区,组建冀鲁豫第十三军分区。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他返回水东地区,任冀鲁豫第十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指挥收复杞县、通许县城。

10月在杞南赵村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宣布冀鲁豫第十二地委、专署、军分区改为冀鲁豫第六地委、专署、军分区,余克勤调离,金绍山接任六分区司令员。1946年7月,他指挥三十团配合冀鲁豫军区独立旅攻克柘城县城,一举捣毁了受降于***军队的大汉奸张岚峰部的老巢,取得了豫东解放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

1946年12月,豫皖苏军区成立,他出任军区独立旅旅长。1948年6月至年底,他又率部参加了睢杞战役和淮海决战。仅在破击津浦路徐蚌段战斗中就连克车站3座,歼敌2000余人。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成立,金绍山出任五十三师师长。

五十三师政委王其梅1936年底被党组织派往河南西华县,先后任支部***、县委***,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发展到3000多人,先后两次派2000多人支援吴芝圃开辟的睢杞太抗日根据地。

1939年6月他遭到***西华反动当局通缉,11月他率领180多名抗日武装骨干,东渡新黄河来到睢杞太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任新组建的睢杞太独立团第三营长,“皖南事变”后,随独立团东进豫皖苏边区任新四军第四师三十三团政委,1941年5月奉命回睢杞太地区,任党政***员会***兼新建的新四军第四师水东独立团政委。

1943年初,奉命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7月又回到战火纷飞的水东地区,任地委***、军分区政委。

1946年12月,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原水东军分区)改为豫皖苏军区第一军分区,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任第十八军五十三师政委。1951年7月又率先遣队进军西藏。

五十三师副政委、政治部主任苗丕一1942年1月,越陇海路到孤悬于敌后的水东抗日根据地任新四军水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5年3月水东独立团整编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十团,他出任三十团政委。1946年12月16日改任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三十团团长。

1947年春,他率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相继解放了杞县、太康、睢县等县城。1947年冬,任独立旅副旅长。1948年夏,改任独立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新组建的第十八军五十三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十八军进藏后,他先后任波密地区分工委***、分区司令员、政委、国防军五十三师师长兼政委、昌都分工委***、昌都警备区政委、西藏工委副***、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五十四师副政委、政治部主任惠毅然1945年6月任冀鲁豫第十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10月任冀鲁豫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起任二野十八军五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50年10月任西藏昌都分工委***兼警备区司令员。

1956年11月任中共西藏工委农工部部长。1957年8月任中共西藏工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其后兼任拉萨***。1965年4月任西藏社教工作团党委***。在“***”中受到错误批判和冲击。1979年8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纪委***。1984年7月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级待遇。1986年3月离职休养。

五十四师一六〇团政委侯杰原名侯德中,1919年12月生于杞县邢口镇顾楼村,1938年4月加入青年农民救国会,同年5月加入中国***。青少年时代就读于河南省杞县私立大同中学,在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的启蒙与教育下,立志救国救民。

1938年6月初,杞县城沦陷,他立即与青年农民救国会的同事们带枪加入中共杞县中心县委和豫东特委组建的抗日武装,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敌后抗战,先后任班长、警卫员、科长、大队长、教导员、支队长、政委、县委民运部长、宣传部长、县抗联主任、副政委等职。

1941年10月,水东党政***员会决定向北发展,开辟杞北地区,打通与冀鲁豫根据地联系的道路。派王法洲任大队长,侯杰任大队政委。1945年春,他随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开辟水西地区,建立了冀鲁豫第十三地委和行署。

1946年3月任中共睢县县委***、县长、县大队政委兼大队长。1948年初,调部队工作,先后任豫皖苏第一军分区第一独立团副政委、第十八军一六〇团政委等职。

1950年2月随军进藏,先后任昌都解放委员会副主任、黑河、江孜分工委副***、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党委***、厅长、工交财贸部主任、自治区副***、党委常委、顾委常委等职,为建成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和中尼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倾注了大半生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