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霍春阳谈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组图)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花鸟画家霍春阳谈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扇面<梅枝小聚>霍春阳绘    

——花鸟画家霍春阳谈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扇面《梅枝小聚》霍春阳绘

                                  图扇《水中仙子》霍春阳绘

                                      斗方《荷花图》霍春阳绘

文人画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其中,写意花鸟画尤其能体现文人画的精神与成就。文人画在宋、元时期得到突出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然而到了今天,随着西方艺术流派走进国门及我国艺术家自身突破求变,传统的艺术价值观正发生改变,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困惑——疏朗的构图模式及相对固定的物象表达是否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人画是否需要转型向国际接轨?

种种疑问不断被艺术家们提出、探讨。5月14日下午,中国美协会员、天津美院教授、花鸟画家霍春阳来到南昌,做客江西画廊协会公益大讲堂,与众多美术爱好者分享了他对中国画蕴含的精神及其花鸟画创作的独到见解。

中国画要含蓄、平和

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画的本质不是形于外,而是一种自足圆融、修身养性的途径。因此,霍春阳认为,不能用西方美术的价值观来套用中国画。“西方的价值观不能取代中国传统价值观。如今,许多人大谈‘笔墨当随时代’。我认为,艺术是超时空的东西,艺术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无关。中国画为什么要反映时代?时代变得浮躁了,难道我们的画也应该跟着去表现这种浮躁?前人的画作中无不体现出中正、深沉、朴厚、空灵之气,这是当代许多画家缺乏的精神品质。”

在霍春阳看来,相较前人的画作,当代不少画家的作品“清气”不足,“躁气”有余,这直接反映出作者身心太过浮躁。同样,不少评论家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欣赏具有视觉冲击力、令人心情激动的作品,普遍认为“力量外露的作品是富有神韵的”。殊不知,中华民族崇尚情感内敛、不动声色。“拿宋、元时期名家的作品来说,元代画家吴镇的山水画用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一点一划并不张扬,画面沉静不躁动,没有情感外溢的表现;宋代画家郑思肖画的兰花,线条动中有静,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稳健不卖弄,富贵气十足。”

霍春阳认为,有冲击力的东西是一瞬间,它不是长久的,长久的东西必然是放松的、守静的。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平和人的意气。

剑走偏锋不是艺术

现如今,不少人还在画焦墨山水,并认为是发展创新。霍春阳对这种做法并不赞同。他认为,焦墨是没有生命力的,它表现的是生命枯竭。我们的传统观念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文人画的目的是张扬生命,描绘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之景,这是其艺术价值和创作准则。比如画花鸟,要画最有生命力的。即使画残荷,也是残而不败,也是对生命的张扬。有的人用笔“野、怪、乱、黑”,拿极端当个性,以为这就是进步。如此剑走偏锋、过分张扬个性,是心态浮躁的表现。

重技法,更要有文化

霍春阳认为,许多画家急于推销自己,过早风格定型,却连价值观和认识论都没弄清楚。过去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要经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艰苦过程。现在许多人在走上绘画这条道路时不知“道”,离经叛道反而认为是革新、发展、进步,这是很危险的。

当下,一些画家沉迷于技术的精致而忽略了精神的沉炼,这背离了中国画的本质。他认为,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与悟性,更需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经历,才能达到平静、博大的精神境界。“孔子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修身?必须诚其意、正其心。要达到平心静气的境界,最好的方式便是饱读诗书,尤其是经典古籍。宋、元时期的文人画大家,除了有高超的创作技法,更具备深厚的文学造诣。反观当代部分画家,重技法而轻修身,导致作品缺少内涵。”霍春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