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平蚌埠医学院 蚌埠医学院两校友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7日,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的名单,刷爆了蚌埠医学院师生以及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原因就是:在这份中国顶级"科学大佬"的名单中,有两位蚌医校友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的名单,刷爆了蚌埠医学院师生以及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原因就是:在这份中国顶级“科学大佬”的名单中,有两位蚌医校友的名字:陈孝平、王福生。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12月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科院新增选院士61人,工程学院新增选院士70人。两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先后进行有效候选人、初步候选人、正式候选人等环节评审。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是今年元月启动,在周一公布增选名单中,蚌埠医学院1973届毕业生陈孝平和1984届毕业生王福生入围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名单。

作为全国著名传染病学教授,传染病研究方阵领军人物,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的王福生专注慢性肝炎、肝癌和艾滋病的细胞免疫及抗病毒治疗研究多年,并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副总编,《HEPATOLOGY》等国内外十余家杂志的编委,在国际上提出了优化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开拓了疑难肝病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2013年,在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他被国际消化病肝病基金会授予奥田学者奖,以表彰其多项创新成果。对于研究实践十余年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乙肝,王福生曾表示,理论上说,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停药不复发。这种治疗可以使表面抗原在1000-1500以下的患者表面抗原转阴率达到30%,转阴率还是挺高的,而且能够产生表面抗体。

今年11月,中国生物治疗大会上,王福生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向媒体介绍,生物治疗技术作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类疾病治疗手段,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及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朝阳技术必将会掀起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陈孝平简介

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委员,并连续十年任该协会中国分会主席,2013年被任命为亚太肝胆胰协会主席;美国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国际外科组织(ISG)成员……翻看陈孝平的简介,这位现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医学专家成绩单相当漂亮。

一把手术刀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在肝脏手术“禁区”谱写生命奇迹。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陈孝平已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疑难手术1万多例,含肝癌6千多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陈孝平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了“亲属间活体肝移植”的理念。

2008年,陈孝平主刀,国内首次亲属间活体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不仅如此,他开展的常温下肝缺血“安全时限”研究、肝外伤非手术治疗、肝癌与脾脏免疫研究、不解剖肝门巨大肝癌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微创治疗以及肝移植等,打破了肝脏手术的若干禁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科学大佬”的大学时光

院士是怎么练成的?蚌埠医学院纪委副书记孔强是王福生当年蚌医学习时的同窗好友。听闻老同学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孔强笑着说起了同窗好友的趣事。

“我们上大学是刚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外语虽然考,但不计入成绩,我和王福生因为英语基础差,一来就被分在了英语慢班。他每天英汉词典不离手,插个空就背单词,学习的认真劲,我们真比不上。”孔强告诉淮河晨刊记者,王福生对学习的执著是普通人难以比拟的。

王福生当年上学的教室在治淮路蚌医老校区北院,宿舍在老校区南院。每天他6点多就出门看书,晚上11点回寝室。“他是翻墙头高手,因为每天早上都要翻墙去教室,晚上则是翻墙回寝室。为此,没少被寝室人骂过,去年他回学校,我们老同学见面还说起这事。”孔强说,1984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全班76个人只有两个考上了研究生,王福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学霸”王福生给同学们的印象,不仅学习成绩没的说,大学就在学报上发表专业论文,也是凤毛麟角。年轻时的“学霸”如今当选中科院“院士”,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对于今年同时入选中科院院士的1973届校友陈孝平,蚌医校方表示,正在与其联系。

蚌埠医学院诚邀校友回校交流

“我校校友陈孝平、王福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们每一个蚌医人的骄傲。”蚌埠医学院宣传部副部长熊韵波告诉记者,学生们看到这个消息都特别兴奋,期盼他们可以回母校,学校也将进一步与两位校友洽谈学术交流的相关事宜。

据了解,长期从事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以及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研究领域作出系统创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都是蚌医的老校友。加上今年新当选的两位院士,目前蚌医校友中共有4位两院院士。

“前两年,院士们还在我们学校成立了蚌埠医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做科研。”熊韵波说,以后还将继续邀请院士们回家,打造蚌医优质的科研平台。

我省新增五名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7日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科院新增选院士61人,工程院新增选院士70人,我省有5人入选。其中,科大陈仙辉、杜江峰、陈晓非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61名新增选院士是从157位初步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经过增选,中科院院士总数达777名。从年龄结构看,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3.9岁。从性别比例看,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有9名女性,数量和比例均为上世纪90年代规范院士增选制度以来最多的一次。

今年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有何特点?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介绍,院士队伍继续年轻化。70名新院士中,男性67人。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6.2岁。新增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34人,研究院所15人,企业及医院21人。有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了新当选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学科方向均有新当选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的决定。2014年,两院对院士章程进行了修订。2015年增选,是两院修订章程后首次增选。按照新的规则,院士遴选渠道较过去“收紧”,取消了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和有关大型企业等“归口遴选部门”的提名途径,只有院士推荐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渠道,减少了非学术因素干扰;“谢绝”处级以上官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增加了全体院士投票“终选”机制,考察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完善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和投诉调查机制等。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蚌埠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