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扮演者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他者”呈现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超级中国>是由韩国KBS电视台特别制作推出的一部7集纪录片,以"13亿的力量""钱的力量""中国治世""大陆的力量""软实力""中国共产党

《超级中国》是由韩国KBS电视台特别制作推出的一部7集纪录片,以“13亿的力量”“钱的力量”“中国治世”“大陆的力量”“软实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中国之路”为主题,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等六个方面介绍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

在韩国的公营电视台播出如此大规模介绍中国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不仅在韩国引起了观众的密切关注,而且在中国也引发了网民的高度热议。本文试图在分析《超级中国》“他者”呈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其跨文化传播力的形成与影响。

一、《超级中国》的“他者”呈现

中国是文化大国,韩国是一个极具文化包装输出能力的国家,纪录片是富有文化品质的影像表达形式,《超级中国》集这三方文化优势为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呈现了新视角下的新中国。

(一)从文化认知看

坚实的文化认知是《超级中国》全面展示中国面貌、中国文化的基础。这种文化认知一方面源于中韩两国先天的文化传统共通性,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拍摄者对现代中国的深入了解。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作为同源文化,在文化感情色彩、历史传统、民族意识、审美意境等要素上具有共通或者类似之处。

韩国社会的文化内核源自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从心理上具有熟悉感。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国,创始人是孔子。西汉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點百家”,确定了儒教文化几千年的统治地位。

自此,儒家文化逐渐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各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儒家文化不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东方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文化。儒家的基本理念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伦常”“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以礼义廉耻为根本;倡导“天人合一”,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教育,提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等等。

历史上,中国儒家学说在韩国备受推崇,《孔子》《韩非子》等儒学典籍流传广泛。朝鲜王朝时期,作为历代最高学府的成均馆即由饱读儒家诗书的学者来主持,对学生教授儒家思想,为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根基。

此外,韩语发源于汉字,虽然韩国政府早就废除了汉字政策,但仍保留了基础常用汉字。在韩国不仅能看到些许的汉字,而且韩语发音也有一些与汉字发音相近。在肢体语言传播方面,由于礼俗相近,我们很容易从动作和表情中猜出大致意思。

总之,韩国正是凭借着东方文化中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来推行本土文化。①由于文化的相近性,使得《超级中国》在文化呈现方面具备了天然的优越性。《超级中国》的制片人朴晋范,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而且担任驻中国记者多年,对当今中国发展现状有着体验式了解。

无论从两国文化背景,还是拍摄者的文化认知层面,《超级中国》在文化呈现上都具备着区别于西方文化视角的坚实的认识基础和多元文化认知的客观性。

(二)从艺术表现看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影视艺术在根植东方影视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融合了西方影视文化所具有的外化、直观、包装性强等特点。东西方文化交融使韩国的影像表达别具一格,既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注重写意、画面精致唯美,同时具有西方文化快节奏、重渲染、高调易传播的特点。《超级中国》通过丰富的镜头表现力和极具感染力的音画配合,艺术性地传递了中国的文化信息,印证了韩国影视艺术的高品质。

第一,丰富的镜头表现力。韩国影视作品中的画面精致唯美、构图精巧、色彩柔美、意境丰富。《超级中国》整体采用偏黄暖色调,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感。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超级中国》试图展示画面的保真性,通过成熟的摄像技巧打造了刚柔并进、张弛有度的镜头表现力。

从拍摄的技巧看,拍摄自然景观时,画面唯美,架构宏大,各种拍摄技术综合运用。如第四集《大陆的力量》中,一开始就运用航拍技术展示黄土高原的广阔无垠,黄河的宏伟气势,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运用低角度仰拍技术渲染了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观。运用摇拍技术展现了梦幻张家界的神奇和石林多彩。该片大量使用了航拍手段,使画面更具冲击力。②拍摄人文景观时,采用观察性拍摄手法,多运用中、近景、特写以及中景推近景的镜头,注重影像描绘性解释力,突出细节。

拍摄文化景观时,采用大量俯拍视角,增强镜头的观察感和渲染力。如第一集《13亿的力量》拍摄王斌集团产业发展,拍摄绘画及中国木质家具时运用俯视特写镜头进行细节展示,充分展现被摄物体的艺术感染力与文化魅力。

拍摄动态景观时,配合动态镜头,增强画面节奏感与律动性。如拍摄人流攒动的镜头时,采用跟、摇、颠、推等手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韩国影视艺术注重细节,追求艺术上的美感,细节的突出增强了影像的表现力,深化了影像的意境。

第二,传统庄重的音乐感染力。合理利用背景音乐不仅能在艺术上给纪录片增光添彩,更能在体验上给观众带来更具感染力和感受力的艺术享受。韩国的音乐尤其是历史、文化题材的音乐,总是带有伤感美学的意味,极具感性美与感染力。

《超级中国》的主背景音乐具有典型的韩国音乐伤感美学特质,营造了一种庄重震撼的气氛,给人以庄重、崛起、敬仰、审慎的感觉。既表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震撼,也表现了对自身发展的伤怀与对“超级中国”的敬畏。

在主背景音乐的基础上,该片配合不同影像环境适当采用更细致贴切的辅助背景音乐,尤其是在表现文化特色方面,更加注重匹配性背景音乐的使用。例如,在第四集《大陆的力量》中讲述西安历史文化、第五集《软实力》中介绍郑和下西洋,以及展现现今外国人学习中国气功的景象时,都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乐器演奏为背景音乐,突出中国文化特色,不仅带给观众更贴切的文化体验,而且充分地展现了拍摄者的文化功力。

(三)从制作主体看

《超级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拍摄另一个国家的纪录片,文化呈现必然带有“他者”观察式的特点。由于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传统相近,使得《超级中国》在文化表达上同时适合中韩两国人民的文化认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纪录片在中韩两国都引发了热烈反响。

“韩国在保留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和思想吸收进来,使得韩国文化价值观念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韩国文化在传承忠、孝、礼、智、信等优秀儒家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中的平等、民主法制、竞争和创新意识也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韩国的现代化过程做到了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价值观念表现在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等流行文化及其产品当中,使韩国流行文化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喜爱。

”③《超级中国》既有天然性的审美表达,也处处透露着一个“他者”的审视与观察。例如,在第一集节目中,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了韩国化妆品公司爱茉莉旗下品牌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门店,精致的店面,精美的产品,加上通过采访的形式,表达中国年轻女孩对于悦诗风吟的喜爱。

这一例子本身以“他者”的视角出发,选取韩国化妆品的品牌为题材,深入探析韩国化妆品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再如,第二集《钱的力量》对济州市大量高级房产出售的呈现,一方面展现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采访表达了对于中国人大量购买行为的戒备与小心的态度。

“他者”视角的另一特点正是将自身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超级中国》通过中韩美三国的对比,进行观照当代中国的存在样态。例如,在旅游、进出口、文化、化妆品等方面与韩国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对韩国观众塑造了具体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勾连了“他者”观察的心理动态与行为路径的密切关系。

《超级中国》对中国文化不吝笔墨地精美展现,与“他者”的观照视角,无形之中产生了冲突与矛盾。观众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超级中国》为什么在诠释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中国的同时,却又极力塑造一个“霸权威胁者”的“不友好”形象。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仅仅“追求客观”这么简单,而是来源韩国民族的“大文化观与小政治观”。

应当承认,韩国影视是全世界比较具有民族气节的影视文化,尤其在对本民族的现实与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反思,对他国优秀创作的借鉴,以及自觉继承本民族优良传统美学思想等方面。这种兼容并蓄与去粗取精的包容态度,赋予韩国影视文化新鲜感与厚重感,进而产生民族与现代化的美感形态。

韩国现代社会在长久的高度文化重视道路发展中,形成了对文化、艺术、精神高标准追求的文化行业特性,进而带来的深入影响就是文化工作者和国民对文化的珍视与摒弃国家界限的包容、接纳、汲取与转化。这种对优秀文化的追求与接纳形成了韩国民族的“大文化观”,这种优秀的品德决定着韩国影视文化必然渗透着民族的品质。

而相较之下,由历史环境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政治观”则无法摆脱其现实社会的局限性,展现出如“文化观”般极大的溶解力。从地理条件看,韩国位于朝鲜半岛最南段,三面环海,西南是中国,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日本,紧邻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从国内环境来看,韩国国土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万,相当于491人/平方公里,是个典型的人口密集型国家。并且,国内可开发的自然资源较少,主要依靠进口。

自然环境的内忧外患让韩国人具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转化为整个民族的异常团结和对民族文化的依赖性④。正是由于韩国单一民族的特性和高度凝聚的民族精神,使得韩国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的独一和稳固性,民众具有高度坚定的政治身份认同。所以即便在“大文化观”的民族特征基础上,涉及到政治问题的时候,韩国文化工作者以及韩国国民仍会毫不犹豫地坚持自身的“小政治观”。

正因为韩国“大文化观与小政治观”的特点,使得《超级中国》虽然在文化呈现上并不逊色于其它韩国文化产品,但也存在着文化多元性与政治偏向性的矛盾。韩国“大文化观与小政治观”的特点,既是《超级中国》的局限,也将是韩国所有涉外题材文化产品与生俱来的掣肘。

二、《超级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力

《超级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特点:一方面,作为以介绍中国为题材的纪录片,把中国文化进行了跨文化输出;另一方面,作为韩国的影视作品,通过网络渠道被中国观众收看,体现了韩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无论是哪种跨文化传播方式,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超级中国》受到中韩观众的热议,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力,也进一步证明了韩国强大的文化产品输出能力与跨文化传播力。

(一)优秀的文化呈现力

优秀文化精彩呈现来源于影像表达,而影像表达的背后则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只有深入的文化认知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从容有力的文化表征形态。韩国流行文化及其产品的大范围“流行”,得益于韩国文化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完美融合。

韩国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的西方文化。韩国文化在传承忠、孝、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中的平等、民主法制、竞争和创新意识也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韩国的现代化过程做到了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价值观念表现在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等流行文化及其产品当中,使韩国流行文化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喜爱。

”⑤《超级中国》的成功,不仅源于其成熟的表现手法,更在于其主题、题材、事例的选择,以及拍摄策划的巧妙构思与深入思考。

此外,韩国制作团队一贯具有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理解与融合能力,使《超级中国》在文化呈现方面,既具备东方之静韵,也具备西方之动感。

画面与语言的结合是实现情景交融的最佳组合,这也是影像艺术经久不衰、一直活跃在文化传播舞台上的重要原因。《超级中国》之所以受到韩国观众的关注,收视率远高于其它韩国纪录片,与该纪录片营造的良好的情景交融氛围,引发的观众共鸣有着直接联系。

《超级中国》的语言是成功的,无论是开篇伴随巨龙横空出世的“开场白”,还是片中解释说明的旁白内容都极具感染力,和影像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磁场,不断给人以情感上的调动与吸引。

情景交融不是单纯的情与景的搭配,有时候正是因为情与景的冲突、矛盾、反差,更能抓住观众的情感。《超级中国》经常利用“冲突”唤起观众的情感。正如纪录片的最后画面中中国面貌一片繁华,旁白“久陷低迷的中国现在正在苏醒,他们以更强的面貌向世界展现,在世界上跃起的新力量,超级中国,那么,我们将要迎来一个怎样的未来呢?”激扬中带着一丝沉重,旁白与画面,既融合又冲突,因为中国的繁荣景象带给韩国的不仅是一种鼓舞,也是威胁与挑战,在展示中国强大形象的画面面前,每一个观众都在被唤起面对这样一个逐渐强大的邻国,“我们将要迎来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影像的成功贵在能够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文化移情。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移情的过程。所谓文化移情是指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地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

美国等西方国家习惯于大张旗鼓地进行文化扩张,而韩国却不然,他们往往借助于影视剧或者音乐等软性平台,以乐于为民众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展现了自己独有的韩民族文化特色,并以平等和自由的方式代替了统治控制的“霸道”。

“在跨文化传播中,强加的东西不一定能被接受,反而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和民族的自尊心遭到抵制。通过韩国影视剧可以看出韩国的这种做法的灵妙,既不是由国家自上而下地强加灌输,也非文化霸权强行。

”⑥韩国的文化输出能力有目共睹,并且在文化产品制作上已经形成完备成熟的体系。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超级中国》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特例。可以说,唤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对于韩国文化产品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目标,而成为了文化产品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更是情与景交融的复合体。

(二)强劲的文化传播力

《超级中国》的文化传播力不仅体现在国内的高收视率,更体现在中国观众通过网络渠道主动搜索与观看,并给予热烈讨论。《超级中国》在韩国国内的热播源于制作团队所选素材和案例,如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阿里巴巴、义乌小商品市场、进军好莱坞、强大的军事实力等,都是最能吸引韩国人眼球并触动他们敏感神经的内容。

这些素材和案例对于韩国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不可复制和逾越的,以至于产生“眼红”心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韩国人曾经的“优越感”渐渐消退,而中国人的“财大气粗”让韩国人沮丧。

尤其是影片动不动拿中国的情况与美国相提并论,更是让韩国人难以接受。这一点恰恰就是《超级中国》在韩国各界引起热烈反响的最深层次原因。⑦

韩国自1998年确立“文化立国”战略之后,在文化产品的输出上取得了不俗成就。随着互联网发展,韩国的文化产品借助网络平台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从韩剧热播,到韩星受宠,再到国内电视台纷纷效仿韩国综艺节目,引进韩国节目版权,都体现出了韩国较强的文化输出能力。《超级中国》虽然没有在中国通过官方渠道播出,却引来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学者的热议,也正是韩国文化输出成功的有力证明。

韩国的“文化自觉”体现到上层建筑层面就是关于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实施。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就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在80年代中期韩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韩国政府的措施主要包括,制定持续的文化发展规划与政策。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韩国政府先后提出多样化的文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包括“文化繁荣计划”“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文化立国”等,以期细化和优化文化产业局的功能。韩国政府在已有的文化观光部基础上成立文化产业政策局、文化产业振兴院、综合性组织委员会等机构,从政策、立法等多个方面共同支援文化产业的建设,进而为文化机构、从业者提供优惠和保障渠道。

韩国政府提出要保障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性,设立国家预算支持文化产业,鼓励民间共同投资。

“文化自觉”体现到个人层面上是对本国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韩国社会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是现实与传统这种二元对立价值观下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内忧外患让整个民族异常团结。

从文化传统上看,韩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儒家文化倡导“礼义廉耻”“家国天下”等思想,尤其强调个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韩国重视基础教育,从小学开始就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点。

儒家文化的精髓已经植根于韩国国民精神之中,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成为凝聚人心的有效方法。电视从业者首先是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正因如此,韩国的电视节目才能做到自尊与自信。⑧《超级中国》的成功源于韩国的文化自觉,也将进一步刺激韩国的文化自觉。

三、结 语

《超级中国》是一部文化上与中国同源,政治体制上与西方国家一致的韩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立意上提出用不同的视角看中国,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在进行全面展示和立体呈现。在拍摄手法上遵循纪录片真实性、故事性原则,同时,影像表达贯彻着浓郁的韩国影视作品风格。在文化传播上,既是一部呈现中国文化的优秀作品,也是承载韩国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

然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影像里,绝对的真实、客观、全面都是人们不断在追寻、探讨却无法达到的,《超级中国》也不例外。《超级中国》的“他者”视角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他者”视角,但仍然无法摆脱“他者”的局限性。

《超级中国》不断塑造一个强盛的中国,流露着“霸权”的话语意味。在韩国人看来,中国的“称霸企图”无法用外交语言和官方观点扭转,因为这是影像构筑的“真实”。还是那句“雄辩”又怎么能胜过“事实”能?其他国家用一部纪录片即可以塑造中国形象,而中国却很难用一部纪录片进行自我建构。

中国的国家形象应该如何塑造?韩国在文化输出上的成功如何借鉴?如何用影像的真实诠释当代中国的发展?这不仅是《超级中国》给我们的发问,也是邻国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

注释:

①④⑧童真.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②陈文玑,胡水申.浅谈纪录片《超级中国》的创作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

③⑤孟向珑.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启示[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⑥马雪晴.中韩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3.

⑦朴光海.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需要新的视野与策略——《超级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J].对外传播,2015(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5BXW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获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王长潇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爽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