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杨晓军 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青年教师杨晓军

2017-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晓军出生在西北农村,土地贫瘠.生活贫困.小时候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苦了.累了想回家,父亲严厉地说"活没干完不能回去,庄稼不会骗人,付出越多,

杨晓军出生在西北农村,土地贫瘠、生活贫困。小时候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苦了、累了想回家,父亲严厉地说"活没干完不能回去,庄稼不会骗人,付出越多,收获才多。"当年因家庭出身不好高中毕业没能上大学的母亲说:"在大西北活人,要加倍付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挑战、有担当才算得上西北汉子,你要活出这黄土地的精、气、神来!"父母的话深深扎在杨晓军的心里,沉淀在他的血液里。

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成长

2010年6月26日,杨晓军来到乐山师范学院。对于从小在缺水的西北农村长大的他来说,乐山的青山绿水使他留恋。新进教师座谈会上,时任副院长的任志萍拿过杨晓军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学校周边北方面馆的名字和位置,那一刻,杨晓军感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

当时,文新学院只有几台家用DV,连专业摄像机都没有。杨晓军的专业是广播电视学编导方向,该如何为新闻专业学生教广电类课程,成了困扰他的一大问题。 对学生深入了解,对专业深入思考,杨晓军确定,首先要为学生教授纪实类电视片的拍摄和创作。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转型,因为之前专业更多偏向于艺术类电视片的创作与研究。而纪实类的影片,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和虚构类影片有本质区别。他开始大量观摩、研究纪实节目和影片,"我基本上把所有的《新闻调查》节目都看了","那时候,我单身一个人,除了上课,整天看书看文献看片子"。为了上好《电视采编》这门课,杨晓军花了大功夫。

《电视采编》课开出来了。接下来的时间,除了上课,杨晓军把整天的时间都用来钻研学习。他大量阅读新闻和纪录片方面的文献资料,仔细研究琢磨,时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好几次,他习惯性地学习到深夜才突然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便急忙出门买上几袋方便面,回到寝室匆匆吃上几口,又扑回到电脑前开始钻研。

他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白天常常以浓茶和咖啡解困。他的床头,有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每每发现的重点和感悟,就立马记下来,并在每次备课时翻翻自己的笔记本,将相关内容融入课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晓军上课生动有趣,举例鲜活新颖,深深受到学生的喜爱。2012级饶斌同学这样评说:"杨老师教学很实在,很接地气,既不一味灌输理论,也不单纯强调业务,不管是理论课程的教学,还是实践课程的指导,他不会照本宣科,上课的东西信手拈来,跟他讨论总能给你很多思考的空间,特别是一些想法和观点,都让人获益颇多。一学期的课程下来,你会对这门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确确实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畏艰难在实践中育人

在教学和生活中,杨晓军发现他的学生新闻专业意识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对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的认识太少。而新闻以真实为基本诉求,最重要的就是触摸现实。这二者,都是培养新闻人的关键。

恰在这时,杨晓军得知了文新学院毕业生范韦军扎根凉山奉献青春的事迹,以其敏锐的新闻敏感和独特的农家情怀,决心用光影去反映这件事,既表现好人又在摄制过程中培育好的新闻人!于是,寒冬12月,他带着几名学生,踏上了去美姑县布里莫村小学采访范韦军和凉山儿童的道路。

出乎想象的贫穷与落后,孩子穿上了别人捐赠的,他们认为最好的但单薄的衣服,站在寒风中,双手冻得通红,迎接他们的到来。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杨晓军的脑海中,无法抹去。拍摄中,为了完整记录布里莫小学生步行两三个小时崎岖山路上学的过程,杨晓军一直跟拍学生,翻山越岭,来回走了四、五个小时。

在一个悬崖边上,为了拍摄小学生上学路途的艰险,杨晓军扛着摄像机俯身示范取景,脚下一滑踩掉了一块松土,差点坠入悬崖,他起身叮嘱前面的孩子和跟在后面的学生要注意安全,自己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这些场景被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随行的2010级彝族女学生邱亩伍呷莫回忆说:"山路崎岖,冰雪覆盖,杨老师跋山涉水,认真细致地拍摄镜头,边拍边给我们讲解。

那种敬业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总是想起杨老师给我们做出的榜样。"后期制作时,杨老师也是亲力亲为,跟学生熬夜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2009级鲁凯霞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剪辑,杨老师就手把手教我们,不厌其烦,不停地给我们讲解,好像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教给我们似的。"

反映凉山农村教育的纪录片《范韦军和他的178个孩子》在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影片播出后,布里莫小学得到了不少爱心组织的关注,捐款捐物、修建学校,学校条件得到了改善。

接下来的日子,杨晓军经常带学生深入社会,几乎每个周末都和学生在乐山周边的农村或山区。他的关注点也转向更多的群体——抗战老兵、留守儿童、矽肺病人、失独家庭、边缘人群等。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新闻人的使命与职责,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加热爱了。

已经毕业的2011级何静说:"可以说新闻这个门就是杨老师领着我们进入的,大一时懵懵懂懂,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广播电视学,以及后来的新闻摄影、电视采编等方面课程后,才真正地接触新闻。除了课堂上的讲授,杨老师带我们进行课后的实践,让我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识社会,才让我真正理解了新闻这个专业的本质。"

也许是从小历经贫困艰苦的缘故,杨晓军对弱者有种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对生命存有一份特殊的敬畏之情,所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新闻人要有责任感和正义感,要敢于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触摸社会最真实的疼痛,通过自己的报道来声张正义,促进社会的公平。"这是杨晓军给新闻和主播专业学生上第一节课时都要讲的话。谆谆教诲,是他对新闻事业的理解与感悟,也是对学生专业发展的建议和告诫。

2011年开始,杨晓军带着学生关注抗战老兵。一次,在医院拍摄完一位老兵,他和学生收拾设备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虚弱的老兵颤颤巍巍地举起自己的右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老兵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要去当兵,保卫祖国。

"不久后,老兵离开了人世。他的最后一个军礼深深地刻在杨晓军的脑海中。还有一次,他们去探访一位老兵,当老兵听说师生们拿了摄像机要拍他,竟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刚洗完的湿漉漉的军装穿在了身上……。

经历这些事情,杨晓军意识到,爱国情怀已经流淌在老兵们的血液里。但这些老兵们到了晚年却没有受到应有的认可,精神生活异常孤寂。从那时起,杨晓军便时常带着他的学生,利用周末去陪老兵说话、聊天,有时还买菜去老兵家做饭,通过一次次贴心的陪伴,使老兵晚年的生活得到了些许慰藉。

如今,不少老兵都离开了人世,在世的也大多90岁以上高龄了。去年的一天,几名同学去采访老兵,学生出发前,杨晓军再三叮嘱,老兵们年纪大了,拍摄要尽可能一次完成,不能过多打扰老兵。杨晓军这些体贴别人,细致入微的行为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参加拍摄的石岩林同学说:"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些不经意的行为,让人很温暖。他除了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做人。"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阳光。"或许杨晓军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如何影响了学生,但他身体力行的力量就犹如折射到学生心底的阳光,默默地发光发热。

2014年,杨晓军在武汉大学访学,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恰恰在当年举行。文新学院总支书记和杨晓军通了一个电话,请他为大学生艺术节准备微电影作品。放下电话,杨晓军立马买了返程票,当晚就坐上了回成都的火车。

躺在卧铺上,他彻夜不眠,将参赛的选题反复思考,反复推敲。第二天回到乐山,杨晓军没顾上回家,就匆匆赶到学院去见书记,并最终确定了四个选题。四个选题就是四部片子,一部片子就需要几百个镜头,工作量是巨大的。杨晓军二话不说,带着两个老师、16名学生开始了片子的创作。

那段时间,杨晓军同时承担了武汉大学导师布置的繁重任务和参赛的重托,没日没夜地来回奔波在武汉和乐山两地之间。四部作品,任务繁重,临近艺术节截稿时,片子还在后期制作中。为了确保四部作品都能参赛,杨晓军在学校时就陪着学生待在工作室整夜地编片子,回到武大就通过电话、QQ视频等方式指导学生制作;白天抓紧时间做导师安排的任务,晚上就熬夜指导学生做片子,学生休息了还要思考片子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就这样几天几夜没睡过一个完整觉,丝毫不敢懈怠。

那次创作的四部纪录片,在大学生艺术节上又斩获一个全国二等奖。而且,四部影片全部在四川电视台每周五黄金时段播出,每播一部之后都有一个对杨晓军和学生的专访,让他们谈选题、目的、意义,造成很好的影响,为学校争了荣誉。

支撑一个人如此拼命工作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杨晓军的这种精神,用他的话来说,"来自于黄土地。"从西北贫困落后的农村成长起来的他深信,做任何事情都像种庄稼一样,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敢挑战,有担当,那是必须的。

工作五年多,杨晓军在教学、科研方面均表现优秀,赢得了同事、学生的普遍赞誉。文新学院总支书记熊泽文曾这样评价杨晓军:"他的工作干得非常仔细,很多教学计划、考试方案等都是其他老师参考的范本,事情交给他,我们很放心。

"短短五年期间,杨晓军指导学生捧回一个个奖杯和获奖证书。截至目前,已获得大学生艺术节全国二等奖2项、四川省金奖2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创意单项奖。以及其他全省以上赛事获奖30余项和各类学科竞赛奖励近50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6篇。近三年完成科研分1107分,教学排名一直排在前5名。

"听说你是夜猫子?"

"是的,白天要上课,还有其他工作任务,我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来阅读书籍,磨砺磨砺自己的思想。"

"在很多人看来,经常熬夜对身体不好。你已经35岁了,没必要那么拼命了吧?"

杨晓军陷入了沉思。短暂的停滞之后,他笑着说:"作为一个从黄土地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我想我应该让这种‘黄土地精神’在这里留下一点痕迹吧。"眼神里透露着一个而立男人应有的豁达与坚定。

这就是杨晓军,一个将"黄土地精神"带到三尺讲台和我们美丽校园的西北汉子。

杨晓军简介

杨晓军,男,35岁,硕士,副教授(低职高聘),中共党员。2010年7月来校,教龄6年,现为文新学院传播系主任。主要任课:《广播电视学》、《电视采编》;科研方向:跨文化传播、纪录片理论与创作。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两次评为校年度先进工作者。

从西北农村走来的杨晓军带来了吃苦耐劳的黄土地精神。为了讲好《电视采编》课,几乎琢磨遍了中央台《新闻调查》所有节目,查阅大量书籍、资料,从中选出最前沿、最贴切,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例,注入到教案中。

他重视培养学生新闻人的责任感、正义感,带领学生创作摄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纪录片、专题片等三十余部。在拍摄《范韦军和他的178个孩子》中彝区学生上学实景时,山路崎岖,冰雪覆盖,差点坠入悬崖。他在武汉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为指导学生摄制参赛作品,奔波在武汉、乐山之间,白天忙访学,晚上忙指导。

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大学生艺术节全国二等奖2项、四川省金奖2项和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创意单项奖。(通讯员:李雪 冉亚萍 石燕京 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