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唐庄吴金印 大地之梦——记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大地之梦--记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仰望巍巍太行,绝壁上"太行公仆"四个大字,镌刻多少群众对他的感恩和爱戴;踏着脚下山区群众用双手造出来的黄土地

原标题:大地之梦——记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仰望巍巍太行,绝壁上“太行公仆”四个大字,镌刻多少群众对他的感恩和爱戴;踏着脚下山区群众用双手造出来的黄土地,厚重和力量在其中翻腾;望一眼那万亩良田,当年万人大军一钎一锤凿山造田的场面恍若重现。山河变换,时光穿梭,而他依然朴实,还是那一身浅军绿色布帽、黑布鞋的打扮,只是当年的年轻人,现已是后背微驼,年逾七旬的老人。

他叫吴金印,今年71岁,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一个把一辈子都献给土地,为了农民的基层好干部。

土地上的渴望

1966年,24岁的吴金印在中央团校学习后,主动要求到卫辉市狮豹头乡工作。狮豹头乡位于太行山深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出了名的穷山沟。

“石多地少,没粮食吃,凑合能吃点菜,用榆树叶、槐树叶和成菜团,那时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碰上干旱年,四处找水渴;山里没有路,一到雨季,顺着河沟蹚着石头走,要是夏天连下暴雨,连山都出不去。”50岁的狮豹头乡李沿沟村村民李加智回忆说。

吴金印一到村里,就吃住在农户家。乡亲们心疼他年纪小,把过年才舍得拿出来的白面给他吃,自个碗里只有糠菜团子。这样的情景,一次次刺痛着吴金印的心。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他横下一条心,带着群众向石头要粮食,向大山要活路,向土地要希望。

土地上的奋斗

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吴金印带着干部群众翻山沟看地形,决心带着大伙儿造地种粮,让群众吃上饭。大灶支起来,玉米秆糊泥巴搭的草棚建起来,一场闸沟造地大会战在太行山下拉开大幕。年轻的吴金印带领乡亲们抡起大锤,一锤一锤地把石头挖出来,再把石头缝里的黄土运到河滩上造地。

春去夏来,秋去冬又来,一晃十年,汗水、泪水浸透着这方土地。他带领群众用双手打通6个山洞,筑起85道大坝,建起25座蓄水池和小水库,修建20公里长的山区公路,架起8座公路大桥,新造良田2400亩,植树20多万株。

1987年11月,45岁的吴金印调到太行山东麓的唐庄镇任党委书记。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陡峭光秃的荒山。

面对唐庄缺地困境,他带领干部群众又一次打响造地战斗。机器用不上,就背扛肩挑。先后在后沟和十里沟造地2000多亩,每年可增产粮食150万公斤。

土地上的希望

根据唐庄的地势,吴金印征求群众意见,带领大家“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

吴金印动员镇东部代庄等村群众大胆种菜、北部石屏村群众尝试种果。“挖穷根,靠自己双手奋斗发家,用汗水挣来的钱花着最硬气。”吴金印说。目前,石屏村全村2000亩地全种桃树,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元。

唐庄东北部搞农业种植的同时,西部陡峭山区也开始了治山运动。在青石板上种树,谈何容易?他却带领干部群众拼上一股劲,吃住在山上,在险峻的山坡上用石头砌成半圆状鱼鳞坑,坑里填土种树,保土保水。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治山,造地4000多亩,修建鱼鳞坑600多万个,种上松柏、山楂等林木,昔日的“老狼窝”变身“生态园”。

南水北调工程4年前在唐庄施工,挖出大量黄土。惜土如金的吴金印,和镇党委商量,用这些土在14公里长的十里沟再次造地,连续奋战修筑42条混凝土拦水坝,多年的荒沟变成1810亩良田。

改革开放后,唐庄着手发展乡镇企业,兴建100多家石砟厂,发展“石头经济”。可是,石砟厂粉尘漫天,环境污染严重。

吴金印和班子成员商量,做石砟厂工作,痛下决心治污,炸掉年产20万吨的水泥窑,新上纺织、彩印等10多家高新技术和环保项目。近年来,唐庄建立产业集聚区,引进“世界500强”百威英博啤酒、北新建材等大型企业入驻。

目前,唐庄产业集聚区引进企业已达30多家,2012年年底,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3.8亿元,镇财政收入从20年前的37万元增加至现在的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400元增加到现在的9000多元。

土地上的梦想

走进唐庄镇四和社区,集中连片的村民居住区令人神往。村民从山沟沟里搬出来,住进红砖白墙的两层半小洋楼,院内果菜绿意葱葱。新社区可住2000多户村民,每户住宅面积200平方米,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同步建成,社区附近幼儿园、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大院等公共设施齐全,村民们过起了“做梦都没想到”的好日子。

“争取再大干三五年,把唐庄的荒沟全造成地,全镇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百亿,给国家纳税翻两番,人均纯收入翻番。”谈到未来的唐庄,老书记的声音洪亮有力。

“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城乡一体化,农村和城市一样,建立田园式的城市。”吴金印对记者说出了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甘心扎根农村的坚定信念和无悔追求。(闫丹 本报记者 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