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鼻祖鲁班有什么故事 他的诅咒又是什么

2018-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鲁班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原名公输般,又被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等.因为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代通用,

鲁班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原名公输般,又被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等等。因为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代通用,所以后世之人习惯称之为鲁班。

鲁班出身于工匠世家,从小就开始跟家里的人一起制作土木建筑的劳动,由此掌握了很多劳动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为后来发明各种工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千多年来,鲁班一直被视为工匠的鼻祖,他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

鲁班有次接受了一个任务,建造一个大型的宫殿。宫殿之大,需要很多的树木,但是斧子砍树的效率太过低下。眼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开始急了,于是便亲自上山去看看情况,想解决的办法。

上山的时候,鲁班不小心被野草划破了手,从而发现了野草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后来,鲁班发现了吃叶子的蝗虫,它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鲁班由此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

鲁班锁又被称为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关于鲁班锁有很多的传说,其实它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传说鲁班想要检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很聪明,就用六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弄了一夜,终于完成了鲁班布置的任务。

还有一个传说是跟诸葛亮有关的,说是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因为可以放松身心,开发大脑,还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所以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是一种益智玩具。

从前,这个世界还没有伞,鲁班和一些木匠就在大路上建造了很多的亭子,如果下雨了或者太阳太大了,人们就可以进去休息。这个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后来鲁班又想,如果雨不停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待在亭子里吧。

鲁班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办法。有一天,天气很热,鲁班看到很多小孩头上顶着荷叶,恍然大悟。鲁班想着将东西做成小亭子的样子,不但可以遮阳遮雨,携带也十分方便,于是雨伞就诞生了,后来鲁班对雨伞进行了改进,最后变成了可以打开关闭的伞。

《鲁班的传说》是一部电影,拍摄于1958年,讲述了鲁班的几个故事,分别是造桥、建庙、角楼。故事主要是为了表达木匠鼻祖鲁班的智慧,同时也隐喻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证明不平凡的奇迹都是从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鲁班经过四川,发现那里正在建造的一座桥不能合拢,于是鲁班凿了一块大石头给一个愁嫁的穷女孩,让她献出石头,不但桥建好了,女孩也有了嫁妆。

在江南的某地,鲁班帮助别人建好了宗庙。皇帝要造一个角楼,但众多名匠都无计可施,被皇帝杀害。鲁班听说了,冥思苦想,最后让一个叫巧儿的姑娘按自己设计的尺寸,编成一个麦秸秆蝈蝈笼,送给了接受任务的名匠,终于将角楼建成。

鲁班奖又被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是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创立之初,行业人士经过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从“金鸡、金龙、百花、长城、鲁班”等好几个名称之中,选择命名为鲁班奖。

鲁班是中国建筑业的鼻祖,用鲁班的名字命名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是对建筑行业的美好期许。对奖品鲁班金像的设计沿用了历史传说中的鲁班形象,鲁班穿着春秋时期鲁国装束,左手持墨斗曲于胸前,右手持“班母”拉出墨线停于腰侧。金像底座正面粘贴刻有获奖工程和承建单位名称的镀金标牌。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这里的班指的就是鲁班。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个文人叫梅之涣。有一次,他去诗仙李白的墓地去瞻仰前辈,不想看到四周的墙壁上全都是游人写的诗。梅之涣不由无语,便写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垂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意思就是说,李白的诗流传千古,而这些游人却在这位诗词大家面前炫耀,这就好比在鲁班的门前耍弄斧头一样,十分地可笑。后人就将班门弄斧提取出来,嘲笑不自量力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受到楚惠王的邀请当了楚国的大夫,并答应替楚王设计一种攻城机械攻打宋国。墨子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和弟子分头行动,墨子前往楚国游说,弟子前往宋国帮忙,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

墨子见到了鲁班,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鲁班说已经答应了楚惠王,不能反悔。两人便一起去见了楚王,并在楚王面前演示了攻城守城之法,鲁班败下阵来。墨子表示他的弟子已经将守城之法教给了宋国,楚王没有攻城之法,于是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

《鲁班的诅咒》是一本书。在鲁班的传世奇书《鲁班书》,没有讲解木工,而是讲述鲁班那些可怕的杀人暗器和机关。鲁班曾立下诅咒:凡是读懂此书的人,要么丧妻守寡,要么孤老残疾。所以,该书又叫《缺一门》。

鲁班在楚王面前败给了墨子,在墨子临走时,鲁班把他拉到僻静处,又摆出九攻的九种变化,墨子却一个都解不开。鲁班说这九种变化是别人教他的,便把墨子带到了楚水河边,拜见了一位隐者,并从隐者那里共同领受了一项神圣而又神秘的任务。此后,鲁墨二人耗尽毕生精力,并代代相传地执行着隐者托付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