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

2019-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年以来都在宣传的一种中华美德,那么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吧.最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1.孝感动天——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舜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三皇和五帝都是我国传说中的人物,舜就是五帝之一,他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历来被尊为"二十四孝"之首.舜是瞽叟的儿子,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是个至孝的人.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年以来都在宣传的一种中华美德,那么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吧。

最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孝感动天——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舜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三皇和五帝都是我国传说中的人物,舜就是五帝之一,他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历来被尊为"二十四孝"之首。

舜是瞽叟的儿子,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是个至孝的人。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大全及图片欣赏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元朝郭居敬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耕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心得:虞舜孝行天下,继尧之后,盛世昌明,可见"孝"为百善之首,对于安邦经国,何其重要!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孝道即是根本。虞舜宽厚仁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其孝感动天之德历来被列为廿四孝之首。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小便奉行孝道,他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地侍奉她,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

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尝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整日整夜的没法合眼。

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并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心得:俗话说:"身体力行","上行下效",汉文帝贵为一国之君,却能如此尽心服侍母亲,实在让人崇敬,也难怪他能得天下人心。他能取得那么卓著的政绩,开创出汉朝的盛世,正是笃行孝道的必然结果。

3、啮指痛心——周朝的曾参

周朝有个名叫曾参的人,字子舆,侍奉父母极尽孝道。父亲去世后,更加细心周到地服侍着年迈的母亲。

有一天,曾参正在山里打柴,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客人,母亲无力招待,一时手足无措,巴望着曾参快点回家,又总不见他的身影。她焦急万分,情急之下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常言道:"十指连心,母子是命。"正奋力砍柴的曾参忽然心痛难忍,想念起家里的母亲,背起柴薪飞奔回家。

一进家门,只见母亲坐着呆望门外,忙跪问有什么事情。母亲告诉他:"刚才家里来了客人,我没办法接待,急了咬自己的手指以引起你的注意,让你早点回来,你快去招待客人吧。"

后来,曾参跟随孔子游学到楚国,一天又忽地心痛起来,于是急忙告辞老师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情。母亲说:"我思念你心切,又不知你什么时候回来,又愁又急,无可奈何之中又咬了手指,不料你果然回来了,这样我的心也就宽慰了。"曾参羞愧难当,自此终日侍奉在母亲身边,不再外出远游。

心得:啮指心痛,是一种心灵感应。情至深处,心灵相通。"孝"即是子女对双亲情深挚爱的表现。曾参每每心痛,则念起母亲,这是一种深切的骨肉之情。

4、百里负米——春秋时的仲由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面对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心得:当今的儿女是如何侍奉双亲的新闻媒体时有报道:父母年老体弱,遗弃之,甚至逐出家门,沦落为丐;更恶劣的还杀害父母!为此,我们应竭力弘扬古人恪尽孝道的精神!

其实,父母在世时即使没有丰厚的供给,事事以父母为先,处处以父母为主,时时想着父母,就是真正的孝行。

5、芦衣顺母——东周时的闵损

东周时期的闵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德行与颜渊并称,但他的孝悌更为人所称颂。

闵损早年即丧母,后来,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很不喜欢闵损,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挑拨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寒冷的冬天来了,后母给两位弟弟缝制了厚厚的棉衣,给闵损做的棉衣里塞的却是芦花,不能御寒。

闵损常常冷得蜷作一团,但他什么也不说。一天,父亲要外出了,让闵损给他驾驭车马。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过,闵损哆哆嗦嗦的,连僵绳都握不住了,掉到了地上。父亲大怒,举起手里的鞭子便抽打他。哪知闵损的棉衣布料是那样的单薄,父亲只几下便将它抽烂了,里面的芦花露了出来,父亲怔住了,才明白了一切。

回到家,父亲便想休了后母,闵损忙跪下来对父亲说:"有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两个弟弟也只有单衣穿,这样我们三个都会受冻的。请求父亲让母亲留下来吧!"后母听说了此事,非常感动,羞愧于自己以前的言行,从此视闵损如同己出。

心得:大抵作后母的总是有一些偏心,但闵损在父亲弄明白实情后,并没有借此发泄对后母的怨恨,而是以大局为重,舍己为家,积极为后母开脱、辩护,以保住全家的安宁。这是多么感人的孝行!这是多么宽阔的胸襟!

6、鹿乳奉亲——东周时的郯子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

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