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朱复戡 得朱复戡大师真传 金石书画名重今世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的老师陈孟中先生,是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年轻时是我母校山东省济宁一中的语文教师,中年后调广州执教,曾荣膺广东省民盟盟员,并担任上海朱复戡艺术

我的老师陈孟中先生,是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年轻时是我母校山东省济宁一中的语文教师,中年后调广州执教,曾荣膺广东省民盟盟员,并担任上海朱复戡艺术研究室研究员。

先生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父亲藏书甲一方,书名远播,诸姊皆善书画。先生幼承庭训,酷爱书法,临《龙藏寺碑》,读《御批通览》,获益至深。1965年我入读高中时,先生的书名称冠全校、腾誉济宁,为学生倾倒。“文革”中,先生难逃其厄,孑然独处,临帖遣怀,操琴排忧,读书自娱。

让先生得到些许安慰的是,1971年有幸结识了朱复戡。朱复戡学识渊深,是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大师,篆刻得吴昌硕亲授,其艺术为张大千、邓散木、刘海粟、沙孟海等老一辈名家推崇备至。

朱复戡年轻时驰名海内外附徒甚众,“文革”中索居泰山脚下门可罗雀。先生登门拜师求艺,称得上机缘际遇。大师逢知己,先生隆恩师,相见恨晚,相遇倾心。朱复戡对先生垂青有望,倾其所学,面传心授;先生执弟子礼甚恭,日聆教言,书艺精进。先生说:“从此,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统观先生书法,在用笔、结体和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追求神采为上,书风古朴厚重,法度谨严。其楷书,得力于《龙藏寺碑》,又汲取二王之风骨,行笔凝重,结体俊整,布局精致,端庄清丽而神韵流动。其隶书,融汉隶碑帖于一炉,匠心独运,用笔方圆相济、遒劲凝炼,结体庄重沉稳、谨严浑朴,布局均匀得当、疏密有致,形成了意态神秀、高古超逸的艺术风格。

先生的篆书和行草书,受朱复戡影响较大。朱复戡一生致力于金文篆籀和行草,论书以楷行隶及小篆为加减乘除初等数学,大篆大草为高等数学,故于后者最为着力,并形成了自己的精擅书体。先生受业日久,耳熏目染,心摹神追,深得其堂奥。

作篆书,敦厚遒劲,凝重浑穆,神形兼备,风格各具,气象生动。作行书,婉转有致,飘动隽逸,跌宕多姿,光昌流利,笔墨精妙。作草书,宽博开张,笔法纵肆,引领管带,气势奔放,神韵洋溢。先生的篆刻,构图匀整,古穆浑厚,方寸之间,别有洞天,显见朱复戡大师的遗韵。

先生作画,尤爱写竹,以书法之笔入画,枝叶数片,笔画挺健,刚直秀劲,风姿神韵,幅幅清风飒飒,明净无尘。前人倡导“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郑燮说过:“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李苦禅也曾说过:“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要言妙道,先生的写竹是又一次印证。

先生书画印文皆如其人其志其学。先生为人方正,故楷书“五官端正”;先生胸怀洒脱,故行草书丰神跌宕;先生虚心劲节,故写竹气韵秀出;先生博学多才,故作品多姿多彩。先生曾书“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横披,勖勉于我。

这几句话,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先生淡泊名利,几十年临池不辍砚田笔耕,对艺术精益求精,表现出宁静致远的治学心境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先生尊师重道,对朱复戡大师敬若神明一往情深,感恩之心溢于言表,表现出寻道问业的虚心虔诚和尚艺求新乐道悟真的执着;先生书“龙马精神,驴骡筋骨,蝜蝂呆气,橐驼毅力”条幅以自况,表现出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境界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先生是朱复戡的高足,深受朱老青睐。

为世人瞩目的“无复年年渡鹊桥”的刻印,便是朱老赠别先生的。朱老还用原句续成七绝一首,最后十年里以之书写过四幅传世之作。朱老的精品力作,先生多有收藏,其中专为先生写的一幅草书《评藏真自叙书法》,曾一连重书二十余纸始定稿。

朱门弟子,多鸿儒俊彦。传说朱老对弟子人品要求很高,有三种人他不交往:心怀叵测者不交,身无绝技者不交,面目可憎者不交。先生深得朱老赏识和厚爱,人品可为佐证。先生是老师。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更重要的是在品行、操守和志向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师表”二字,先生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