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吴贻芳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吴贻芳(1893-1985),号冬生,祖籍江苏泰兴.1893年1月2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衰落的前清官吏家庭.1904年,11岁

      吴贻芳(1893-1985),号冬生,祖籍江苏泰兴。1893年1月2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衰落的前清官吏家庭。1904年,11岁的吴贻芳就读于维新人士创办的杭州女子学校,受到了爱国思想的启蒙教育。两年后,又转入了上海启明女子学校、苏州景梅女校专攻英文。1909年,其父蒙冤去世,吴贻芳便辍学在家。辛亥革命后,家中生活窘迫,其母、兄、姐相继离世。

      在姨父陈叔通的资助下,吴贻芳插入杭州弘道女子学校四年级,得以继续读书。1914年,随姨父迁居北京,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16年2月,吴贻芳作为特别生,插班进了金陵女大读书。

在这里,她以优异的学业和出色的组织才能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五四运动期间,她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投入到了这一伟大的爱国洪流中。同年,吴贻芳以优异的成绩在金陵女大毕业,成为中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学生之一。

之后她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任英文教员兼英语部主任。1922年8月,吴贻芳获得了巴勃尔奖学金,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专业。留美期间,她还学习了法文、德文,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五年后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

      1928年夏,吴贻芳应母校之邀,回国担任了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从1928年到1937年,吴贻芳主要埋头于学校教育,想通过办教育来振兴中国。为此她为金陵女子大学制定了“厚生”的校训以及办学宗旨。“厚生”的具体内涵是:“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

这样不但有利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更丰富。”她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理想,不图个人的私利,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互相合作,对社会有至诚服务的态度,对国家从爱国主义出发,在各自岗位上,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的人。这就是金陵女大毕业生所称誉的“金陵精神”。

      吴贻芳严格地按照校训和办学宗旨来教育培养学生,采取课程、设备、课外活动三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她聘请外籍教师,选用现代课本,购置新式仪器,广泛收集中外图书资料,并提倡音乐、体育的教学。

为了贯彻她的办学宗旨-培养为社会献身、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要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学校通过学生女青年会,创办了培幼小学,让附近失学的儿童免费来校识字读书,并成立邻里服务处。

      吴贻芳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以身作则,在艰难的处境中支持学生投身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她领导学生响应北方各大学学生会的号召,参加了游行请愿活动,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罪行。她组织全校师生在星期日到各街道的商店检查日货,并主动将自己的日货交出来;还组织了急救组;还在地理系举办了地理展览会,用中国地理方面的资料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思想。

      在此期间,吴贻芳还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少的探索。一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上课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后要广泛阅读参考书,写报告和读书笔记,学会自己解题。

同时还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二是注重基础训练和拓宽知识面,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文科学生要选读一定学分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也一定要掌握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

四年之中的必修课除主修、辅修者外,还有中文、英文、中国历史、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概论等。三是重视外语教学。吴贻芳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一丝不苟,非常严格。英语是金陵女大学生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在二年级读完后,要举行一次英语综合测验,全面考察英语写读、理解和运用能力。

及格者方可升入三年级,不及格者必须在三年级补修,再考仍不及格者,便须自动退学。四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吴贻芳非常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

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较强的业务能力外,还必须重视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质锻炼,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班级之间的球类比赛、歌咏会、音乐会、辩论会等,有时还为救灾举行义演。所以在金陵女大学习生活可说是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吴贻芳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心里痛苦极了,她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由于日军进攻的不断深入和国民党军队的屡屡溃败,1938年1月,吴贻芳同金陵女大师生辗转迁至成都,借华西大学的教室上课。

在艰难的环境下,吴贻芳一方面领导师生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方面亲自参加和领导、支持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学生到农村做社会调查。

学校在成都仁寿县成立了乡村服务部,办起了幼儿园、妇女班,教幼儿和妇女识字、唱歌、手工、珠算和卫生常识等,还教妇女绣台布茶巾,寄到国外换取外汇,帮助乡村妇女自谋生计。金陵女大还与华西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合作,办了“儿童行为指导所”,专为一些生理上有缺陷或智力发育不健全的儿童诊治。这些活动既是为抗战服务,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抗战期间,她还积极参加了大后方的妇女活动和儿童保育活动,为团结抗日做了许多工作。1938年3月,吴贻芳和邓颖超、何香凝等183名知名人士一起,发起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并任常务理事,负责抚养遭受战火灾难、流落街头的儿童。

1938年7月,吴贻芳以文化界知名人士身份参加国民参政会,任参政员。1941-1947年,她当选为参政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主张抗日和民主。1943年3月,吴贻芳作为著名的“六教授”之一赴美,宣传抗日,争取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1945年4月,吴贻芳作为中国无党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制宪大会。

      抗战结束,吴贻芳继续从事她心爱的教育事业,把金陵女大迁回南京。

      其间,吴贻芳谢绝担任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1946年6月,“下关惨案”发生,吴贻芳义正辞严地指出应“严惩凶手”。12月,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由于对蒋介石之流的倒行逆施十分反感,吴贻芳坚决辞去了主席团成员的职位。

她自己曾说,对国民党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她已经“产生了十分的厌恶”。1947年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二〇”学生运动,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血腥镇压。

吴贻芳对学生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并当面向蒋介石抗议军警暴行。1949年吴贻芳再一次拒绝出任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当国民党要员派人送来去台湾的机票时,她毅然拒绝。她曾悲愤地说:“在这样的独裁统治下,搞教育有什么用?”“不改变社会制度,教育是不能救国的。

”于是,她“静静而又不安地等待着光明的到来。”1949年9月,吴贻芳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1年,由于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资金,并停止美元汇来中国。在金陵女大面临经济来源断绝的情况下,吴贻芳愉快地接受了人民政府的经费,将金陵女大与金陵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她担任了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原金陵女大的校址上建立了南京师范学院,吴贻芳任副院长。

      195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吴贻芳出任教育厅厅长。她一有空就深入到基层中去,听课、座谈、搞调查研究,关心教师们的生活疾苦和实际困难,倡导尊师重教。在任教育厅长期间,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一是重视中小学教育;二是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三是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是提出了教书育人的思想。

      1955年吴贻芳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应该对学生全面负责”,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并且还科学地阐明了“教”与“导”的辩证关系。

      吴贻芳是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56年,吴贻芳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并担任省民进主任委员、省妇联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会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尽管社会活动频繁,她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教育事业,1979年,她又被任命为南京师范学院名誉院长,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改为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仍为名誉校长。

      1979年4月27日,86岁高龄的吴贻芳出访美国,接受母校密执安大学妇女校友会授予的“智慧女神奖”,表彰她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以及对社会服务事业和世界和平所作出的贡献。

      吴贻芳晚年在卧病之中,仍然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大业,并努力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她曾说:“等台湾回归祖国,我就告老不干了。”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在南京病逝,终年93岁。(包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