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陈先发 词语的“秋鹮”与前世的“灰” ——读陈先发或新诗传统之问

2017-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先发(1967年10月- ),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

陈先发(1967年10月— ),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诗集《写碑之心》(2011年)、随笔集《黑池坝笔记》(2014年)、诗集《养鹤问题》(2015年台湾版)、《裂隙与巨眼》(2016年)等。

曾获奖项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天问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2015年桃花潭国际诗会中国杰出诗人奖、陈子昂诗歌奖等数十种。

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

词语的“秋鹮”与前世的“灰”

——读陈先发或新诗传统之问

霍俊明

在一个愈益急功近利、心律失常、急躁莫名的新媒体幻觉以及各种诗歌活动旗帜飞卷的当口,安静的诗歌写作者就显得愈发重要。显然,在我的阅读视野中,陈先发一直是一个缓慢而谨慎的诗歌写作者。他在校对现代化时间的同时将词语和内心作为核心的指针,甚至这是一个多年来有些一意孤行的“偏执”的诗歌写作者。

他几乎不为时代诗歌趣味所左右,所以一定程度上他的诗歌形象突出而特异——因此多令人不解。当然,这样的写作也会伴随着读者的疑惑甚至争议。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极少数的诗人让那些专业的阅读者们也望而却步。这一类型的诗人不仅制造了足以令人惊悸、繁复的诗歌文本,而且他们自身对诗学的阐释能力已经超出了一部分的专业批评家。而在当代汉语诗界,陈先发就是具有这种特殊“气息”的诗人。

但是,我还想强调的是陈先发的“气息”“个人”甚至风格化的“精神癖好”并非是绝缘体,他从来都是一个具有生命感、现实感甚至历史想象力的诗人。生活与现实的关系如此具体而又令人不解——“下午在咖啡馆,为老父的病痛而浑身发抖——此刻却一字难成。”诗可以在瞬间如闪电般生成,但是生活却往往是慢刀子割肉,噬心的疼痛更多是在似有似无之间到来。

多年来,布罗茨基、曼德尔施塔姆和扎加耶夫斯基这样的诗人之作一直成为众多诗人和作家的案头书——这更多来自于对诗人和知识分子精神命运和写作宗教感的反思,尽管布罗茨基这样的诗人已经被中国诗人和评论家引用到泛滥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多年来,我同样在汉语世界寻找一个精神对位的“强力”诗人。我们都在寻求一份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自传以及诗歌文体学的创造者。尽管一再付之阙如,尽管我们一再被各种千奇百怪的诗歌运动、宣传口号、诗歌现象和诗坛奇闻怪谈所缠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