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陈子龙唱和之词】往事的确如烟之陈子龙与柳如是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松江区广富林村有一座墓,是陈子龙墓.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

上海松江区广富林村有一座墓,是陈子龙墓。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

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

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对于陈子龙,可用三个关键词来说明:

(1)侠肝义胆。天启五年(1625年),苏州周顺昌事发,魏忠贤派缇骑(帝王出巡时护卫的骑兵,后指逮捕犯人的骑兵。)到苏州逮捕周顺昌,引起苏民抗议,“奋击缇骑至死”而遭镇压,处死为首者五人。

陈子龙获知苏州五义士之死后,义愤填膺,冒灭族之风险,缚草为人,“书奄名射之”,写上魏忠贤姓名,作为靶子练习射箭。

《明史》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数万“白头军”起义,“命子龙为监军讨之”,两军僵持时,陈子龙“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结果官府背信弃义,“竟斩都等六十余人”,“子龙争,不能得”。

(2)学术明星。《明史》说他“生有异才”,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几社六子”之一,享有“云间三子”之誉,与钱谦益、吴伟业合称为明末清初三大诗人。是结束明代复古派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大诗人,故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陈子龙在诗、词、骈文、散文均卓然自成一家,是明清二代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又由其高尚的人格、不屈的风骨,而为当世以及后世敬仰,其人文章气节,皆堪称后人楷模。

(3)抗清烈士。南明弘光政权任兵科给事中,在朝50多天,上书30多次,提出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受排挤回乡;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松江府集众千余人抗清,军号“振武”,联络友军两万余人进攻苏州失败;后唐王政权授其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鲁王政权命其为兵部尚书、节制七省军漕;清顺治四年(1647年)与提督吴胜兆合谋起义被捕,五月十三日,陈子龙被押往南京,在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突然投水以死自沉殉国,清军将其凌迟斩首,弃尸水中。

时年40岁。次日,陈子龙门生在毛竹港找到他的遗体,具棺埋葬。

跨塘桥,初名安龙桥,因横跨古浦塘又称跨塘桥,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桥柱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之句。位于松江市区中山西路玉树路西。

 

把时间拉回到陈子龙自沉殉国18年前的1625年,明天启五年,大明皇帝朱由校20岁,正忙着在后宫作他的木工活。在遥远遥远的英格兰,《每周新闻》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份报纸广告,是一本书的介绍。大明的死敌后金正月取旅顺,四月迁都沈阳。五月,西班牙人登上台湾。六月,延安大风雪三月,济南飞蝗蔽天、秋禾荡尽,是年大饥,致人相食。

大明的官员们正忙着党争,文人士子们流连在秦淮河的勾栏瓦肆间醉生梦死……

在离松江不到百里的吴江盛泽镇,乃客商云集的繁华之地,自然是“绮疏曲栏,歌姬并集”的风月场所。镇中有座始建于宋的桥曰终慕桥(又名百嘉桥),桥北堍的归家院生意兴隆,鸨母徐佛“能琴,工诗,善画兰”(《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语),声名极著。

这一年她买了一个八岁的女孩儿云绢,见其天生丽质且乖巧伶俐,乃精心教导她琴棋书画并改名朝云。朝云13岁时偶被当朝宰相周道登的老夫人相中,重金买下给儿子做侍婢。周道登一见而怜爱,依李义山“对影闻声已可怜”诗句改名影怜,亲自教她作诗习书法,后收为侍妾,宠爱难言。崇祯五年,周道登去世,因遭众妾嫉恨,遂被赶出周家大门。

这时的影怜只有15岁,无依无靠,孤身一人该去往何方安身立命呢?她想到了曾到过周家的士林名流陈子龙,便一身儒生打扮奔赴松江,至陈府递上名片以“女弟”自称。

此时的陈子龙已是鼎鼎大名,而影怜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孩儿,敢于以“女弟”自称的确是充满了豪情。陈子龙不是身份悬殊而见异,欣然接受,也的确是放达。但对于一般士人来说,的确是千古奇闻。故王国维有云:“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

影怜投奔陈子龙后,幽居在松江城南门外阮家巷的“南园”,那是一处幽雅、僻静的私人别墅,改名柳隐。因喜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所以自号如是,这便是以后名满天下的柳如是。

一个是风流放达的24岁才子,一个是情色俱好的15岁佳人,自然是情才投机,想来两个人灯下相伴或诗词唱和或弹琴下棋,一定美不可言。

此时的陈子龙一妻三妾,很关键的是陈夫人张氏“生而端敏,孝敬夙成”,被“三党奉为女师”(王澐《三世苦节传》载)。夙成,早成、早熟的意思。三党指父族、母族、妻族。有这么一位被三党奉为女师的夫人,陈子龙的家庭内部问题就由不得他做主了。

陈柳二人的郎情妾意引来家庭其他人的不满,张氏对柳如是自然要投反对票,于是陈子龙和柳如是只能分开。

无处可去的柳如是返回盛泽镇的归家院,一时艳名远播,后成为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之一。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的大学士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23岁的柳如是入门,轰动江南。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都曾是他的学生。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党争失败被革职。南京弘光朝廷时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代表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

 

婚后的柳如是做了很多反清复明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陈子龙的影响。柳如是大致写于崇祯十二、三年(1693、1640年)的《金明池·咏寒柳》被认为是对陈子龙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追述。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燕台的用典既暗含了自己与陈子龙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集会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

下阕首句“春日酿成秋日雨”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

“一点东风”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人一生“眉儿愁苦”,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结句借用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

 

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上,陈子龙和钱谦益刚好走了相反的路,陈子龙抗清殉国了,成了民族英雄,钱谦益降清了,留下千古骂名。在这个问题上,柳如是坚定地站在了陈子龙一方,主要体现在:

(1)挺夫仕明。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立弘光政权,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一是不惜出卖色相讨好臭名昭著的当权者阮大铖。这个阮大铖就是不予余力拆散侯方域和李香君这对两情相悦的才子佳人的罪魁祸首。

他趁侯方域不在,逼迫李香君给弘光朝廷大红人田仰做妾,李香君以死相拒,血溅桃花扇。但阮大铖并不放过她,等李香君伤愈后,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二是走到军队中去,笼络握有兵权的将军,为丈夫造势,积攒人脉。

(2)沉水殉国。弘光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你殉国,我殉夫”。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今夜水冷得很,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

(3)朱衣明志。弘光二年(1645年)秋,清政府召南明降臣到北京受封,北上的当天,众降臣都携妻带妾,独柳如是不肯随行。她身穿大红服装,屹立道旁,一言不发,悲愤地看着丈夫离去。明朝皇帝姓朱,这个时候着红袍是有强烈的寓意的。

钱谦益在途中写下了“衣朱曳绮留都女,羞煞当年翟茀班”的诗句。其实羞煞的岂是妇女辈,真正羞煞的应是男儿辈。柳如是不能原谅丈夫的降清。一次二人出游,路过一眼清泉,钱想脱鞋洗脚,柳如是站在一旁冷笑道:“你当这是秦淮河吗?”对钱谦益的鄙视吐露无遗。

钱谦益常为一些不遂意的事情而生气,烦躁时常绕屋彷徨,自言自语道:“要死要死!”柳如是一次在旁冷冷道:“你当初不死在乙酉南京陷落之日,而死于今日,这不是太晚了吗?”钱谦益哑口无言。

(4)助夫抗清。协助丈夫钱谦益长期暗中做了很多反清复明的义举,屡冒杀身之祸掩护和资助阎尔梅、郑成功、黄宗羲等抗清志士,并多次策划反清军事行动。钱谦益的转变换回了柳如是对他的尊重。钱谦益因淄川谢升案而锒铛北上时,家人都不敢出头,只有柳夫人单身带了一个包袱,随行护送在押解兵卒的刀头剑错之间,四处奔走终救出了钱谦益。

故钱感慨曰:“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病中的柳如是“蹶然而起,冒死从行。誓上书代死,否则从死”。经柳如是多方奔走,终使钱谦益得以出狱。

 

柳如是志不羁陋俗,敢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时官腐儒,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用十年时间完成了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时家贫被卖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其人志不羁陋俗,敢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时官腐儒,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清代女作家林雪在《柳如是尺牍小引》中赞誉说:“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就民族大义而言,当时的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大多明朝官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女子却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柳如是小时候的鸨母徐佛在清兵入关后的顺治二年(1645年)“松江兵屠掠盛泽”时,“殉节御侮”。正所谓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妓女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倒是放弃原则,随时准备改换门庭。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八位才艺名妓: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在苏州吴江盛泽镇,董小宛和陈圆圆在苏州山塘街半塘,其他人在秦淮河的南京旧院。】

 

据上海某大学《中国传统服装与古琴文化》公共课讲义,适当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