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重要举措 他是怎么被刺杀的

2018-05-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亚历山大二世被人们称作“解放者”,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领导废除了农奴制运动,这一举措从根本上巩固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改革运动触犯了贵族阶层的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被人们称作“解放者”,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领导废除了农奴制运动,这一举措从根本上巩固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改革运动触犯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后来亚历山大二世被革命团体恐怖分子刺杀身亡。

中  文  名: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名:亚历山大二世(解放者)

籍:俄罗斯帝国

族:俄罗斯人

出  生  地:圣彼得堡-冬宫

出生日期:1818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1881年3月13日

业:俄罗斯帝国沙皇

主要成就:废除农奴制、设立地方自治议会

仰:东正教

偶: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

亲:尼古拉一世

子:尼古拉二世

继  任  者: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俄罗斯帝国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1881年3月13日在圣彼得堡被民意党成员炸死。他的遇刺打断了俄罗斯的改革进程,此后俄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历史机遇。

亚历山大二世在巴黎欣赏歌剧时偶遇普鲁士宫廷年方15岁的玛利亚·海斯-达姆施达德斯卡,亚历山大二世当即一见钟情。在和父亲谈过后,1840年亚历山大与玛利亚订婚,1841年4月16日两人于莫斯科举行盛大的婚礼。玛利亚宣布皈依东正教,并改名为玛利亚·亚历山德罗夫娜。玛利亚举止高雅,赢得了宫廷中人的好感。两人婚后生活一直安定,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然而在1865年,沙皇的感情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波澜,经过长期的心里斗争,他最终将感情寄托于年轻的叶卡捷琳娜·米哈伊洛夫娜·多尔戈鲁斯卡娅,自1866年7月起两人开始秘密在一起。这种感情并非是一般中年人对于年轻女子外貌的喜爱,而是一个48岁的成熟男人对一个18岁年轻富有魅力的女人的迷恋。反映这种真情的证据,就是两人曾试图分开半年,但最终都无法忘记对方。亚历山大多次和左右亲信表示自己没有了多尔戈鲁斯卡娅一天也无法度过,两人育有一子二女。

为了挽救沙皇专制统治。为挽救统治危机.

1.废除了农奴制度,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

2.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对摆脱落后社会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历史背景:

第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农奴制的矛盾.

第二,农奴制的存在又导致对外侵略扩张的失败。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战后,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858~1860年,俄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实质上是农民阶级“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的尝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战后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表明了一个严峻现实,即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石──农奴制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如果继续保存它,将会导致沙皇统治的垮台。所以,1856年3月30日,即巴黎和约签订后仅12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谈到农奴制的废除问题:“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综上所述,正是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沙俄的对外扩张,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危及沙皇专制统治。为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在1861年2月19日(俄历3月3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集中在军事、社会、司法和行政体制方面。

亚历山大二世通过交通现代化,使落后的俄国进入西方强国行列。他首先注意到交通运输问题,当时俄国只有一条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干线,全国铁路里程不过965公里。经过亚历山大二世的大力发展,到他去世时,全国铁路里程已达22525公里。铁路运输的发展,使俄国的经济活跃起来。

1864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诏书,宣布在地方级别上成立"缙绅会议"。缙绅会议不仅仅是一个吸收了地方各社会阶层参与的议政机关,还被赋予一些行政管理功能:地方的通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和慈善机构均由缙绅会议负责。

在亚历山大二世主持下,在1863至1866年间,出版了由俄罗斯著名学者达利编纂的《俄语详解大字典》。1858年,俄罗斯开始发行第一套邮票。 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生物条件反射的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问题。

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实际上,亚历山大二世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十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的废除农奴制度,到不如从上面来飞出农奴制度为好。”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残余在俄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中仍大量存在,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亚历山大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1861年改革,终于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俄国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管不彻底,但终被证明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近代化的先驱,深受俄罗斯人民的爱戴。亚历山大二世创立了国家杜马制度,国家杜马制度到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