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老房子讲老故事 冯玉祥在开封的故居“冯公馆”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开封三圣庙后街东部路南,有个大天井院,是开封市豫剧院所在地.这座大天井院,风格中西合璧.南北西三面是高大的两层楼房,楼上楼下均是圆形拱门构成

开封三圣庙后街东部路南,有个大天井院,是开封市豫剧院所在地。

这座大天井院,风格中西合璧。南北西三面是高大的两层楼房,楼上楼下均是圆形拱门构成的宽大前廊。所有门窗,也均是半圆拱形。三座楼房二楼互通,合用一条宽大外楼梯,楼梯砌在西楼前,呈南北向,贯穿院落西部。

大天井院内,只有东侧是平房,但其台基较其余三面升高,房前有圆形罗马柱支撑起前廊。

它是冯玉祥主豫时所修,建筑风格与同时期修建的开封人民会场、模范商场相近,有连续拱门或拱廊设计,还有罗马柱等细节装饰。宽大高敞,坚固实用,不求华丽。

它是原河南省博物馆所在地,是“省保”。罕为人知的是,它还是冯玉祥主豫时的“冯公馆”。现在是开封市豫剧院所在地。

博物馆—“冯公馆”—豫剧院,我分明见到了时间迁徙的旅程。它高大通透的拱形门窗里,现在是剧院办公室、排练场、宿舍等。它清简方正的大院内,弦歌不辍,音韵悠扬。

它的沿革:衙门—学堂—博物馆

博物馆—“冯公馆”—豫剧院,时间的迁徙之路,还可以向前追溯得更远,博物馆的前身是学堂,学堂的前身,是衙门。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东河总督许振在此营造河督衙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河督裁撤,此地改为河南仕学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建为河南法政学堂。河南法政学堂是辛亥革命重要纪念地,是河南起义的重要联络、集会地点之一,以张登云为首的学校员工及学生,都是同情或参加革命者。学堂后来更名为河南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27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他指派郭须静等人,在开封三圣庙前街31号原河南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筹建河南博物馆,博物馆为三进院落,前两进院是明清传统建筑,成为博物馆展厅。向北扩建的第三进院,则是中西合璧式建筑,作为博物馆的办公室与库房。一直禁止游人入内。

现在,前两进院差不多已全拆掉了,只有最后这一进院(如上图),完整保留了下来。

河南省博物馆于1927年7月筹建,1928年5月正式开馆,名为河南民族博物院,是中国开办最早的博物馆之一。1930年易名为河南博物馆和河南省立博物馆,1954年又改称为河南省博物馆。1961年随省政府西迁郑州。1962年在省博物馆原址上,建开封博物馆。1988年开封博物馆迁至包公湖畔新址。它作为博物馆时间长达60年。

《开封大事记》记载:冯将军两次主豫,1922年5月~10月任河南督军;1927年6月~1928年12月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省主席。实际上直到1929年春,冯将军还居住在开封,处理一些政务。

这些时间段里,冯玉祥家在开封。

冯玉祥是“平民将军”,对个人生活要求极严,他不买地产庄园,也不建公馆,但家人总要有住处的,住处在哪里,长久以来,一直是个谜。

1994年1月26日,鼓楼街东头新建的模范商场大楼前,新立了一尊冯玉祥雕像。冯玉祥之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冯理达,偕婿著名经济学家罗元峥参加庆典,并为将军雕像揭幕。

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冯理达尚年幼。她回忆往事,曾问孙冠贤,当时他们家住在哪里。

孙冠贤是开封人,曾长达十年担任冯玉祥手枪营营长、上校随从副官,是冯玉祥晚期生活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但冯玉祥主豫时,他还在西北军官学校学习,并未担任冯玉祥亲随,也只知道冯公馆在龙亭东湖东边,不知道确切地点。

2005年开封市政协开展“名人故居”专项调查,当时三圣庙后街多个老住户反映:“老辈人都讲,博物馆最后面天井院,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及子女曾居住,是"冯公馆"。”

此地位置正在龙亭东湖东边,和孙冠贤说法一致。只不过它不是冯玉祥的私产,只是携眷借住。这当然也符合冯玉祥做人做事的原则。

开封市政协曾将此调查结果整理成文,作为对冯玉祥的重要研究资料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