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东之子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在父母去世后 便按国家规定腾退了老房子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共和国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就按照国家规定,腾退了原来的老房子,十五年前,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大杂院里,和院里居

  共和国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就按照国家规定,腾退了原来的老房子,十五年前,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大杂院里,和院里居住的其他三四户人家相处的非常和睦。他很喜欢现在的环境,他说:"要是住在楼房里,门一关,对门住谁都不知道。"

张光东少将在家中接受《法制晚报》记者专访

11月16日,张光东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专访时回忆道,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既开明又严格,无论是在念书时期还是分配工作时,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位影响,去打招呼走后门。

已经退休12年的张光东,对社会热点问题很是关注。他关注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批评社会上浮躁的"用金钱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观念,也坦言军中反腐的重要性,不能让腐败渗透到基层……

父亲留下的一件军大衣,张光东至今还穿着

住在大杂院里的大将之子 几十年前的棉大衣仍旧在穿

11月初冬的北京,冷风袭人,在西四附近的家中,张云逸大将的儿子张光东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的专访。

当记者比约定时间稍早到达他的家门外时,正好撞见他留着一头短发的夫人推着自行车外出办事。"这就是个大杂院,家里比较乱,对不起啊。"得知我们已赶到,这位70岁的老人从屋内迎了出来,理了光头的他戴着一副半圆框眼镜,透过镜框都能感受到他的满眼笑意。

老爷子的话并非全是谦逊,院子有些褪色的两扇红色小木门在胡同里很是平凡,若不是门口悬挂着的书报箱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门牌号,很容易便错过。他和夫人住在小院北房的三间屋子里。院里生活气息浓厚:洗好的床单在挂绳上晾晒着,拐角处堆了杂物纸箱,连原本用作提水果的编篮也被改造成了栽种小株绿植的花盆,他和夫人收养的一只小流浪猫懒洋洋地蹲在门边……

父亲张云逸在世的时候,张光东和家人曾居住在南池子大街的四合院。父亲、母亲相继去世后,张家人便按国家规定腾退了原来的老房子。张光东和夫人也于15年前搬到西四居住。

不同于楼房,现在院子里居住着三四家住户,邻居们常常进出来往,但老爷子很喜欢现在的环境。用他的话说:"要是住在楼房里,门一关,对门住谁都不知道。"

在客厅的墙上,挂着几幅张云逸与家人的合照,其中两张黑白的半身合影,分别是张云逸身着军装佩戴勋章与夫人韩碧、儿子张光东的合照。张光东告诉法晚记者,这两张照片正是1955年父亲被授予大将军衔当天所拍。

"那时候他已经63岁了,我印象中上午是授衔仪式,下午回到南池子的家中,就同我母亲和我拍了合影。"张光东回忆道。

在父亲留下的老物件中,一件军绿色的棉大衣很是特别。这件张云逸大将曾穿过,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式棉大衣虽然有些老旧,但依然整洁。

旧衣里饱含着对父亲的浓厚感情,这也是张云逸留给儿子为数不多的老物件之一。尽管这件衣服内里的部分已经有了好几处破洞,一眼就能看见里面已有些泛黄的棉絮,但这仍旧是张光东在冬季日常最常穿的衣物之一。

坐在沙发上的张光东,无论从脸型、眼镜、发型,都与墙上一幅父亲的画像很是相似。他自己也调侃道:"特别是我年纪大了之后,是有很多人说我们爷俩长得像。"

忆父亲戎马一生 从未在战斗中受过伤  获"福将"称号

据张光东讲述,父亲张云逸于1892年出生在海南文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家人重视对张云逸的教育,从7岁开始便让他在私塾学习。14岁的时候,张云逸决定离开海南,父亲张景琚向张氏宗祠借了100银元给儿子做路费,让其前往广州闯荡。

抵达广州后,张云逸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是暂时留在出身仕宦家庭的同乡家里做勤杂工。1908年,16岁的张云逸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这所官办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考取后膳食、服装和课本都免费,还有些津贴。

张云逸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为广东陆军小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学员,同期录取的还有邓演达、陈济棠等人。正是在这里,张云逸开始了民主思想的启蒙。

"当时为了培养新军军官,清政府办了这所陆军小学,按照日本式的流程给学生上课,很多教员也是从日本回来的。"张光东说,正是因为如此,父亲受到当时进步民主思想的影响,1909年便秘密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张云逸大将戎马一生,幸运的是,他几乎从未在战斗中受过伤,也因此获得了"福将"的称号。在众多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故事中,他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中的故事堪称传奇。

险成黄花岗第73位烈士 为弄清突围路线假装上街买菜逃过一劫

1911年4月27日,第二次广州起义爆发,黄兴亲率革命志士130余人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沿途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动加入起义队伍。张云逸随起义军进攻总督署。

张光东说,父亲参加起义时是先锋队成员,担任炸弹队的队长,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攻打两广总督府,他是冲在前头的,但也没受什么伤。"张光东讲述称,当年参加起义的人与清军曾发生激战,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失败。最后张云逸和几个革命党人避开清军追捕,躲入一民宅。

因为张云逸是广东人(彼时文昌县属于广东),同伴建议由他假装上街买菜,弄清突围路线。次日,当他探明路线返回原地时,同伴已被前来搜查的清军杀害。他迅速掩身于行人中,之后脱险。

在这次起义中,共有101名革命党人牺牲。同盟会会员潘达微通过善堂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幸运的是,就在清军闯入的那天早上,张云逸假装上街买菜恰好避开此祸。曾有报道写道,张云逸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如果那时我不出去买菜,就将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了。"

张光东告诉法晚记者,父亲在这次起义中能够逃生,或基于以下原因:"我父亲个头比较矮,不到1米七,进出没那么引人注意,而且他会讲广东话,与人交流没被怀疑。"

张光东说,父亲一生中经历了很多重要事件、很多人生的选择,出发点都是希望能够改变社会。1926年,张云逸已位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25师的参谋长,少将军衔,已经34岁的他又秘密加入了彼时力量还比较薄弱的共产党。

"我曾经在读高中的时候问过我父亲,当年你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父亲的回答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记了一辈子。"张光东回忆说,"他说,你年纪太小,你不知道当时的社会有多黑暗。身处那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他希望能做些改变。"

"我特别佩服跟我父亲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很纯粹。他当时其实地位已经很高,将军级别的参谋长,所在的25师和四军又属于主力部队,在主力部队任主官升迁的机会是很大的,再加上他与上级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当时的他要人脉有人脉,要地位有地位,即使不参加革命,他发展的前途也不会差。"张光东坦言,"如果真的只看重个人价值,我父亲当时有一百条理由可以不参加革命,但他很忠于自己的选择。"

打土豪分来的二两腊肉是最丰盛的菜

1934年11月初,张云逸在粤赣边界的大庾岭迎接从瑞金出发西征转移的中央红军,顺利归队,跟着大部队纵横11个省份,翻雪山、过草地,行军2.5万里后到达延安,胜利完成长征。

据相关资料记载,长征开始,张云逸担任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当年底,红军向贵州进发,他率侦察队先行,保障主力占领黎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接受毛泽东的主张,放弃原定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决定西渡乌江北上。其间,他协助刘伯承参谋长投入进军川黔的计划组织工作。部队迫近乌江时,他亲自勘察地形、选择渡口,完成组织突破乌江任务。

1935年1月,奉毛泽东指示,他亲率工兵部队架设江界河浮桥保障红一军团主攻部队和中央军委直属纵队渡过乌江,甩掉国民党"追剿"纵队,占领遵义。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对红军的指导,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局面,走向胜利。 后来,张云逸曾回忆:"我这一生,有两件事值得骄傲:一是率领红7军进行‘小长征’,二是随毛主席参加‘大长征’。"

但在张光东的印象中,父亲对于当年的往事很少提及。"他从来没有跟我具体讲过当年长征的细节,只提过长征时最危险的阶段是过草地,他当时生了病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最后是拽着马尾巴走才坚持下来。"

张光东讲述道,十年前,为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他和很多老红军的后代一起重走长征路,在四川会理碰到了另一支队伍。对方向他讲述了一路走来的感受,"他们出发时是400人,一路走到四川只剩下十几个人,每天生活费不超过10元钱,鞋子走破好几双。他们当时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说当年的红军个个是神。"

张光东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当年长征的部队到了云南后,红军的先导部队打土豪,因为云南出产火腿,莫文骅干部团处在前锋,从打来的土豪家里拿来一块腊肉分给老同志,张云逸也分到一小块二两的腊肉。

"我父亲后来回忆说,长征路上最好吃最丰盛的就是这一块腊肉。"张光东笑谈道。

家庭联系表不让写父亲名字 读小学时就近原则

张光东出生时,父亲张云逸已经54岁,张云逸虽然对小儿子很是疼爱,但却从不宠溺。

在儿子心中,张云逸就是一名普通的老父亲,开明的性格让他在对子女教育时没有说教,更多的是鼓励,从细枝末节上进行引导。

"从小父亲对我的要求就是好好走自己的路。"张光东说,他不会很严厉地来检查功课关注考分,但会帮孩子包书皮儿,同时教育他们,"书是你们最好的朋友,一定要爱护它。"

最令张光东印象深刻的是,为了避开自己会给儿子带来的影响,一直到张光东上中学,在学校给的家庭联系表一栏,他从来没有填写过父亲的名字,而是只写上母亲的名字。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父亲也会对家人严格要求。其实当时张云逸已有配车、司机、炊事员、服务员等,光警卫班就有七八人,但张光东告诉记者,无论是平时上下学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都是和班上同学一样坐公共汽车。

"从小就没有感到有什么特殊的,人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张光东回忆,当年全家人从山东来到北京之后,有些老同志曾建议父亲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八一小学念书,但被张云逸拒绝,他坚持将儿子送到离家仅一站地的北池子小学念书。

等到上了中学,张光东因为成绩优异考上了彼时的北京男四中(现北京四中),当时和他同批的也有很多干部子弟。"那阵儿流行学俄文,干部子弟一般都会被分配到俄文班,而我则被分配到英文班,我父亲也从来不插手这些事。"张光东说,为此,他还被学俄文的同学们开过玩笑:"为什么要学习帝国主义的语言?"

"我的同学们上下学都经过我家,能看出来那时候我家的大门不一样,我父亲很欢迎同学经常来我家玩儿。"据张光东讲述,他曾经的一位中学同学到家里玩,父亲还特意告诉这位小客人,"别看我这儿房子挺大,东西这么多,但这些都是公家的,不是我的。"

张光东说,这个故事还是工作好几年后在一次聚会上,那名曾经和父亲有过对话的同学才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工作分配到四川山沟 父亲没提过任何要求

1965年,张光东考进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毕业时,张光东被分配到总参计算机研究所,搞计算机研究。

张光东当时所在的研究所属于总参三部,三部当时在全国各地都有单位,招人的时候单位就曾问过他:"你和家里有什么想法没?"他回答,"没有。"

"我父亲没有为我分配工作提过任何要求。他只是告诉我到了三部工作,要注意保密。这也算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张光东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研究院当时设在四川什邡的山沟里,他便在山沟里生活了近5年的时间。

他向我们打趣说道:"那时候的交通比不上现在,是真正的大山沟里套着中山沟,中山沟里套着小山沟。我们就在那小山沟里,钻了三层才能找到!"

"我父亲常说,不管你干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搞特殊化。"张光东说,后来他到石家庄指挥学院工作时,很多同事在他退休后私底下跟他讲,"老张,你不像高干子弟。"我还问他们,"那高干子弟应该什么样?"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干部子弟可能充满了优越感,有特殊的地方。但我觉得我们家庭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特殊的,现在回想起来,我父母既没有给我们留下钱,也没有留下东西,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我现在还在享受着。他们从小在家里对我的要求、老一辈留下的这种精神,我很受用。"张光东感慨道。

1973年,已经81岁高龄的张云逸因为脑血管疾病在医院治疗,彼时的张光东仍旧在外地工作,直到一次放假回来看望父亲,在病床上病重的父亲才对儿子袒露了一句内心的思念,"你能不能回来?"

考虑到父亲的身体原因,张光东调回了北京工作,说是回了北京,但实际也是在距离市区有些距离的韩家川附近的山沟里,不值班的时候,一个礼拜能回家一次。就在次年,张云逸便因病重去世。回忆起父亲最后的那段时光,张光东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他说:"父亲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看起来很痛苦。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好在病房里陪着。

说高校教育   衡量成功与否用财富来判断  这个思想搞偏了

今年已经70岁的张光东,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言谈中他很关注时事,特别是教育,这或许和他曾是石家庄指挥学院副院长的履历有关。

他曾就职的指挥学院,系中级指挥学院,培养出的指挥员是执行层面作战的。张光东当时负责科研,主抓"信息化指挥"。他任职期间,学院获得了6个全军科技一等奖。

"这在指挥学院中是不多的,我认为信息化指挥跟部队的现代化作战离不开,科学技术装备的改变,就会改变你的指挥理念、指挥方法、作战样式。"张光东告诉记者。

在谈到现在高校的教育理念时,他批评了现在一些浮躁的价值观,"现在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常常用财富来判断,这个思想就搞偏了,是错误的,很浮躁。我看网上有一些名校的教授们还教育学生,说‘你们40岁时没有赚到4000万不要来见我’,那就是在告诉学生,没挣到那么多钱你就是个不成功的人,这样子怎么成?"

老人告诉我们,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上一直也是很开明的,没有刻意管束,但有意识地让他了解爷爷那一代的故事。

"我儿子已经40岁,他学财会的,现在的公司搞了一个慈善基金,主要就是为了资助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才。"张光东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这个资助项目是先确定一个学校建立"圆梦班",每个班60人,高中三年每个学生将获得1万5000元资助,共计资助90万元。此外,还有30万的资助款,是为了给这些班级配备好的师资,对老师进行奖励。同时,寒暑假的时候,将组织这些圆梦班的孩子和清华北大的教师学生交流。

"现在在全国一共办了14个班了,毕业了两个班,其中甘肃会宁的圆梦班60个学生全部考上一本大学,考上清华、北大、复旦的都有。"聊到这个项目,老人很是高兴。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成才,他还曾亲自前往这些学校所在地参加揭牌仪式。

谈军中反腐   不能让腐败渗透到基层

这位老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年轻人无异,微信、微博、电视、电邮、跟人聊天。他关注的实事范畴也很广,从军队建设到军中反腐……

在谈到同是毕业于"哈工大"的军中落马高官徐才厚时,张光东坦言,虽然徐比他大三届,但之前自己并不认识此人。徐出事后,有校友还开玩笑说:"以前看徐才厚也没觉得他怎么的,怎么后来成为这样的人?"

张光东说:"军中反腐是党在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纠正的过程,我觉得要有信心。从部队来讲,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变。虽然部队里有郭伯雄、徐才厚这样不好的影响,这对精神是一种腐蚀,但是我对我们的部队有信心,不能让军队里的这些腐败渗透到基层。"

无论是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还是自身工作经历的关系,张光东对部队都充满了浓厚的感情。采访过程中,张光东唯一一次眼红哽咽,是讲到一个基层部队救灾的故事。

他向我们讲述道,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个部队去抢险,赶到一个半塌掉的房子前,里面还掩埋了人需要去抢救。连长当时出于关怀,问抢险的战士们谁不是独生子女,不是独生子女的同志举手,是独生子女的战士不用进到深处救援,结果全连统统举手。

"谁都知道,那里头肯定有相当一部分的战士都是独生子女,但是大家都举手了。仅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军队值得信任,我很感动。"张光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