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故居:乡野小村里走出岭南名士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屈大均故居:乡野小村里走出岭南名士核心摘要:左边一座为屈大均之墓,上面刻有"明屈翁山先生墓"的碑文,为民国18年番禺县长陈樾主持重修

原标题:屈大均故居:乡野小村里走出岭南名士

核心摘要:左边一座为屈大均之墓,上面刻有“明屈翁山先生墓”的碑文,为民国18年番禺县长陈樾主持重修坟茔时亲自刻写。被乡民尊称为“九爷”的屈氏后人、番禺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屈慎宁,于11月12日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讲述了屈氏和屈大均的历史往事

屈大均墓地思贤亭中的遗像

文/羊城晚报记者 毛亚美 夏杨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在广州番禺区莘汀村,一座高大的祠堂耸立村口,门头上“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熠熠生辉;而隔着一片原野,目力所及之处是思贤村,村后的山岗上绿树葱茏,芳草萋萋,一座墓冢隐身杂草间,它的主人正是位列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

宗祠附近的村子,是他的家。一代大儒,岭南名士,生前隐居于此,身后长眠于此。从宗祠到墓地,是一个人一生的路——幼年读书成名、青年起义反清、中年出家云游、晚年归隐著书。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著有《广东新语》、《翁山诗外》等书,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尤其是他晚年之作《广东新语》是研究明清之际广东经济、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寻迹

宗祠是屈大均幼年读书处

每年11月,广州番禺化龙镇莘汀村的老人们都会来到位于德仁街2号的“屈氏大宗祠”聚餐叙旧。在这个屈姓人口占九成的村子里,这座祠堂一直被村民们视为重要的公共场所。而对于热衷岭南文化的人来说,知道这里则是因为它是岭南名士屈大均的祖祠。

屈氏大宗祠是三进两天井式的祠堂建筑,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大门为上下两层黑漆木门,门楣上挂着刻有“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的木匾,门旁则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

步入中堂,只见红石铺地,木柱林立,处处雕梁画栋。陪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化龙镇文体中心工作人员阙舞花说,这里原来挂有写着“光裕堂”的横匾,落款为“嘉庆癸酉孟夏抚粤使者韩封题书”,但去年被人偷走再没寻回来。

据《广东新语》记载,位于中堂右侧的合道山房曾是屈大均幼年读书之处。番禺区文广新局的资料显示,民国18年(1929年),为纪念屈大均,番禺县县长陈樾在此地设立“翁山纪念堂”,贮放及陈列屈大均当僧人时的红鱼、青磬、文房四宝及珍贵诗词等手迹及其他纪念品。此外,他还将屈氏大宗祠建为“翁山纪念小学”,学校有为纪念屈大均而作的校歌,学生每晨必唱。每年清明节,老师还率领学生祭扫屈大均墓,讲述屈大均史迹。

屈氏大宗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何有这种布局?莘汀村治保主任屈友成告诉我们,祠堂很讲究“风水”,多年前,宗祠前方是一条被当地村民称为“九曲十三湾”的莘汀涌,后方则是形似猛虎的“老虎岗”,于是屈氏先祖据地形建了祠堂,依山傍水,实为风水宝地。

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村里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利用,祠堂周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前面的河道和池塘被填了,原来河道两边一百多年树龄的荔枝树也被铲掉了。老虎岗上为了建工厂,‘虎头虎尾’推平了!”屈友成说。

民国时重修反清名士之墓

虽然距离很近,但现在的思贤村属于新造镇管辖。宝珠岗就在村旁,登上山岗就能看到斜对面的屈氏大宗祠。屈大均长眠于此山岗,守望着眼前的这方故土。

沿着山间的小路拾阶而上,便看到一座用大理石筑起的牌坊,中间横梁刻有“一炬南天”四字,两边则是一副对联:“信国贞心柴桑亮节,高阳苗裔正则骚风。”而路两边的山坡地,已被出租建成了鸡场和花圃。

据《番禺县续志·屈大均传》记载,屈大均一直将自己视为诗人屈原的后代,称屈原为“先大夫”,称“屈学”为“家学”。晚年回到番禺之后,他在家中建起“祖香园”,园中设“骚圣堂”,堂中立“楚左徒三闾大夫先公屈子灵均之位”灵牌,将屈原视为祖先进行供奉。

而其所著《广东新语》第十七卷《宫语》一文中记述,因“屈姓之所居”在归州“屈沱”,而屈原祠“在归州屈沱之上”,因此屈大均所写的《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等5部书稿也被称为“屈沱五书”。

穿过牌坊,几步之上便是屈大均墓地。整个墓地呈梯形,面朝东北,上下共四座坟墓,除屈大均外,还葬着其父母和子媳。左边一座为屈大均之墓,上面刻有“明屈翁山先生墓”的碑文,为民国18年番禺县长陈樾主持重修坟茔时亲自刻写。

书中道出了“羊城”的由来

屈大均幼年在家乡读书成名,青年离开家乡从事反清复明活动,中年时为躲避追捕,在附近的海云寺埋名出家,后来云游四海。

晚年的屈大均又回到了这片故土,开始倾尽一生所学闭门著述,致力于广东的文献、方物、掌故的搜罗编撰。《岭南诗纪》、《岭南倡和集》、《东莞诗集》以及《广东文选》40卷等都是这个时期的著作。其中,《广东新语》一书是屈大均的传世之作。

“广东”一词始于明代。作为前朝遗民和反清义士,屈大均为言志而放弃传统的“岭南”称谓,采用“广东”做书名。《广东新语》一书的内容,从广东的气候、地形山貌、湖泊泉池、名胜古迹,到传说神话、民间风俗,再到诗词歌赋、名人书画,乃至油盐酱醋、花鸟鱼虫,包罗万象,广博庞杂,被称为“广东百科全书”,这些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广东地方文化史、经济史、风俗史等都是相当有价值。

正如清初学者潘耒在该书序言中所称:“游览者可以观土风,仁宦者可以知民隐,作史者可以征故实,离词者可以资华润……善哉,可以传矣!”

比如,关于广州别名“羊城”的由来,自古至今有多种解析,流传最多的版本就是来自屈大均《广东新语》一书的记载:晋朝时,吴修为广州刺史,还未到任,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于是吴修在厅堂上绘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纪念,并且称广州为“五仙城”。

再比如,关于“五仙人”,屈大均根据《太平御览》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个仙人,每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来到楚庭(广州)。他们每个人都拿着谷穗,留给广州人,说“你们有这个谷穗就不会饥饿”。之后,仙人所骑的羊变成石头。现今位于广州惠福西路的五仙观中石头的传说便来自于此。

保护

曾经香火鼎盛

如今霉迹斑斑

据文物专家考证,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番禺县志》之《捐修义学奎楼志书姓氏纪》曾记载祠堂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扩建”。

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化龙镇未受到战乱破坏,包括屈氏大宗祠在内的文物建筑至今保存完整。但由于历史久远,宗祠出现多处墙体破损倒塌、瓦面漏水、地面下沉、木柱被蛀空等问题,成了一处危房。

据番禺区文广新局的文史资料介绍,建国后祠堂里的“翁山纪念小学”改名“新成小学”,后又改为“莘汀小学”。在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屈氏大宗祠曾长期作为仓库使用,存放肥料等生产资料。由于老师撤离,“翁山纪念堂”逐渐被毁,所有文物荡然无存。“文革”开始后,祠堂遭到严重破坏。“‘光裕堂’牌匾被摘下来,后堂里供奉祖先的神主牌被烧,祭台上的神像和浮雕都被砸,甚至族谱也被烧了。”村治保主任屈友成说。

“文革”结束后,祠堂又恢复成学校,从1982年开始,一家衣架加工厂搬到祠堂里开工。

2002年,屈氏大宗祠被评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从2007年开始,广州市及化龙镇政府投入290多万元对祠堂进行维修。目前祠堂交给了莘汀村村民管理使用,平时会举办一些敬老等活动,村民也会在祠堂聊天,做做运动。

曾经香火鼎盛的祠堂如今空荡无人,地面上霉迹斑斑,房梁上的壁画和雕像也已被涂抹,看不清原有的风貌。整个祠堂几乎找不到与屈大均相关的痕迹。

阙舞花说,镇政府曾考虑将此地建成屈大均国学讲堂和文化旅游景点,但由于相关文史资料和财力缺乏等因素,最后不了了之。

对话

被乡民尊称为“九爷”的屈氏后人、番禺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屈慎宁,于11月12日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讲述了屈氏和屈大均的历史往事

反清遭打压后人外逃

羊城晚报:在莘汀村,屈姓占了大多数,番禺屈氏有什么来历?

屈慎宁:番禺的屈姓最早是在南宋时期从湖北秭归迁过来的,始祖是禹勤公,当时他携带家眷从楚地宦游来到广东番禺,就在当时的沙亭村定居了下来。现在的思贤、莘汀、沙亭三个村以前都是在一起的,统一叫沙亭村,这三个村子的屈姓族人都是禹勤公的后裔。到了屈大均时期已经是明末清初,他属于屈氏第16代后人,我这一辈是第27代。

清朝的时候,由于屈大均反清,姓屈的都被朝廷打压,连秀才都不敢考,有些村民为避祸就逃到了外地,现在知道的中山、深圳一带屈姓后人都是当时从这里过去的。一直在民国之前,我们姓屈的都不敢张扬。而现在说起屈大均,大家就觉得是一种光荣。

晚年种地卖荔枝兼著书

羊城晚报:屈大均晚年回到番禺居住,住在哪里?

屈慎宁:就住在现在的思贤村。他20多岁就参与反清复明活动,后来出家做了和尚,四处云游,到52岁才回来。他隐姓埋名,一直待在家里,他有个小花园叫“祖香园”,就在屈氏大宗祠附近,还建了一个书院在里面著书创作。

屈大均的父亲是医生,家庭条件不差,有自己的地,还曾送给村里一块地建了一个小祠堂。从《翁山文外》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屈大均一边写书一边种田,还曾去增城弄荔枝回来卖。有时他为村里老人家写祭文和碑文。村民有人过生日也请他去写祝寿诗。

羊城晚报:屈大均坚持反清复明,他的著作被禁、被毁,现在留传下来的有多少?

屈慎宁:还是挺多的,原广州市委书记欧初曾编了一部《屈大均全集》,包括《翁山易外》、《翁山文外》、《翁山文抄》、《翁山诗外》、《四书补注兼考》、《皇明四朝成仁录》、《永安县次志》及最有名的《广东新语》,一共八本,算是比较齐全了。另外,屈大均曾为广东省永安县编纂的《永安县志》现在也出版了。屈大均传下来的著作包括当时未修完的书现在基本上都出版了,还是蛮丰富的。

清灭亡才修缮墓地立碑

羊城晚报:屈大均的墓地是如何发现和保护下来的?

屈慎宁:屈大均就是在家乡死的,当时清朝一直追杀屈大均,所以村民虽然都知道屈大均的墓地,但谁也不讲出来。之前这里没有墓碑,只是一个小山坟。一直到了民国时期,番禺县县长陈樾主持修缮墓地,才立了墓碑。当时很多人说这里只是屈大均的衣冠冢,但其实他的尸体就是葬在这里,是真正的墓地。

在屈大均墓地的保护过程中,陈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他的身世,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说陈樾是屈大均最敬重的老师陈邦彦的后人,还有人说他就是屈大均的后人,因为当时屈大均的后代有逃到新会的,改姓陈,所以陈樾才会特别关注屈大均墓地的保护。

空祠堂亟待焕发新活力

羊城晚报:听说当时屈氏大宗祠曾有屈大均的纪念馆,保存了一些屈大均的文物,后来这些文物有没有保留下来?

屈慎宁:对,那是在民国时期,当时陈樾在祠堂里面建了“翁山纪念堂”。一直到1951年左右,屈大均出家时用过的木鱼和一些字画都还在祠堂里,我和哥哥都看见过。但后来很多文物被搞坏,慢慢就没了。

现在屈氏大宗祠是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已投入资金进行修缮,但究竟是归镇里管还是村里管,一直没确定。很多中山和深圳的屈姓后人问,这里到底准备用来做什么,到时他们会捐赠一些图书和桌椅等。我希望能尽快在祠堂里建个图书馆或其他文化场所,不管谁来管都好,不能让它这么空着,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