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成长经历:贫农家庭走出的一代伟人

2017-09-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孙中山生于贫苦农家,父亲是村里更夫.孙中山七八岁时,常听村中的太平天国老兵讲述反清故事.他自述说:"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往夏威

孙中山生于贫苦农家,父亲是村里更夫。孙中山七八岁时,常听村中的太平天国老兵讲述反清故事。他自述说:“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因为他的伟大,在他逝世后,香山县即以他的名字易名为中山县。现在又由县制改为市制,更名为中山市。因此香山县中山县中山市,这些不同时期的名称,都是孙中山的故乡。

孙中山的出生地香山县,原是孤悬于珠江口岸内伶仃洋上的岛屿。其境域仅为今五桂山和凤凰山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区,以地多神仙花卉,故名香山。县制早在南宋时便设立,但因人口稀少,可耕地少,经济落后,历宋、元、明各朝,均被列为下等县。

至清嘉庆、道光年间,因农业、商业和交通逐渐发达,而且户籍殷繁,驾出他邑而上,从此被朝廷定为大县。到孙中山生活的时代,香山县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落后到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近代转型的阵痛。

孙中山的家乡翠亨村是香山南部的一个小村落,这里群山环抱,峰峦挺秀,村前清溪潺潺流过,村内绿树成荫,蕉林摇曳,四季花香。它西北距县城石岐30公里,南距澳门大约15公里,东南方隔着水域与香港遥遥相对。当时村里居民约六七十户,大都是从外地迁移而来的。孙中山的先祖就是从东莞迁到香山南朗再移居翠亨村的。

少年成长的足迹

孙中山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父亲孙达成16岁就到澳门当鞋匠,到32岁时才攒了一点钱回乡,与附近的隔田乡(今崖口乡)杨姓女结婚,相继生下了孙眉、孙德佑(早夭)、孙金星(早夭)、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6个子女。其家无田产,只租种位于村子东南的二亩半公尝田地,难以糊口,因此,孙达成不得不在村里兼做更夫,夜夜打更报时,以增加一点收入补贴家用。

孙中山幼年时没有鞋子穿,光着脚走路,米饭也不常有,番薯成了他的主食。狭仄破烂的小屋已经容纳不下他们几个逐渐长大的兄弟姐妹,孙中山5岁那年,大他12岁的哥哥孙眉随舅父远涉重洋,到香山人聚集的檀香山(夏威夷)的农场当雇工。

小小年纪的孙中山和大他3岁的姐姐妙茜也成了家里不可缺少的帮手,上山打柴,下地割草,四处拾取猪粪,到村外塘边捞塘漂养猪。年纪稍大,便下田插秧、除草、排水、打禾,甚至随大人驾船出海去捕鱼捞蚝。直到快10岁时,孙中山因哥哥从海外常有余款汇回,才有了上学读书、接受相对正规的私塾教育的机会。后来孙中山感慨地说: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早知稼穑之艰难。

孙中山七八岁时,村中有一名叫冯观爽的太平天国老兵,时常在家门前的榕树下给孩子们讲述太平军反清的故事。孩子们个个听得入神,尤其是孙中山,他曾感叹地说: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了。老人听了很惊奇,对他说:你长得很像洪秀全,你长大也当洪秀全吧!从此孩子们都把孙中山叫洪秀全,他也自称是洪秀全第二。或许,反抗清朝专制统治的革命种子,就这样悄然深埋在孙中山和他的小伙伴的心中。

孙中山在村塾里,读的课文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老师姓王,有一天,在读《大学》这门课时,老师领读了两遍后便教学生背诵,又不作任何讲解,孙中山感到很枯燥乏味,便站起来问王老师:我们天天读这些书,书里讲的道理一点也不懂,这有什么意思呢?又说: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请老师给我们讲解一下好不好?王老师板起面孔,厉声喝斥:你年纪尚小,圣贤之书,你只管用心读,书中圣贤的大道理,你年幼学不懂,日后自然会晓得的。

但孙中山不甘心,还是想弄明白书中的道理。放学后,他就向村中的老儒生求教,直到把课文的内容弄懂为止。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孙中山保持了一生。

在孙中山日后的革命活动中,他的大哥孙眉曾给了他巨大的帮助。1871年,年仅17岁的大哥孙眉因家境困难,飘洋过海远赴夏威夷谋生。从在菜园里当雇工干起,后又垦荒,经营农牧业兼商业,数年辛苦打拼,终成当地首富。1876年孙眉回乡结婚,在村里开设了一个移民事务所,以完成夏威夷政府希望他多找华人来檀(香山),大兴垦岛的愿望,孙中山不免也跃跃欲试,却没得到父母的允许。

1878年,还没有读完四书五经的孙中山,终于有了赴檀香山看望哥哥的机会。他和母亲随着去檀香山谋生的人群从澳门出发,乘一艘英国轮船跨越太平洋。第一次远行,浩瀚的大海,巨大的轮船,给孙中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开启了他心灵的窗户。他后来追忆这次从乡村走向世界的情景时说: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的确,檀香山的一切对于年少的孙中山来说,都是新奇和新鲜的。孙眉发现弟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好的领悟能力,于是便把他送入当地学校读书。在这里,他迅速地学会了英语,克服了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因而很容易感受到了欧美文明社会的繁华,也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衰败与落后。此时,他竟然对基督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一度想受洗入教,大哥孙眉因此强迫他返回家乡,重新接受最严格的中国文化教育。

然小鸟一旦放飞,就不会回到原来的巢穴。受过5年多海外生活和西式正规教育的少年孙中山,对中国和世界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认知与评判。这时的孙中山在家一边帮助父亲继续干些农活,一面自修中文。在村里,他还建议修桥、筑路、设街灯,并组织青壮年夜巡防盗。

他在乡政建设方面的努力颇受村民称道。然而,他与好友陆皓东后来为破除封建迷信而毁坏了村里北极帝君(古代道教神名)神像的事,却遭到村民的反对。孙中山不得不离家赴香港读书,自此离开了翠亨村。

萍踪点点家乡印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到澳门、广州及家乡行医,在一边闹革命一边行医的日子里,孙中山因医德高尚,找他求医者众多。

在为乡亲们治病的过程中,他对清贫的病人不但赠医,而且赠药。后来,为方便乡亲们求医购药,他与同乡好友程北海合资,在石岐西门,即今天中山市孙文西路一侧,开设了一间不大的药店,孙中山亲题中西药局牌匾,下著孙文名号。

牌匾高挂店前,极大地方便了家乡父老乡亲。1895年重阳,孙中山在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程北海刚回乡闻此消息,即赶往石岐,叫工人师傅将中西药局牌匾中的孙文二字除掉,工人为难地说:二字铲去了还是有痕迹呀,怎么办?程北海无奈只好把孙中山亲题的牌匾毁了。

1895年春,孙中山在香港设立兴中会总部,同时部署在广州发动起义。为组织兵源,孙中山和陆皓东等分别在东江、西江、广州郊区等地发动绿林和义军。孙中山认为应该组织自家香山的武装,于是携陆皓东回到香山石门乡,发动并组织三合会员参加起义,客家人的会党首领叫甘彩。

孙中山老家翠亨村旁边的山门村,有三合会首领陈昆耕也积极参与其事。后来香山的队伍秘密开到广州外围,准备配合起义,不料事机不密,加上叛徒出卖等多种原因而使起义流产了,香山的队伍只好各自回家。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的逃亡路线也是经由家乡走的。因史料不全,具体路线有三说。一说孙中山乘一小汽艇经顺德去香山唐家湾,找到他同学唐雄,得到他的帮助,改乘双人肩舆去澳门,又得一葡萄牙朋友照顾,改换装扮一起赴香港。一说孙中山乘汽船从香山崖口登岸,探望其姐妙茜之后,才乘船离开。另一说法是孙中山从顺德乘船至小榄,得会党人士掩护,在祠堂隔宿二日才离去。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职后,到各地演说,宣传他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大办铁路及工厂的主张。当年5月27日,孙中山乘轮船在随行秘书宋霭龄陪同下,从澳门返回故里,船泊崖口四东口海滩。香山父老乡亲搭起欢迎牌楼,倾门而出欢迎。

当时,孙中山身穿黄斜衣裤,头戴道帽,面对乡绅和学生组成的欢迎队伍,走上台去讲话,感谢乡民热情相迎。随后回到翠亨村,早有大哥孙眉提前三天回来筹备迎接,是夜,在家门口空地上,宴开数十桌,请来翠亨及石门九堡60岁以上的男女老人欢宴。孙中山即席致词,谈及在奔走革命期间,得到乡亲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谢意;又为清兵骚扰,使家乡父老蒙惊受怕而表示慰问。当晚尽欢而散。

随后几天,孙中山先后到石门乡、南朗圩、左步乡等青少年时期活动过的地方走亲戚,看望乡亲,还到他的好战友陆皓东烈士墓前悼念,并看望其家人。至5月30日,孙中山方结束在故里访问,启程前往广州。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组织军政府,实现国共合作。这期间,曾几次计划携妻子宋庆龄返翠亨省亲,但几度准备都因军阀陈炯明重兵威胁广州,而不得不放弃。屈指算来,孙中山走出香山投身民主革命后,至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的那次回乡,应该是他最后一次返故里了。

一个人的成长,总离不开特定的生活环境,孙中山的成长,同样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岭南文化和香山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风貌,是孙中山思想孕育、人格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从这意义上说,翠亨村和所在的香山县,赐予孙中山的不是贫瘠的土地和经济落后的乡村,更是开放兼容的环境和文化多元的社会。

孙中山并不是孤立的思想者和行动人,在他的身后紧跟着的是追随他的一大批海内外的香山人和爱国的同胞。本来香山人可以用更多的话语来表达他们对孙中山的无限敬仰之情,但他们更愿意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和革命建设事业。

在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起步阶段,香山同乡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显然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宽松融洽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相对富裕的生活条件,孙中山不可能离开翠亨村,走出香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没有香山移民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构成,就没有香山人的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品格。孙中山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时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