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咏史诗 屈大均边塞诗隐逸情怀浅论

2017-1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屈大均边塞诗隐逸情怀浅论 摘要:明末清初广东番禺籍诗人屈大均创作了大量边塞诗,其边塞诗是清代文体短暂辉煌的代表.边塞诗中融入隐逸情怀是一种创

屈大均边塞诗隐逸情怀浅论 摘要:明末清初广东番禺籍诗人屈大均创作了大量边塞诗,其边塞诗是清代文体短暂辉煌的代表。边塞诗中融入隐逸情怀是一种创新,它们扩大了边塞诗的领域,增加了边塞诗表达作家情感的功能。这与作者所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代文人往往以“内圣外王”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屈大均边塞诗隐逸情怀清代是中国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一个少数民族贵族集团经过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封建王朝。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到清代已经数度变迁,数度形态各异的辉煌,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历史积累。做为封建文化的末期清代文学,有着继承性和总结性。呈现出一种集中国古代文学之大成的景观。?e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包括它们盛行的时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的风格,清代作者大都继承下来。

[1](P242)有学习,有效法,也有开创。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造就了清代文体上一个短暂的辉煌屈大均的边塞诗也属这一短暂辉煌的代表。也可说是历史上相关作品的殿军之作。

最为可贵的是其边塞诗在封建社会末期仍有创新。其中一个创新之处便是在创作题材上融入了作家的隐逸情怀。历史上也有过不少遗民诗人,如宋末元初,许多诗人亦是饱偿国破家亡的创伤,他们中也不乏边塞诗创作之人,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人把隐逸情怀注入边塞诗中,屈大均的边塞诗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扩大了边塞诗领域,增加了边塞诗表达作家情感的功能中国历代边塞诗歌题材,就作家情感来说主要表现诗人建功立业,舍身报国,壮志难酬,嘲讽批评,总结历史教训以及表现征人思乡、思妇怀远的情怀。

如高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功名。”王昌龄的“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表现诗人积极以边功立业的情怀。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不顾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诗人平定边疆、报效祖国的情怀。而“一将成名万骨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则是讽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顾士兵死活的残酷现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则是表现思妇怀远,征人思乡的情怀屈大均边塞诗在表现情感上来说,也继承了以上题材。但同时,他又有创新,其边塞诗中融入了隐逸情怀。如其在山西雁门一带写的《咏怀》:驷马尚可縻,去日苦难追。

平生履虎尾,慷慨将何为?转蓬如车轮,随风西北吹。故乡路远远,瞻望涕连而。子房久辟谷,颜如朝霞披。白龙何婉婉,与我游天池。功业嗟未建,下民方调饥。洁身乃小节,谁能混鸱夷?蝉蜕王侯尊,聊且从吴师诗人为联络抗清义士,远走东北,西北等地,他历尽艰辛,饱偿流离之苦,深感复明无望,又不愿随波逐流,于是产生学张良等隐居山林,学道修仙的思想,又如《塞上感怀》:未有英雄羽化期,茫茫一剑报恩迟。

天寒射猎龙沙苦,日暮笙歌塞女悲。

太白秋高空入月,黄河春暖又流嘶。鬓边一片天山雪,莫遣高楼少妇知羽化,本指变化飞升之意。诗人渴望能复故国,以报明主之恩,之后功成身退,隐居遁世。这说明在屈大均的思想中,有着退隐山林,归隐修道的一面屈大均边塞诗引入隐逸题材是有迹可寻的。

首先,从屈大均所处的时代来说。屈大均所处的时代晚明王朝已腐朽不堪,而满清统治则如日中天,尽管各地仍反清不绝,但大势已定,回天无力。人们完全有理由弃旧从新。

明遗民诗人中,参与新政者大有人在。如钱谦益、吴伟业、陈维菘、王士祯等,都纷纷走向与满清贵族合作的道路。而屈大均却始终不渝,一直保持着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他始终自觉地选择参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屈原式的悲剧道路。

故当反清失败,找不到出路,又不甘为异族统治时,只能隐居遁世。以求解脱。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成熟宗教。儒、释、道由此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最高体现。成为中国人的意义世界。

它们是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价值系统,判断系统,解释系统,礼仪系统,交流认同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具体而言,每个人在这三教之间会有进退出入,会有取舍侧重,但逃杨者归墨,逃墨者归杨,在中国文化的大系统内,真正的大逃亡、大拒绝是几乎不存在的。

[2](P260)就知识分子来说,在政治土壤适宜时,他们会倾向于儒学,积极入世,追求功名,但当环境恶劣时,他们则易沉溺于佛理。屈大均作为一个遗民型知识分子,他在入世与出世间游走,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在起作用。

屈大均既学佛又学玄学释,他当然无法逃出中国文化的大系统,也难以避免在这三者之间的进退出入。第三,从屈大均作为一个文人来说。中国历代文人往往以“内圣外王”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在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世感,历史责任感及伟大的抱负。他们会积极进取,会努力朝着理想迈进。但当政局变动,人事浮动,文人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