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梦江南 屈大均 :岭南第一才子 足迹遍布岭南山川大溪

2017-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屈大均(1630-1696年),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诗人,有"岭南第一才子"之誉.为人豪爽慷慨,前半生远走中原,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屡败屡战

屈大均(1630-1696年),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诗人,有“岭南第一才子”之誉。为人豪爽慷慨,前半生远走中原,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屡败屡战,后携家归隐番禺沙亭乡,终不复出,专事著述,移志于广东地方文献的整理编纂,并漫游岭南山川大地,足迹远涉海南。今天,就让我们讲一讲屈大均写作《广东新语》期间行走岭南山川大地、在乡野田间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种种故事。

海上日出

文/王美怡

康熙十五年春(1676年),屈大均自桂林军旅回到老家番禺沙亭乡。

纵横江湖,为反清复明远走塞外,游历江南,眼见复明大业无望,爱妻华姜又猝然早逝,数十年奔波劳碌,他的生命消耗得快干枯了。他像一只飞累了的鸟回到巢里。

家里很穷,他耕田、种菜、莳果,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他一袭布衣,一履芒鞋,穿行在村野巷陌、山河湖海之间,不亦乐乎。岭南山川肥沃,草木繁茂,男人耕田贩鱼,女人种菜养蚕,田间地头海面,到处是山农渔民忙碌的身影。日出日落,照见山川大地一派宁和景象。潮涨潮落,一任渔郎江海纵横。春天的时候,天地间朗润如洗,处处草长莺飞,海面上浪腾鱼跃,无数风帆正起。

他站在岭南的山海之间,忍不住长啸一声——端的是重整河山,海阔天空。

他铺开纸笔,开始写作《广东新语》。他写他走过的山川,莳弄过的草木,还有乡野里那些好玩的、让人忘不了的事。岭南的山川万物如画卷般,在他的笔下徐徐展开。

屈大均家住覆船山脚下。山上遍布古松,风来时,松涛与风涛相舂,响震陋室四壁。屈大均顺势把山称为“舂山”,在宅前悬一匾额:“舂山草堂”。

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屈大均费了一点心思。屈大均字翁山,“舂”音与“翁”音相近,故名“舂山”。屈大均知商朝隐士傅说“舂于深岩以自给”,东汉隐士梁鸿隐居灞陵山中,为人赁舂。而他历经丧乱,决意以耕稼自给自足,高舂而作,下舂而息,在“舂山草堂”度此余生。

屈大均每日里安坐舂山草堂,或临窗静读,或伏案著述。窗外几竿修竹,映得纱窗亮绿,自朝至夕,皆可望见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竹叶之上。他一天天平静下来。

夜半时分,屈大均还在书房里默坐。山川万物都已归于寂静,却有大海的潮汐相伴,呈现出大开大合的磅礴气象。他隐隐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正从地底升起。这力量伴着夜气,在天地之间升腾。他忍不住披衣下床,步出中庭。他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舂山草堂距扶胥港口不远。他很快就走到了海边。他疾步登上离扶胥港口仅百步之遥的章丘峰,站在了峰巔之上。这一刻,天地寂寥,月色如洗,万物都在期待某个瞬间的来临。唯有海浪击打着岸边的岩石,涛声浩荡,一直传到山巅。

突然,海上升起耀眼的光芒,如闪电瞬间传遍天际,海面上波涛汹涌,携带着红光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天空被火云染成一片红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海天一色,一轮红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大逾百尺,光照四方。

岭南的山川大地托起一轮红日,迎接这个颠沛半生的岭南才子归来。

他屏息站在章丘峰上。他感觉到,某种神秘的力量在这一瞬间注入了他的血脉之中。这力量让他静默,却又让他激情澎湃。他的心被某种光芒照耀得通体透亮,安宁极了,欢喜极了。他突然明白了。

回到舂山草堂的时候,天已亮了。屈大均铺开笔墨,在纸上一挥而就:“天以布衣存日月,海滨山阁著藏书。”

从今往后,他将在岭南的山海之间再做一回游侠。这一回,不在人间,却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