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英的女儿 郑彦英:用原生态的写法点亮生命的原色

2017-09-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30日,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了最新散文集<中国风情>的首发式.谈到自己的新作,他说:"什么是

8月30日,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了最新散文集《中国风情》的首发式。谈到自己的新作,他说:“什么是中国风情?是从我们眸子里拷贝下来的那些风景和过往。”

《中国风情》由六篇描写中国风情的散文《崤阪石茶》《白鹭》《从狗到犬》《相思树》《岚溪风景》《土》组成,涉及动物、植物、人物、亲友、怀旧等方面。该书最大的特点是中英文对照,译者是郑彦英的女儿郑六画。

郑彦英说,郑六画在读自己的散文时,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英文翻译出来。她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经常彻夜不眠,用半年时间终于翻译完成,得到出版社的极大肯定,也让郑彦英十分感动,同时更让他明白,只有用心热爱包裹着我们的大自然,它才能变成和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风情,永远地落到我们的眸子里。

凭借《风行水上》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郑彦英在散文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他却说,自己写散文20多年没有多大长进,直到在一次奇特的调研中,他将所见所闻完整地记录下来,后来再拿出来看时才发现这种不设限制、真实记录生活的文章其实很吸引人。

从此,郑彦英开始在创作中竭力追求表现生命原生态的丰富性和粗粝感,尽可能保持记忆和感觉的新鲜,不把一些毛茸茸的东西打磨掉,尽可能保留住特定环境下的气味、色彩、感觉、情景,让现场感、质感、生命的鲜活感更为突出。此外,他还尽可能保持作家主体当时当地的真实感觉,以强化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郑彦英说:“我不是那种靠知识来补充,或者把书本上恶补来的东西填充到散文里以显示文化厚重感的写法,我依靠的是直觉、个人经验、生命体验、记忆中闪亮而难忘的东西。我比较排斥知识性的介入,生怕破坏了生命原色的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