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山抗战 郑维山创造朝鲜战场一大奇迹:三千人的大伏击

2017-09-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人说,战将之所以成为战将,就是靠了他们的胆识. 这话多少有点绝对.战将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没有胆识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

有人说,战将之所以成为战将,就是靠了他们的胆识。 这话多少有点绝对。战将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没有胆识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员战将,却是大家都公认的。如果讲战将的胆识,抗美援朝战场上金城反击战时郑维山的表现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三八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然而在1952年,这条线并不直,在金城它拐了一个弯,向北凸出了十来公里。因为,在1953年夏季攻势中,郑维山将军率部队把这个弯拉直了。

他策划和导演的一场三千多人大潜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话要从他当二十兵团的代司令员说起—— 1952年7月,彭德怀点将郑维山到二十兵团接替回国养病的杨成武,出任代理司令员。这位黑瘦精悍的司令到来的消息很快转遍了二十兵团的各阵地。

而他一上任,立刻就看到了敌方据守的金城这块突入我方阵地的、非常刺眼的“楔子”——它宽约二十公里,纵深9公里,且居高临下,在能见度好的天气里,可以将我二十兵团纵深十几公里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楔子不拔,仗不好打。”郑维山对随行的参谋说。 然而,由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楔子”还不可能马上拔除。根据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二十兵团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防御作战和战术反击。

在1952年的秋季攻势中,郑维山指挥部队打得有声有色,两个月歼敌万余人,夺取阵地五十多处。毛泽东称他们的打法为“零敲牛皮糖”,给予极高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城地区的反击作战战机出现了。

志愿军首长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开展1953年夏季攻势。此时,志愿军总部将主要攻击方向和任务交给二十兵团,并将新入朝的五十四军、二十一军调归二十兵团指挥,同时又从九兵团抽调炮兵第七师第二十团、总炮兵预备队第二师第二十九团,交给郑维山指挥,加强二十兵团的作战力量。

于是,郑维山开始排兵布阵—— 要打好夏季攻势,就要首先攻占949.2高地和883.7高地等敌人前沿阵地的支撑点。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这几处高地,地势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防守这几个高地的联合国军有两个加强团的兵力,且经营了三年多,他们称之为“密苏里防线”——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老家密苏里命名的防线。 郑维山的目光停留在六十军阵地前方那片开阔地,那里长满茂密的灌木和野草,一直延伸到敌军据守阵地的山脚下。

春天他来视察时,曾对军里的负责同志说:“要保护好这一带植被,不允许敌人下山接近,发现就打。”六十军组织特等射手,只要敌人一靠近就打,专打敌人的零星人员。 现在是用这片开阔地的时候了。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