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鱼俞平 《红学才子俞平伯》摘录

2017-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乳名僧宝.原籍浙江德清,出生在苏州马医科巷曲园中的乐知堂,他也可说是在苏州长大的.所以他往往对苏州朋

    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乳名僧宝。原籍浙江德清,出生在苏州马医科巷曲园中的乐知堂,他也可说是在苏州长大的。所以他往往对苏州朋友说,我是半个苏州人。

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谓门禁森严,所以很少接触苏州民间的生活。他开始读书是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的正月初八,虚岁刚5岁,俞曲园认为: "是日甲子于五行属金,于二十八宿遇奎,文明之兆也。"旧时相信五行,重大的事情都要查历书后,择日行事。俞曲园寄厚望于曾孙,由此可见一斑。他不但隆重择日,还专门做诗一首:

    这首诗的字字句句,把俞曲园殷切的期望全写了进来。

    为了容易把孩子带大,于是起了小名僧宝,还就在这一天,由家人送俞平伯到寺庙里去,挂名为僧。腊八生日给俞平伯带来了这一连串的趣事,这也是他人所没有的。而他自己于1932年9月8日在《戒坛琐记》中写道: "四五岁入寺挂名为僧,对于菩萨天王有一种亲切而兼怖畏之感,甚至于眠里梦里都被这些偶像所缠扰,至今未已。

这个童年大印象,留下一种对于寺庙的期待。"这可谓十分矛盾的相生相依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此由他的母亲来教俞平伯读《大学章句》,有时还由他长姊俞琎来教唐诗。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俞平伯虚岁6岁,由母亲开始教他外文,俞曲园有诗云: "膝下曾孙才六岁,已将洋字斗聪明。"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正月初五,俞平伯入家塾读书。俞曲园也有诗记之:

为俞平伯请的塾师是很有学问的宿儒谢敬仲。这年端午节,俞曲园还在俞平伯的扇子上题了"青云万里"四个字。后来俞陛云将扇面揭裱了,并做题记说: "祖庭最爱僧宝,此为晚年所书,期望至厚。"

    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冬,俞平伯开始跟曾祖父学写字。俞曲园的《补自述诗》中关于此事有一首云:

    俞曲园还做注云: "僧宝虽未能书,性喜涂抹。每日为书一纸,令其描写。"后来俞平伯还取其中"性喜涂抹"四字,专门请刘博琴刻了块章,并且常常钤用。

    俞曲园去世时,俞平伯虚岁8岁,他十分悲痛。老人葬于杭州西湖右台山法相寺旁。参加曾祖父的葬礼,是俞平伯第一次到杭州。

    就在这时期,清朝废除了科举,后来俞平伯回忆道: "余于诗未有所受。群经呫哔之暇,日课一对,时有拙言,共引为笑。"还说: "我小时候还没有废科举,虽然父亲做诗,但并不让我念诗;平时专门背经书,是为了准备科举考试。

在我八九岁时废除了科举,此后古书才念得少了。不过小时候背熟了的书,到后来还是起了作用。"俞平伯没赶上科举考试,但赶上了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背书,并且养成了诵读的习惯,这对他后来成为诗人,对诗词有研究,是大有好处的。现在的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不注重背书,其实是很大的失误。

    辛亥革命时,俞平伯12岁,为避乱,全家由苏州搬到了上海。在这前后一年里,俞平伯除了继续读古文之外,又系统地学习了英文和数学。也是在此时,他接受了大量新思想、新事物。后来他曾有诗记录此事:

    由此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时俞平伯心情舒畅之一斑。与剪辫光头并提的,却是吃肉。这也是大实话,俞平伯一生喜好的是吃肉。

    1911年,俞平伯13岁,他开始读《红楼梦》。这是读闲书、读小说,而且还不能完全读懂,他也不太感兴趣。后来在一篇文章中他还说,"而且不觉得十分好"。这完全是真实的,他说: "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荡寇志》之类,《红楼梦》是算不得什么的。

"13岁的男孩不懂《红楼梦》,不爱《红楼梦》,那完全是合乎常情的。就在这年冬,俞家又搬回了苏州。俞平伯在家读书,直到1915年春,才入苏州平江中学读书,但也只读了半年。

    俞陛云搬家到北京的原因,是为了照顾俞平伯在北京大学上学。北京大学的校址在沙滩汉花园,为了就近,俞陛云把家安在东华门箭杆胡同,两处相距的距离不远。

    1915年,俞平伯开始与傅斯年、许德珩在北京大学同学。傅斯年由预科升入文科国文门,许德珩则由英文学门转入国文门。俞平伯在国学大师黄侃指导下,正课之外开始读《清真词》,为后来研究《清真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在《清真词释·序》的一开头便这样写道: "我小时候于词毫无了解,最大的困难为'读不断'。诗非五言定七言,词却不然了,满纸花红柳绿的字面,使人迷眩惊奇。

有一些词似乎怎么读都成,也就是怎么读都不大成。这个困难似乎令人好笑,却是事实。"这其实是旧时读书人普遍遇到的共同困难,因为旧书都没有标点。现在的读书人已读不到线装书,似乎词的断句好像倒不成问题了,其实读古文的能力是更差了。如果直接去读没标点的线装书,那岂止读不断书,跟看天书也差不多呀!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期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改良文学的"八不主义",俞平伯对写白话文是积极响应的。同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推行"学术自由,兼蓄并包"的办学方针,开创了北京大学的良好校风。

蔡元培在就任演说中强调指出: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还谆谆告诫大学生说: "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真是掷地有声的言辞,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学人志士。

    这年1月15日,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因此,《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京,就设在陈独秀的家中。而陈独秀的家就在箭杆胡同9号,与俞家成了近邻。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诲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俞平伯对此是十分赞同的。

    这年夏天,刘半农被聘为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9月4日周作人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编辑员。9月10日胡适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9月末,因傅斯年与顾颉刚同宿舍,俞平伯由此而与顾颉刚相识。

也就在这年9月,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一时期正是俞平伯新旧思想交融并蓄的时期。他既写旧诗,又开始新诗创作。可惜这时期留下的旧体诗不多,因为诗集毁于"文革"中。而这年秋天他写的一首《秋夕言怀》却意外地保存下来了。

    这首诗确实平平,但却是那时代他留下的少有的作品,而且说的都是实话。1973年夏,俞平伯谈起这首诗时说: "诗因不佳,其后编诗集时遂未收入,却据实而道,绝无掩饰,荏苒将六十年,未酬此诺,是诗不负我,而我之负诗多矣,可叹息也。"晚年重读少作,感慨系之。这完全合乎人之常情,尤其在"文革"中毁了他的诗集以后,又偏偏留下了这一首,感触应该是很复杂的。

    1917年10月31日,农历九月十六,俞平伯结婚。俞平伯的夫人许宝驯,是他舅舅许引之的女儿。许宝驯,字长环,后来俞平伯又改其字为莹环,晚年又自号耐圃。她长俞平伯4岁,在北京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填词度曲,诗、书、画无一不通,又是位贤妻良母,一生照顾俞平伯十分周到,伉俪间感情深笃,从未吵过架,甚至没红过脸。

他们的婚礼,老师黄侃,同学许德珩、傅斯年等都来祝贺。

    俞夫人许宝驯擅长昆曲,俞平伯心向往之,但曲韵方面略差,为此,还专门向曲学大师吴梅学曲。有"偶闻音奏,摹其曲折,终不似也。后得问曲学于吴师瞿安"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