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乃人生智慧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志摩说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淡泊.每个人都有对物质追求的欲念.这种欲念若在理性的控制下能升华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而失去理性的欲念则是疯狂的聚敛.我们看到媒体报道的一些贪官,往往是将自己的欲念放纵到极点,最终仕途落马,一夜间,从人生辉煌的顶点跌入地狱般痛苦的深渊,终是追悔莫及.小时候母亲常对我们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钱都不能要!母亲的话让我们后来受益终身.尤其在看待金钱的问题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面对金钱等各种诱惑,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和

徐志摩说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淡泊。每个人都有对物质追求的欲念。这种欲念若在理性的控制下能升华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而失去理性的欲念则是疯狂的聚敛。我们看到媒体报道的一些贪官,往往是将自己的欲念放纵到极点,最终仕途落马,一夜间,从人生辉煌的顶点跌入地狱般痛苦的深渊,终是追悔莫及。

小时候母亲常对我们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钱都不能要!母亲的话让我们后来受益终身。尤其在看待金钱的问题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面对金钱等各种诱惑,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常人的心态: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到手的东西也会飞。就是这样一个朴素而浅显的道理,让我懂得了世上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论多么方便,甚至在触手可得时候,都不能伸手。否则,伸手必被捉,必将自食苦果。

对待金钱、对待名利,以及种种诱惑,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这一份清醒与超然。正如徐志摩说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在世,大慨总要守住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内心的底线,比如信念,特别是要守住超乎功利、名利之上的东西,是需要足够的自信,需要有一种不受外界环境变化侵扰而气定神闲,我行我素的定力。这样,人的精神才能有所引领,有所归依,才能在纷繁万变中保持相对独立的内在品格,在世俗的包围中葆有一片心灵的净土。

烦恼来自于心态不平衡。一些问题总觉得想不开,自然就做不到心安理得。想得开才能放得下,想得开是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沉浮,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命运的不公,他老人始终坚定信念,以一种坐看风云,闲庭信步之心胸,泰然处之,从容淡定,能伸能屈,含冤忍辱,表现了他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心系国家民族的伟人风范。

有的人不善于斤斤计较得失,会给人一种“愚”的感觉,这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人世俯仰间,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先蹲下才能站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一些东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得与失就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我们的内心便会变得富足而快乐!在《论语》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那就是一个人要能够不被富有的生活所诱惑,又要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虽生活无忧,但心为形役,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绝然弃官回家,回归田园,在桃花园里让自己的内心开出一片丰盈的乐土!

没有人不为钱所诱惑,没有人不为权力所追逐,没有哪个男人不为美女所动心。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泰然处之?能否如柳下惠一样的坐怀不乱?这需要定力,定力来自于内心的坦然淡定和内心的强大。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们要做到内心的强大,就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内心的强大与自信,能够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

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无论聪明还是糊涂,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寻找内心的平衡,保持心境的恬淡安宁,拥有智慧人生,才是活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