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故居 青春励志故事严济慈:一生追寻“科学之光”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4岁时,严济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阳县立中学.四年中,他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尤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善解难题.怪题的特殊才能.三年级时因受校

14岁时,严济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阳县立中学。四年中,他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尤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善解难题、怪题的特殊才能。三年级时因受校长之命,代替请假老师为一年级学生讲授数学而闻名县城。又由于英语成绩优秀,深得英语教师、著名翻译家傅东华先生(《飘》的译者)的喜爱,为他取字“慕光”,这似乎也预示着他一生与“光”的不解之缘。

“另类”的情书

“十二月(何师来):500方合65元约;

一月(何师来):800方合90元约;

二月(何师来):1500方合190元约;

三月(熊师来):850方合100元;

四月(爱出,胡师代寄出):889方合80元;

五月(胡师来15磅)1286方合130元约。”

在一封写于1924年9月2日巴黎的情书中,严济慈恋人张宗英“汇报”自己的经济状况。其中“何师”指何鲁,“熊师”乃熊庆来,“胡师”是胡刚复,“爱”指张宗英,“方”即法郎,“元”即当时中国的银元。

1918年秋,严济慈告别了故乡的小山村,告别父耕母织的贫困农民家庭,走进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大门。

那时,严济慈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平时他只有一件长袍,冬天是棉袍,夏天拆掉棉花,就是单的。有时候洗了未干,因要出门,又不得不穿上半湿的长袍匆匆而去。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饭费是由官方供给,每月三块大洋,一日三餐,上午10时还供应一碗牛奶。这对严济慈这个布衣布履的农村学生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在南京高师学习期间,严济慈深得著名数学家何鲁教授的喜爱,得以遍览何鲁先生的法文藏书。还担任了该校《数理化》杂志主编,兼任暑期学校的数学教师。同时,经何鲁教授的介绍、结识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并应他之约,编著了《初中算术》和《几何正题法》。这两本书出版后的影响之大,出乎严济慈的意料之外。我国早期的许多数学家,几乎都读过严济慈这两本书。

大学生活不仅使严济慈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而且使他认识了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同学张宗英。张宗英是“五四运动”时期南京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也是东南大学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中唯一的女性,后来成为了严济慈的终身伴侣。

1923年秋天,从南京高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的严济慈,利用两本书的稿费,暑期授课的酬金,以及他的老师何鲁、胡刚复、熊庆来三位教授的资助赴留学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