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故事严济慈:一生追寻“科学之光”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巴黎,严济慈一门心思求学.仅仅一年,严济慈就以他坚实的基础,惊人的记忆力和熟练的知识功底,顺利地通过了三门主课的***,取得三张主科文凭,获得了数理教学硕士学

在巴黎,严济慈一门心思求学。仅仅一年,严济慈就以他坚实的基础,惊人的记忆力和熟练的知识功底,顺利地通过了三门主课的***,取得三张主科文凭,获得了数理教学硕士学位。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严济慈,这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个从不被人注意的、衣着朴素、不苟言笑的青年,他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巴黎大学。

严济慈并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他要拿到博士学位。

不久后,63岁的著名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接受了严济慈作为他亲自指导的研究生,到他的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法布里给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这是长达40年无人解决的难题,严济慈欣然接受了。

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他进行一次次实验,攻克一道道难关,博士论文终于写成。就在严济慈准备发表博士论文前夕,法布里突然找到严济慈,问道:

“你的论文能等一两个星期发表吗?”

“当然可以。”严济慈一口答应。

但心里却禁不住地在问:为什么?

这是一个谜,法布里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

几天以后,法布里教授以其出色的成就和资历,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这对一个法国科学家来说是最高的荣誉。法国科学院定期举行院士例会,例会上要宣读论文。法布里教授在自己首次出席的院士例会上,宣读的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他的中国学生严济慈的这篇博士论文。

论文以其精确性和独创性震动了法国物理学界。掌声响起来了,法国科学界最高权威们的掌声,震动了整个巴黎。第二天,《巴黎晨报》第一版便刊登了“新院士法布里教授和中国学者严济慈”的醒目照片。论文答辩通过了,作为中国人的严济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戴上博士帽,严济慈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国。

1927年9月的一天,一直向东的轮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行驶,载着这位27岁的青年返回祖国。正是在这艘留法归国的轮船上,他遇到了青年画家徐悲鸿,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