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的学生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水照:传播“学统”的力量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年近80的中文系教授王水照的办公室里,放着十几册厚厚的.蓝皮封面的书."你随便打开一本,只要翻一页,就能知道钱钟书先生是怎么做学问的."王水

年近80的中文系教授王水照的办公室里,放着十几册厚厚的、蓝皮封面的书。

“你随便打开一本,只要翻一页,就能知道钱钟书先生是怎么做学问的。”王水照让记者翻阅的学术文丛,正是由他主编、去年刚出版的《钱钟书手稿集》。王水照不仅是忠实的“钱粉”,也是跟随钱钟书治学修习多年的门徒。

作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水照过着他理想中的生活:带教着10余名博士和博士后,有中国学生,也有慕名而来的外国学生,每周给学生们上一节讨论课。王水照有一个大“缺点”,“除了做学问,还真的就没别的爱好。”如此一位有“大缺点”的老教授,却足以成为大学里一笔无价的财富。每每当王水照温文儒雅的身影穿过复旦园的时候,学生们能感受到一种气场——来自学问的气场,他高贵极了。

埋头古代史,关心前沿

王水照是海内外公认的宋代文学研究带头人,他对苏轼的研究代表了当前学界的最高水平。刚刚过去的2012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典礼上,王水照摘获了学术贡献奖。

带学生,做学问,对应的是让如今很多大学老师头痛的两座大山:教学和科研。可王水照却认为这是“教学相长”,极愿投入心力。只是,当年过60岁,王水照特别给自己提醒:“话不能太多,否则上课时变成话痨了;思想不能僵化,否则就赶不上学生了。”

上学期,王水照给博士生们开过一门讨论课,课名就叫“宋代文学史前沿问题研究”。私下里,有学生忍不住向他诉苦:文学史该做的课题、能挖掘的地方,差不多都被前人做光了,后人最多只能干点拾遗的活,还能有什么大的建树?!

事实上,这样的困惑不仅是他的学生有,几乎所有从事人文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都会遇上。

古代文学因为匿身典籍,就算和时代脱节、无法学术创新了?大谬!王水照说,文科研究的创新,恰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之上。要区别真问题和伪问题,不落入无聊的“俗问题”,关键就在于日常的积累。“这正是当文科教授的好处,年纪越老,越感到学问的深奥,有做不尽的研究。”

受教于大家,薪火相传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很多人在上课时听到王水照谈到过不少学术大家治学的奇闻逸事。他们知道,这些都是王水照的亲历和见闻。

王水照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过18年。两段经历,直接为他的求学道路注入了“星光”,让人羡慕,也让人感佩。

比如,做学问得有规矩。王水照常用史学名家范文澜的一句名言当做标准送给他的学生。“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这是王水照在北大当学生、去听范文澜的讲座时,听范老亲口对学生的劝勉。

做学问,需要下什么样的苦功?王水照和学生们分享钱钟书治学的“卖力”。钱钟书曾扬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有一本看一本。在中科院文学研究所时,钱钟书正是王水照的导师。王水照很快发现,想求教于钱钟书,有一个地方必定能找到——文学所的图书馆。

王水照主编《钱钟书手稿集》,一是为了治学,另一方面,他也想用这本书教育后来的学生:像钱钟书如此博闻强记之人,都离不开“烂笔头”,勤做读书笔记。这就是“读书人”的生活原生态,也是大师之为大师的原因。

当老师要言传身教,在王水照身上,两者被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走近这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学生们知道,和他探讨的是学问,暗暗能感受到的是“学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