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意拳站桩功 意拳 大成拳 站桩功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门拳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命名必然带有其时代赋予的深深烙印.本世纪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宗师王芗斋先生,其毕生拳道实践所放射出的光辉是耀

一门拳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命名必然带有其时代赋予的深深烙印。

本世纪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宗师王芗斋先生,其毕生拳道实践所放射出的光辉是耀眼夺目的,回顾他的一生有助于我们认识大成拳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拳名及侧重点。

二十年代中期。旅居上海的王芗斋先生已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拳法造诣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江南解铁夫、福建方士桩、淮南黄慕樵等名家的影响。所授之拳已由原来的形意拳逐渐升华至一个全新的境地。

    桩法方面,将降龙、伏虎、子午、三才各桩去繁就简,.取各桩之长合而为一,名曰浑元桩;求劲方面,摒弃传统的五行生克之说,入骨求髓,但求金力之钢坚、木力之曲折、水力之灵动、火力之惊炸、土力之敦实;拳技方面,讲究龙虎二法为技、践钻裹三拳为击,身法有伸缩升降,刚柔隐现的游龙之妙,击法有长扑短袭、横撞直踏的猛虎之威。旅居期间,芗斋先生之神勇所向彼靡,迭挫各派名手,其中尤以轻取欧州拳击轻量级冠军英格为著名。一时上海武术界异常瞩目王芗斋先生显示的这种拳风一新的拳法,真是名未传而威已扬。

    当时,目睹武林界以招法套路为时尚或以肌肉坚硬发达夸示人前等陋习,芗斋先生不忍坐视,为唤醒同道,遂命名自己这种拳法为意拳。他在后来所述的《大成拳论》中道:“本拳在二十年前曾一度称‘意拳’,拳一‘意’字以概精神,盖既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原期唤醒同人,使之顾名思义,觉悟其非”。

由是观之,意拳于二十年代的问世,其命名是受当时武林界特殊影响所致,既谓“一度称为意拳”,便无终生冠此拳名之意,后人将芗斋先生手创的此拳始终称为意拳,显然是有违先生本意的。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流传的又名大成拳的意拳,其内涵已超出《意拳正规》的内容范畴,同样代表王芗斋先生的最高成就,今人不必以此跟上世纪二十年代老先生所创的意拳相提并论。

    时光之箭射入本世纪四十年代。古老的神州被日寇铁蹄肆意践踏着,国人颓靡的精神和积弱累年的体质亟待得以振作强壮。由于爱国心的驱使,寓居北京、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王芗斋先生,发前人不传之秘,融各家拳派之长,在意拳基础上自创一门新拳法,为当时社会名流推名曰大成拳。“推”者,推举的意思。并在当时的《实报》发表以武会友的声明,屡败日本武土八田一郎、泽井键一、意大利拳击手杰姆士等,未尝一负。期间先生广为授艺,徒众不可计数。

从四十年代的历史背景来看,大成拳之名由来有三:一者,那时王芗斋先生的拳法理论与实践已达到鼎盛时期,张壁、齐振林等社会名流属文报端,议赠这种拳法为大成拳,推崇芗斋先生已臻拳之大成境界;二者,这种拳法有集各家拳种精华之大成的含义,这在大成拳的内容里可管窥一斑,如猴倒手原是猴拳的技法、三角步原是通臂拳的步法、健舞原得自于淮南黄慕樵等等;三者,该拳有百日一小成、千日一大成的速成见效的内蕴,昔年先生门下赵道新、姚宗勋、李永宗等前辈英才,皆是从师三年便成大器。至于有些不成器的弟子盖因机缘不巧、悟性未佳而未得真传也不在少数。处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大成拳的命名不可避免地带有傲视外侮,维护中华武术尊严的历史使命。 

参阅王芗斋先生四十年代著述的《大成拳论》,我们注意到,除了依旧视桩法为万法之基之外,先生已将过去的注重拳势引申到追求试力、试声、技击桩、力之运用等本质内容。这无疑给其它各派习武之士打开了方便之门。不论以前所习何派,只要按《大成拳论》钻透拳的本质,大可不必尽抛旧学,技击风格仍可尽显原习拳种之色彩。这就是为什么同出一门,赵道新先生自具八卦掌风格,姚宗勋先生独擅拳击风格的根本原因。若以孰为正宗而论,实在是不识大成拳真面目的看法。

虽然创拳之时王芗斋先生一再谦让众议大成之名,“欲却之而无从,随听之而已”;但是,“拳法别开面目新,筋存功力骨存神……谁知吾道千年后,参透禅关有几人。”从先生这豪迈的诗中看出,他对大成拳之名是颇为自许的。

历史长河弯人和平建设的五十年代。置身于建设热潮的新中国,重提“动则便能致其死”的唯技击论,显然是有悖社会主流的。渐人晚年且一向提倡养练并重的王芗斋先生,于五十年代撰写了大量的养生功法文章,如《站桩漫谈》、 《习拳一得》等。文章发表后,人们无不惊奇叹服于他畅言妙述的迥异世传的简易功法和精深功理。同时也注意到,此期的问世之作中大成拳的称谓已退居幕后,相应代之的是老先生一生拳道追求的本源——站桩功。

五十年代的芗斋遗著显示,那时老先生的拳学思想主要侧重于养生。他倡导用轻松自然的意念活动来缓解人们由繁重劳动产生的紧张神经,以放松舒展的桩式来预防调治习者各种各样的运动性疾病。针对不同的患者,老先生所授的意念诱导活动也灵活多样,如鸟语花香、青松翠柏、蓝天草场、松生空谷、塔立云端、大海辽阔等,桩式有:撑抱、分水、抓球、推托、扶按、提插、托抱等。既使文中偶有涉及发力技击之说但多一笔略过,独对养生之学专书特书。

王芗斋先生的晚年所著,由于始终未见意拳、大成拳的名谓出现,想见先生拳学生涯的最后时期是以拳道反朴归真的站桩功而名传于世的。

令人痛惜的是,大成拳在历经萌芽、辉煌、归寂的不同历史时期中,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各有传世之名,故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呼意拳者有之、称大成拳者有之、叫站桩功者有之、更有直接谓芗拳者,拳名之争在所难免。各地名师撰述的拳术观点差异颇大,颇有莠谷莫分之疑,自使习者盲从。

    本是一脉相承,各地支流之间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思互补短长,达成共识,反而时有指责,自诩正宗,致使大成拳传习现状看似爱好者颇众,其实真懂者甚微,徒令庸者偷笑,识者含悲。遥想芗斋先生昔年“大成”拳境之风采,窃以为拳名之争可以休矣。本拳应该始终冠以大成拳之名,一则激励后辈重放大成拳异彩之志,二则唤起本拳爱好者初恋般的情感和宗教般的意志。

大成拳特点

大成拳,是在老形意拳的基础上,综合八卦、太极、通臂、鹤拳等各家拳术的精华而成,并非含有唯我唯大之意,其得名又有“百日一小成,千日一大成”的含义。它是王芗斋先生在四十年代,为振奋我国固有的民族精神,与当时国外的拳术家相抗衡而创立的中国实战拳法。它是中华武苑的一枝奇葩,以其求力的系统性著称武林,如力由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由推手而懂变化,由实作而显功效。没有套路,没有固定的招法,以站桩为基本功,每一功法技法都是为健身、实战而设。

    大成拳目前在国内外广为流行,爱好者远及欧、美各国,对当今世界武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