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晏阳初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2018-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农村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问题,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提出建设新型农村,提升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层次,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后

农村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问题,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提出建设新型农村,提升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层次,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后,文化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农村的产业升级,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建立新农村必须解决教育的问题,只有优质的教育培育高素质的农民,才会有真正的农村发展。要实现这一社会目标,就必须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理论和经验。

上世纪开展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今天的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和乡村改造实践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完备的体系,对于今天的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晏阳初受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并加以融合,形成自己心怀天下的责任心和仁爱的精神核心。

他对中国的劳苦大众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关怀,把平民教育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积极实践其教育理念。晏阳初认为农村的愚穷弱私是落后的根源,必须在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方面开展教育,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农村教育的三大方式,全面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构建立体完备的教育体系。

晏阳初的理论不仅在教育思想上有着重大的突破,也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教育运动,用实践验证了理论,收获了经验,这成为我国农村发展改革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 当前农村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教育对农村社会的推动作用。

农村教育发展的边缘化,造成基础教育质量较城市落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教育资源和活动的缺乏,大量优秀农业人才的匮乏,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以及农村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很好的结合。

这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延误了人才的培养,限制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农村教育问题纷繁复杂,但晏阳初开展的实验可以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从农村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方面,晏阳初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启示主要有:学校教育应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注重农村教育的特色,培养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民”,办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以服务农村为导向;社会教育应丰富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注重农村社会教育教育的资源发掘利用,建立农村社会教育的组织机制,解决农民工的素质教育问题。

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完善村官制度,实现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加强农村社区的改造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注重农村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建立农村家庭教育的组织制度,促进农村学习型家庭的建立,突破传统教育思想,构建农村教育立体体系;教育经济方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认真借鉴和运用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带来的启示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