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朱光亚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年前苏联专家的翻译.前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改行当了小学老师.现在,在互联网上查找"北京九一小学",能看到这样的信息:"九一小学创建于1960

年前苏联专家的翻译。前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改行当了小学老师。现在,在互联网上查找“北京九一小学”,能看到这样的信息:“九一小学创建于1960年,已有40多年的光荣历史,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近800人,教职工54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22人、二级教师1人。教师们非常重视学历的提高与进修,已有50名教师取得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9名教师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还有多名教师正在参加高一层次的进修与学习。

学校教学硬件设施齐全,现有主校、分校两处校址,两栋教学楼,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学校投资建起了闭路电视网,兴建了2间学生专用计算机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2间语音教室及音乐、美术、自然、图书室等专业教室。

”物是人非,变化真的太大了。 我们住的那栋楼是5号楼,我们家住在中单元302室,是这栋楼最大的三套住房中的一套。

5号楼里住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著名人物,其中有好几位是“两弹一星”元勋。例如:我们楼下是程开甲,邻居是邓稼先,隔壁单元住的有周光召。后来,在5号楼住过的还有王淦昌、彭桓武、于敏等人。

记得小时候放暑假的时候。5号楼的男孩儿们组成足球队同院里其他楼组成的足球队对抗,结果总是以5号楼队的大胜而告结束。因为5号楼队中有后来成为北京足球队主力队员的李维淼和李维霄孪生兄弟俩,他们家住在我们家楼上。

我们全家在这里一直住到1976年。这15年,是父亲工作最忙碌、最辉煌的时期,因为这段时间是“两弹一星”诞生的时期。 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

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因为他的书架上摆的大部分是物理书。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他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他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大概是1967年的一天,院子里的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聊天。

记不清是谁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有人能答出来。有人说,咱们回忆―下,是不是每次核试验,大家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伙儿一验证,果然,大家的爸爸、妈妈都在出差,而且都是去了西北地区。

确认了这个事实,大家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一段时间。记得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人民日报》发了号外,整个北京城一片欢腾。在学校,老师安排就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写一篇作文。

明远在作文里提到向我国的科学家学习、致敬。这篇作文被父亲看到了,他马上严肃地对明远说,核试验成功不只是科学家的功劳。你去看看新闻报道是怎么说的,那是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父亲说明远是“马大哈” 走上工作岗位后,明远的细心在同事中一直是有口皆碑的。记得1978年上大学前,明远在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宣传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宣传部所有印发的文件的最后一次校对工作都要由他来做,因为大家认为他是当时宣传部所有人当中工作最细致的。

明远校对过的文件从来没有出过错。而在这之前,宣传部出过好几次事故。例如有一次,将一份文件标题中的“恩格斯”印成了“思格斯”。

但是。明远总是对大家说,在家里,父亲说我是“马大哈”。因为明远上学时,他的作业和考试,经常会因为一点儿小错被扣分。父亲认为,这些都是不应该犯的错误。 父亲的认真细致在中国科技界是出了名的。

这种认真细致是从小养成的,看他大学和研究生时的作业与笔记,逻辑严谨,字迹工整,一气呵成,真是一种享受。父亲是这样对待工作,也是这样要求我们。但是,能够做到他那样的严谨实在是太难了。 抽烟、喝酒、少锻炼 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有一条人人皆知的父亲的健康秘诀――抽烟、喝酒、少锻炼。

父亲是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学会抽烟的,一直抽到80岁医生禁止他抽烟为止。父亲的酒量也大,但从不贪杯。他跟明远说过,他这一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天的晚上。

明远喝酒是父亲从小教出来的,开始时用筷子蘸,后来用小杯子倒一点点儿,循序渐进,一直到后来能陪父亲一起喝。父亲喝酒最喜欢的下酒菜是炒花生米。

记得2005年明远去核试验基地,基地的参谋长就告诉他,每次父亲去基地视察工作,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喝点茅台就着一小盘儿花生米,喝完睡觉。父亲不是不锻炼,而是没有时间锻炼。锻炼身体需要整块儿的时间,需要持之以恒。

70岁本来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70岁以后成了父亲最忙碌的一段时光,光是职务就有一大串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兼党组书记、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还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闲差。

除此之外,组织上还曾经推荐他当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父亲每天早上7点10分准时离家去办公室,到晚上7点钟回家,除了节假日,几乎天天如此。记得有一年,明远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的办公室,他就对明远说,朱主任真可怜,每天忙成这样。

父亲辅导明远考大学 明远在1966年小学毕业,当时连毕业典礼都没开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在社会上晃荡了两年,1968年“复课闹革命”,明远算是上了中学,但是也基本没上什么基础课,数学课讲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连一元二次方程都没讲到。

物理课根本就忘了学了什么。就这样,到1969年夏天,明远就初中毕业了。

高中在当时还处于停办状态。唯一的去处就是“上山下乡”。明远报名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出发那天,父亲去学校送明远。他本来没说去送,在家里和明远说了几句话就上班去了。去学校送明远,是他临时决定的。那时,党的九大刚闭幕不久,他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在当时大家的眼里是一个挺大的官儿了。

但父亲是骑着他的那辆“老爷车”去的,弄得明远的班主任老师特感动。 明远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才15岁。1970年年底,明远从建设兵团参军;1976年,转业回北京工作。

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整整荒废了10年的时间。因此,当年明远是以小学毕业的基础考大学的。我们家差不多是全家动员帮助他迎接高考,父亲帮他复习数学和物理,母亲帮他复习化学。

开始的时候,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复习资料很少,数学和物理复习提纲都是父亲亲自动笔写的。后来,明远也搜集到一些复习材料,但是,父亲看了都不满意,坚持亲自为他写复习提纲和材料。一次,明远被一道几何证明题难住了,就去问父亲,他一下子也没证出来。

第二天,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有一个报告会,父亲去参加。回来以后,明远发现他在报告会请柬上画了满满的几何图。哈哈!报告会上,他在证明几何题。就这样,父亲帮助明远从初中的数理

小英还从事文艺工作,所以闲暇时听点儿音乐也是一种生活情趣。不仅于此,这台多功能收录机还有听广播的功能,可以让我们及时听到时事新闻和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而电子时钟,可以帮助我们按时作息,加强时间观念,因为当时在珍惜时间、讲究有效利用时间的父亲眼里,我们还不够严谨,还没有能够更充分地把时间利用起来,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而在那时,我们还不能体会到其间的多种含义,只是更多地觉得多功能收录机的实用性强、一机多用,对它具备的科技含量很感兴趣。

这当然也引起了我们摆弄它的兴趣,特别是明远是搞计算机专业的,摆弄电子产品更是“正点”。由于我们对这台多功能收录机喜爱有加,以及它对我们的实用价值,频繁的使用使它终于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些许小故障。

当我们无奈地把它闲置在一边儿时,又是父亲,悄悄地将它拿走,打开了他的很有年头的“百宝”工具箱,默默地为我们检修。而这些工作都要占用他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没过几天,我们下班后发现书桌上又出现了这台多功能收录机的身影,并依然贴着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使用时请注意轻按第几键,修了一下,你们试试看。

让父亲为我们修机器。我们心里是很过意不去的,他那时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而且工作又那样忙碌,肩负的责任那样重大,关键是不忍心耽误他宝贵的休息时间。

可父亲并不这样认为,他总是把帮助别人解决一点儿实际问题或难处当做一件乐事。在他的眼里,没有破旧的东西,而只有能修得好、还能派上用场的旧物和废物利用,特别是看到能变废为宝,对旧东西想法再利用,他就会大加赞许或会心一笑。

这就是父亲的惜物和爱物,也是他的节俭人生为我们做出的榜样。 随着我们生活阅历的增长、对人生体验的增加,父亲的品质就像是沙里淘金,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这些品质已随着岁月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心灵。滋养着我们的生活。现如今,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日趋减少,全社会在呼吁节能从每个人做起。想想父亲身体力行地对生活物品再利用,不正体现了节能与环保的意识吗?也正是源于父亲的这种身教。

我们至今在生活上,不管外界的物质多么丰富、花样多么繁多,我们追求的仍然是俭朴、整洁和大方。对衣着,我们是够穿就行,不追求名牌与时尚,但要实用、整齐、干净。

在我们的居室里,家具讲究的是实用、简单、不奢侈,够用就行。一些可用的旧家具也是物尽其用,发挥作用。总之,节约、经济、价廉、物美是我们的追求,但也并不是不讲究生活质量。所谓质量,就是简单过生活,用心追求事业,把有限的精力像父亲那样投入到学习与事业当中。

一份特殊的关爱 由于父亲和我们聚少离多,他在我们眼中。一辈子都在忙碌、在工作,但这不等于他对我们不尽责、不关爱。恰恰相反,正是那短暂闲暇中的关爱。

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以及人生中难忘的瞬间。 在我们的视角里,父亲是个非常耐心而又细心的人。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人的功课,特别是数学都是他亲自辅导。不会解的难题,都是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手把手地与我们一起做,通过做题,教给我们思考的角度、做题的方法。

在他循循善诱的启发下,我们懂得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懂得了如何去思考、解答难题。 至今,父亲那工整而清晰的字迹、算式仍在我们的脑海中记忆犹新,它们已成为我们事业中的一种无形动力,激励我们去潜心探究学问。

也正是这份特殊的关爱,让我们锁定了人生、专业、学识的奋斗目标。 有一次,小英不明原因发低烧,几经检查,也未查出原因。人的身体有病,心情自然也比较郁闷。

因为父亲总是很忙,所以这种事,一般我们也不去跟他讲,可不知怎么,还是被他观察到了。他就跟小英说:“你每天什么时候发烧?有没有规律?要每天定时量体温。把每天的温度记录下来,积累数据,交给医生,以便医生参考,协助医生诊断。

”难怪小英说:“是呀,怎么我们就没想到呢?只知难受,而没有从积极的方面入手。”科学家关心人的方式,真是有点特别。 父亲正是以他特有的方式,关心着我们每个人。在他的关爱中,不仅能体现出一种爱,还往往通过这种爱,教给我们怎样学习、生活,包括对待疾病的科学态度。

这也是我们从父亲的这份关爱中所体会、感悟到的特殊之处。 父亲对我们的爱就像他一贯做事的精细,是细致而入微的。这份爱不是用语言能表达的。

而是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之中,就像泉水与小溪一样积少成多,最终汇成一份深情与厚爱。它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很难衡量出来,但能时时滋养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从点滴中感受到父爱的无私和亲情的无价。

谈到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刹那间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涌现出一桩桩记忆犹新的小事与细节。而且都是父亲亲手为我们做的。在没有空调的年月。电风扇也并不普及的时候,夏天全家人吃饭,围坐一桌,只要父亲在家,他都会亲自为我们摆弄好家中的台式电风扇。

吃罢饭,它还要被搬到客厅去为大家送清凉。父亲摆弄好,当电风扇转起来时,父亲还要观察―下它摆头时是否能吹到大家,因为这样全桌的人才会都感受到清凉。要是电风扇只往一个方向吹,父亲就会放下碗筷去调整角度,而且是不厌其烦。

由于夏季天热,关门睡觉既不能通风,也很闷热,但开门睡,又经常被蚊子咬;而且我们全家老老小小都住在一起,如果开着门,门门相对,也不很方便。父亲就为我们准备好那种现在都见不到的竹门帘,每个房门上挂的都不一样,父亲总是先量好尺寸再去买合适的。

有一次,明远在屋里看书,不知道是他看得太入神还是父亲轻手轻脚,反正当他走出房间时,竹门帘已经换好,而明远竟不知道父亲是在什么时候换的,让他好后悔。

要是他知道,一定会去帮帮父亲。其实,就算我们要去帮助父亲,父亲也总会说,不用了,一会儿就好。到了晚上,父亲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为每一个房间点好一盘蚊香,那时还没有电蚊香。

父亲做这些小事,不但很细致,而且都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环境保护知识。首先,父亲给我们送的蚊香都要在下面摆放一个家中吃饭用废了的旧搪瓷盘,用父亲的话说,是废物利用,或废旧物资的再利用。这样,掉下来的香灰就落在盘子里了,地面也会很干净,保持了屋子的清洁。

再就是蚊香放置的地方,父亲也是动了脑筋的,不是摆在睡觉的房间内,而是放在房门外,竹门帘前的犄角处。这样,人进出房间时就不会被绊倒,而且蚊子在房外就被蚊香挡住了,屋子里的人还不会被蚊香的气味熏得难受,因为那种用火柴点的蚊香气味很大,也不好闻。

这一举数得的好处,让我们在感受关爱的过程中,也品味到了父亲做事的事无巨细和勤于动脑。他凡事都讲究科学性,而不像我们拿着蚊香随处一点就完事。

孩子眼中的严父 在我们眼里,父亲既是慈父也是严父,他对我们的管教很严格。但他的方式也很特别,他绝对不搞家长式、训斥式的管教,而是以自身行为来规范与诱导我们。 比如说话的准确性,在他那里绝对没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