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500万奖金是多还是少?

2017-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次最多两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开始设立此奖项一来截止2006年总计已有10人获此殊荣.获

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次最多两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开始设立此奖项一来截止2006年总计已有10人获此殊荣。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然而,许多人无心着眼于获奖者的筚路蓝缕和丰硕成果,惟独津津乐道500万奖金。一种认为500万奖金太少了,公车一年消费都多达3000亿,某些演艺人员张张嘴、走走台每年赚个几百万不在话下;一种认为500万奖金为数不少,相比于诺贝尔奖金,不仅不寒碜而且含金量已颇高。

两方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但无论能否辩出子丑寅卯都发人深思:瑰丽神奇的科学难道失却了向心力,惟一吸引世人的卖点就是高额的奖金吗?

“科教兴国”正自上而下日益深入人心。《望东方周刊》曾撰文认为,影响中国百年的四个关键词之首即是科学:科学意味着缜密的计划或者规划,意味着建构一种在可行性基础上的未来,从而摆脱命定与随意。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一些国人还沉湎于久远的四大发明,而流于沾沾自喜和踯躅不前;我们注意到,2004年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23%,这与我国法规规定的1.5%尚有差距;我们听到,2005年8月21日,科协主席周光召对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的现象予以痛斥:“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

”这说明官本位情结在科学工作者队伍中颇有市场。我们还看到,中小学生的理想定位早已由科学家转变为公务员、明星和老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让人欣慰的是,此次科技大会传出三大利好消息:获奖人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获奖项目取得发明专利的越来越多,“专利”“标准”科技发展战略取得成效;西部和边远地区获奖项目增多,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在这之前,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捧走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大奖,所折射的讯息耐人寻味,诚如其本人所言:“我是代表着以自主创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年轻人得的这个奖。”毋庸讳言,只要惟自主创新马首是瞻,只要加大科技投入和改观学界的名利习气,未来还是让人乐观的。

最后,再回头咂摸500万元的奖金之争。其实,公众关注奖金数额也无可厚非,毕竟它可以佐证公众对科学大奖不是充耳不闻。眼下,我们的任务应是如何引导他们从关注奖金到亲近科学家再到钟情于科学,因为,对我们这个曾经引领科学风骚的泱泱大国来说,培植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大有必要,在整个社会中构建一种让科学健康发展的氛围,更是迫在眉睫。 (此文为2006年01月20日南方周末文章,编者对此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