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的诗 赫尔曼·黑塞:深受诗人李白影响的德国作家

2017-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194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黑塞渐渐地取代了海明威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194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从20世纪60年代起黑塞渐渐地取代了海明威,成为美国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狼潮",甚至有支摇滚乐队也取名"荒原狼"。今年这个乐队在黑塞纪念活动期间去德国参加演出。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偶像。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黑塞热"。然而,黑塞在中国却始终没"热"起来,对他的关注只是个别现象。当时,我国的一些文学期刊上只发表了为数不多的黑塞作品译文,大多是从世界语转译的。如今,黑塞作品《获得教养的途径》选段选入我国高中语文课本。

黑塞深受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影响。在散文《克林索的夏天》中,他借主人公克林索之口,多次吟咏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此外,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情节取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早在1907年阅读《中国牧笛》时,黑塞就被李白的诗句吸引并大加赞赏。另外,李白的经历和性格与黑塞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人都有过几次失败的婚姻,都好借酒生情抒发对人生的慨叹。黑塞对李白为人的放荡不羁和孤傲,也有一种深深的认同感。

黑塞不仅对中国诗歌十分着迷,而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颇有研究。道家思想对黑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锡达塔》是一篇人物传记型小说,描述了印度贵族少年锡达塔离家出走,追求生活的真谛,历经磨难最后在河边大彻大悟的故事。小说的整体构架借用了释迦牟尼生平传记的结构,使许多西方读者忽略了小说主人公脱离厌世修行视人生为苦难寄希望于来世的印度哲学,转而直面人生热爱生活的深刻主题。

黑塞在创作这篇小说期间曾多次在给朋友们的信中表示,锡达塔的道路始于婆罗门教和释迦牟尼,终于老子的"道"。在1922年给茨威格的信中,黑塞进一步点明:"我笔下的圣者虽然穿着印度袈裟,但他的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释迦牟尼。

""老子在德国目前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确实,寻找真谛的锡达塔参悟到的许多人生启迪都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锡达塔曾对他的朋友说:"真理是不可言传的。如果一个哲人试图传授真理, 那他的话听起来就像愚笨的蠢话。"

这正是老庄所谓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你不打他,不骂他,也不逼他,因为你知道柔软胜过刚强,流水能战胜顽岩,爱比暴力更强大。这非常好,可细想一下,你不正是用软弱和亲情在强迫他吗?"这段话则是老子"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翻版。

1921年,黑塞在给其友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

黑塞的大多数作品主题都紧紧围绕人对生活的两极性的认识,是对这一思想的诗化表达。他在1924年写的散文《疗养客》中直抒胸臆道:"我要用诗句、用篇章赞美世界的二极性,因为在那火花闪耀的两极间我看到了生活的灿烂。……中国的老子为我们留下不少篇章,在那里生活的两极似乎在电闪之间触手可及。"

1932年,黑塞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巨著《玻璃珠游戏》的创作。小说主题仍然围绕着黑塞一生的追求,即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又一次发现中华文化对黑塞的深刻影响。比如,象征着人类最高艺术和文化结晶的玻璃珠游戏融合了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珠算、音乐和坐禅,并且由一位精通中国语言的法国学者发明。

再如,黑塞在文中还不惜篇幅摘选了《吕氏春秋》有关音乐的一大段论述:"……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以强调音乐与天地相通,保持音乐纯正的重要性。

主人公克乃西特长大后为进一步求学深造,前往一位离群索居的长者——对中国文化颇有造诣的"大师兄"处求学。"大师兄"独居一座清净的竹园,屋前的小池塘里尾尾金鱼在悠闲地游荡,山涧的清泉从竹管中汩汩而出,桌上放着毛笔、砚台和占卜用的骨骰,"他们唱了个喏,敬茶,然后一起座下倾听黎明中潺潺的水声。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活脱脱的中国古代先哲的形象。在对"大师兄"这个人物的着力刻画中,黑塞寄托了自己对老庄遁世隐居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通过刻苦学习,克乃西特从"大师兄"那儿掌握了周易。从此,每当他遇到困难处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克乃西特就会拿出骨骰掷一把,以看上天的旨意。黑塞曾熟读易经,非常推崇周易对世界变换转化规律的涵蔻演示。他不仅在报纸上热情赞扬推荐,把它与圣经和道德经相提并论;而且亲自动手画过多张八卦草图。《玻璃球游戏》则给了他向人们展示古老的中国玄妙之术的绝好机会。

在《玻璃珠游戏》中,黑塞明确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以及老庄哲学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此后,他没有再写什么大作,晚年以散文和书评为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逐渐从老庄哲学转向儒家学说和佛教禅宗。他说:"虽然我不懂中文并且从未到过中国,但在那古老的文化中,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心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