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三部之《悉达多》

2017-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买了黑塞的三本书,<悉达多><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荒原狼> 先从<悉达多>看起,因为第一眼看上去它最薄. 两天之后看完才发现,它其实一点也

买了黑塞的三本书,《悉达多》《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荒原狼》 先从《悉达多》看起,因为第一眼看上去它最薄。 两天之后看完才发现,它其实一点也不薄。 写这篇的时候我正看着《纳与歌》,很厚,但是两天也看了一半了,速度比最近看的别的书快的多,连我自己也很惊讶,然后就发现,黑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一直是平铺直叙,按着主人公的经历写下来,每一章的情节发展都十分清晰,甚至主人公也时不时反思自己走过的路。

但是真正吸引人看下去的,是人物的心灵之旅,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带领自己穿过他人的生命,又在那轨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放不下的执念,一旦生根发芽,便静悄悄的生长,表面上还是那个人,可是内心却慢慢的改变了。悉达多的执念便是寻找世间的真谛,那无论如何都不能从他心中抹去的问题,他努力学习,却学不到。

最后他终于明白,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可以通过言语来教授,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但智慧却不能,人们从未放弃追求智慧,只不过却在不断积累的庞大知识面前迷失了。

想西方先哲们,有的认为上帝于大自然中无处不在,便开始研究世间万物。有的认为上帝如同自然法则一般永恒不变,便潜心研究公式定理。跟现在比想必是幸福得多的追求。 这十几年的来我无数次想,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活得那么着急,却不甚清楚自己到底在执着于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只觉自己只是那名为学校的巨大机器的一件产品,可是又不甘于成为一件产品,于是拒绝将它赋予的价值摆在第一位,反而想去寻求那使我成为自己的理由。

多少年来我也浑浑噩噩啊,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但却从不敢相信它是没有意义的,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全靠这浑浑噩噩支撑着我走过来,如果哪个神灵告诉我,我十几年的学习一点意义也没有,那还不如直接杀了我。

每每想要逃离,像悉达多那样一走了之,就感到痛苦,拼命压下这痛苦,于是变成了悲伤。最后能够做的,只是在这无意义中倾尽全力寻找一点点意义罢了。 黑塞认识荣格,从书里看得很明显,也造就了这本书与众不同的气质。

“贵族可以属于某个上流阶层;工匠可以属于某个行会并在其中安身立命,过行会的生活,说行会的语言……而他,悉达多,他该归属何方?他该加入何人的的生活?他该使用谁的语言?” “……当他像太空的一颗恒星一般孤独地伫立,一种冰冷的绝望感吞没了他,但是,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地成为他自己,这是他觉醒之最后的战栗,这是他新生之最后的阵痛。

” 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甚至在这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也是,但自我总有觉醒的时候,人们终将切断自己与社会的脐带,终将发现了自己这独一无二的个体,在思想上是多么的孤独,忍受着不被理解的痛苦。

人们终将踏上这寻找自我之路。 这路必将是痛苦的。

悉达多一次次地离开。离开沙门的苦修,离开佛祖,彼时他是固执而骄傲的少年,要用自己的方式行走世间,认为佛祖虽悟,却并不能通过教义使众人皆悟。觉悟永远只能是自己的经历。 然而人总是要绕很多弯路,也需要绕这些弯路,要堕入世俗,才知道如何保持与世俗的距离,要品尝恨,才知道怎样去爱,不去融入他人,就无法找到自己。

于是他经营生意,明白了世间的喜怒哀乐,才理解了世人。体验人世,却又陷进人世,多年才找回自己,他品尝着自己对儿子盲目的爱和儿子对他不理解的恨,终于懂得了爱的脆弱和珍贵。

悉达多一次次地死亡,然后站在自己的尸体上新生,带着淡淡的新生般的喜悦,和面对未知的不安。 人的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自我的否定。

人每一次觉醒,都是一次死亡。 我仿佛看见我死亡的那些瞬间,那少数仿佛世界崩塌般的痛苦,每一次都让我清晰的感觉到命运轨迹的转折,那些如蝉蜕皮般的经历,每一次都让我感到自身的改变。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找回重新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重新踏上这条荆棘之路。 从寻找自我,到摆脱自我,最后又把自我融进了万物,达成了圆满。 这是每个寻道者最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