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帐下的亲人高干 依靠关系上位的将军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袁绍帐下的大将高干,靠着和袁绍特殊的关系,一路飞升,高干(?-206年),字元才.高躬之子,袁绍之甥,高柔从兄(出身陈留高氏,祖父高赐,曾任

袁绍帐下的大将高干,靠着和袁绍特殊的关系,一路飞升,高干(?-206年),字元才。高躬之子,袁绍之甥,高柔从兄(出身陈留高氏,祖父高赐,曾任司隶校尉、父高躬,曾任蜀郡太守)。

曾与荀谌游说韩馥,使袁绍领冀州牧。河北平定,袁绍以高干为并州牧,并其三子各领一州。官渡之战,高干在西线配合,因曹军早有准备而无进展。袁绍病死,袁谭、袁尚与曹操大战黎阳,遣高干、郭援略取平阳,被钟繇率关中诸将所败,郭援被斩。袁尚败走中山,高干不能迎袁尚并力观变,而降于曹操,被命为并州刺史。后复反叛,固守壶关,曹操亲征,高干留别将守城,自诣匈奴求救,不得而亡奔荆州,途经上洛被捕杀。

高干个人资料

中文名称 :高干

出 生 地:陈留圉

官   职:并州刺史

逝世日期 :公元206年

民   族:汉族

国   籍:东汉

主要成就 :游说韩馥让出冀州

职    业:将领

出生日期 :未知

别   名:高元才

到底高干和袁绍有这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家族的过去,高干,字元才,陈留圉人。出身于东汉望族陈留高氏,高氏数世节孝清名累积成为一种政治资本,在士林中享有声望,其父高躬与汝南袁氏联姻,高干生母乃袁逢之女、袁绍、袁术之姐(妹)。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为夺取冀州,采取逢纪反客为主的谋略,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派高干、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高干在袁绍帐下效力。

后来,袁绍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与袁谭、袁熙各掌一州,高干总共奉命治理并州有七年之久,治绩卓越。在此期间,他呼唤堂弟高柔到河北,并招致四方游土,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高干为袁绍提供粮食和士兵补给。

高干在后人的评价中,似乎并不是小编说的靠关系上位的将军,后人给予了他能力的肯定,认为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

谢承:"才志弘邈,文武秀出。"

仲长统:"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

范晔:"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土,士多归附。"

朱学勤:高干通晓文事武略,在河北地区声望颇高,他总共奉命统治并州七年之久,治绩卓越。最后以孤军防守壶关,独战曹操大军七,八个月,是个非常杰出的武将。

袁绍官渡之战败后,残余势力拼死奋斗,高干就是死在后期的斗争中,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亲征壶关,过羊肠坂。 高干听闻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壶关,加上本来的乐进、李典军,自料兵势上不能相抗衡,遂出壶关城,留部将夏昭、邓升守城,跑到匈奴部落,向匈奴单于呼厨泉求救。呼厨泉自平阳之战大败而归,名义上归附曹操,畏惧曹操强大的实力,自然不肯再跟高干等反曹残余有所牵连,拒绝了高干的请求。

求援不成,高干入河东郡濩泽,适逢张白骑攻略河东东垣,与卫固、范先等河东势力响应,当时上党犹在,弘农反曹势力也劫持曹操所置的太守,高干还可放手一搏。而杜畿与卫固等公开决裂,赴张辟拒守,数十天得到四千余兵。高干与卫固、张晟等联兵一同进攻杜畿,不下,只好略河东诸县,无所得。此时张既西征马腾等凉州兵,加上钟繇等兵,既合。钟繇率诸将与高干等战,高干再次败在钟繇之手,卫固等伏诛。高干此时进退失据,只能南下荆州,投靠刘表,但在途中被司隶校尉王琰所杀,献首于曹操。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高干主要出场与《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和《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两回里,袁绍官渡战败后,高干引兵至冀州助战,袁军再败仓亭,高干也被箭射伤,奉袁绍之命回到并州,收拾人马。不久,曹操击溃汝南刘备,回师平定河北,高干又率军到黎阳参战,然而屡战屡败。

高干仍回并州,据壶关口死守,曹操派遣乐进、李典和张燕攻之而不能下,于是亲自率兵前往,派遣袁氏旧将吕旷、吕翔诈降,高干中计而丢失壶关,夺路逃到匈奴地界,遇到左贤王,请求左贤王出兵相救,但遭到拒绝,于是南下投奔刘表,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