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诗词 顾炎武眼中的五台山

2018-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北上已六年的顾炎武,进入山西,在太原探望傅山后,慕名来到代州造访学者李因笃.这时候,李因笃32岁,顾炎武51岁.一老一少,相差将近20岁,却一见如故.他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作为前朝的遗民,对清政府都抱不合作态度,可谓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做学问,也都是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坐而空谈.在诗文方面,更有共同爱好,造诣也各有千秋.顾炎武诗词 顾炎武眼中的五台山经由山东来到山西,顾炎武渴望着结识更多朋友,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实.到代州后,与这位"撝呵斗极回,含吐黄河涨.

清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北上已六年的顾炎武,进入山西,在太原探望傅山后,慕名来到代州造访学者李因笃。这时候,李因笃32岁,顾炎武51岁。一老一少,相差将近20岁,却一见如故。他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作为前朝的遗民,对清政府都抱不合作态度,可谓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做学问,也都是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坐而空谈。在诗文方面,更有共同爱好,造诣也各有千秋。

顾炎武诗词 顾炎武眼中的五台山

经由山东来到山西,顾炎武渴望着结识更多朋友,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实。到代州后,与这位"撝呵斗极回,含吐黄河涨。上论周汉初,规模迭开创"的关中名士相识相交,他觉得非常欣慰,甚至在诗中写下了"可惬平生望"这样的句子。李因笃也赋诗盛赞亭林先生"独树三吴帜,旁窥两汉涛。经邦筹利病,好古博风雅"。这并非出于客套,而是发自肺腑的敬仰与赞赏。

顾炎武诗词 顾炎武眼中的五台山

在代州,顾炎武游历了五台山。五台山堪称佛国之都,位于腹地的台怀镇,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寺庙。从汉明帝时代开始,历代都有寺庙在新建和修缮。居住着和尚的青庙与居住着喇嘛的黄庙,在大小山峰错落有致。杨林街上时常可见身穿绛红色袈裟的僧人走过,殿宇奇伟、精舍飞翠的古刹内不时传出悠长的诵经声。

顾炎武诗词 顾炎武眼中的五台山

在这里顾炎武写下了诗句《五台山》:"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如果说,诗中蕴含的对于佛教的看法,未必直抒胸臆,随后所写的《五台山记》,则清晰地表达了这位思想家的宗教观。

顾炎武对佛教这种来自异域的宗教,采取排斥的态度。他游五台山的目的,主要是考订文史,弄清这里成为佛教圣地的缘由。所以,《五台山记》几乎没有山水描写,更不寄托闲情逸致,而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以严密的逻辑,叙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澄清有关典籍的记载失实后,顾炎武指出,五台山并非"文殊示现之地",也不是摄摩腾讲经的清凉台,而是中古时期一群佛教徒逃避现实的所在地。"五台山"的名称,也是始见于北齐。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是封建人士为了逃避现实,自己搞出来的。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物貌,也确实适宜于避世。

他感慨于佛教迷信已久,影响深广,难以一时肃清,提出了一个处置意见:不如把佛教徒安置在五台山,使之与世隔绝,限制其活动和影响,以免佛教徒和人民"两败"。

作为一个生活在明末清初大动荡时期的学者,顾炎武始终把宗教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他深刻揭示鬼神迷信存在的根源,认为专制政治所造成的苦难和人民对统治者的不信任,正是人们相信鬼神的重要根源。传统的儒家,利用鬼神迷信以维护专制统治,又强化了鬼神迷信。

他的许多文章,揭示了佛教的"地狱说"、道教的"人鬼感应说"与民间鬼神迷信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些教义无不是从鬼神迷信发展而来,由此表达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对于历代统治者迷信道教和佛教,不惜劳民伤财,士大夫们则放弃社会使命和责任的行为,他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在顾炎武的眼里,五台山最值得留恋的,终究是土地。他与李因笃约集了20多人,在五台山以东、雁门关以北的地方垦荒,获得成功,以此印证了"经世致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