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去世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月20日上午,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5月14日晚11时52分,88岁的罗哲文在北京溘然长逝.罗哲文先生对金华的感情非常深,他到金华不下10次,市区.义乌.东阳.兰溪.磐安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最重要的是,在金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罗老积极穿针引线,并作为顾问撰写考察报告,为最后成功创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梁思成的学生罗哲文是我国古建筑学泰斗梁思成的学生,1924年4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宜

5月20日上午,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5月14日晚11时52分,88岁的罗哲文在北京溘然长逝。

罗哲文先生对金华的感情非常深,他到金华不下10次,市区、义乌、东阳、兰溪、磐安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最重要的是,在金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罗老积极穿针引线,并作为顾问撰写考察报告,为最后成功创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梁思成的学生

罗哲文是我国古建筑学泰斗梁思成的学生,1924年4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8年离休后,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罗哲文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为我国文物保护特别在古建筑保护修缮和管理方面作出了卓著贡献。他为长城保护殚精竭虑,于1957年出版了《万里长城·居庸关·八达岭》,并奔走长城上下,深入考察研究、推动保护修缮,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为金华立下汗马功劳

10多年前,罗哲文与郑孝燮、朱自煊、鲍世行等著名专家考察金华时,看到八咏路旁古建筑的墙上已写满了“拆”字,专家团立即提出,承载历史的文脉拆不得。当天,市委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对八咏路上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的决定,将标上“拆”字的八咏路,改成“保”字,这条街得以保存下来。

自1995年省政府公布金华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后,金华就开始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路。当时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的罗哲文,与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等专家一起受聘为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指导委员会顾问。

到2006年,5位顶级专家几乎走遍了我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撰写了近7000字的考察报告《再次考察金华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报告》,有力推进了金华申报进程。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列金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更好地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金华市委、市政府将原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指导委员会更名为金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委员会,罗哲文与张文彬、郑孝燮、朱自煊等专家继续担任顾问。

此后几年间,罗哲文又多次到金华考察。2010年,他还到金华参加了“3·18”金华市历史文化名城日活动暨市博物馆开馆仪式。

磐安感恩罗哲文

得知罗哲文去世的消息后,磐安县委、县政府于第一时间向国家文物局发去了唁电。磐安副县长应跃成带领县有关部门、乡镇领导赴北京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及相关悼念活动。

罗哲文是磐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评审的“教父级人物”。2004年12月,罗哲文到磐安详细考察了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对其文物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并作了精辟论述。罗哲文在玉山古茶场指出:“这种古代市场功能性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茶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与古茶场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茶文化令人称奇,填补了我国文保史上茶文化的空白。”他还兴致勃勃地为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留下了墨宝。

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本如深山璞玉藏于磐安群山中,鲜为人所知,正是在罗哲文的大力推崇与推荐下,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罗老的热心指导下,磐安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