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古建筑大家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的南靖土楼情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先生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先生的人生之旅,清晰到可以用一个个古建筑事件来标示.从北京古城改造到故宫大修,从长城保护到运河整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设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每一个国家大中型文物建筑保护项目中都不难见到先生忙碌的身影……南靖土楼有幸,曾得先生青睐.考察.直至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先生初次来考察南靖,是在土楼还未提出申遗之前,"市文管办的杨丽华主任回忆

5月14日,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先生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先生的人生之旅,清晰到可以用一个个古建筑事件来标示。从北京古城改造到故宫大修,从长城保护到运河整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设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每一个国家大中型文物建筑保护项目中都不难见到先生忙碌的身影……南靖土楼有幸,曾得先生青睐、考察、直至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

"先生初次来考察南靖,是在土楼还未提出申遗之前,"市文管办的杨丽华主任回忆说,"当时山路还很难走,记得进到田螺坑就已经快傍晚了,看完田螺坑,我们一直催促着回县城吃饭,可先生不依,只说给他们一人买一个面包即可,好不容易进来一次,得把行程走完。后来折进了塔下村,车已进村一小段路了,先生却下车从村口重新走进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对旁人说:差一点就漏掉了一个好地方,还好我来了。"

谈起先生,杨丽华唏嘘不已,感慨他的可爱与可敬:看土楼他可以放弃吃饭,只要一片面包或者一个地瓜果腹即可,每次吃饭都误饭点,自己倒没什么,只是有点心疼先生,毕竟当时他也已是七十多岁高龄了。

再次来南靖,已是1999年9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的罗哲文先生和国家高级建筑规划师郑孝燮、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玉柱等"三巨头"受中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联袂考察南靖土楼。先生一行一致认为南靖土楼是世界建筑奇葩,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完全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申遗条件非常成熟。

记得当时全国和福建土楼一起要申遗的项目就有上百个,而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只给中国一个名额,可以说,没有先生的坚持和努力,南靖土楼至少在当时就不可能顺利申遗成功。

当时恰逢中秋佳节,先生一行一样考察得很仔细,从和贵楼到云水谣,再到怀远楼,无一错漏,直至天色渐晚,只能留在云水谣所在地梅林镇过中秋了。

先生因而写下了三首土楼赞诗:

其一

年年好景是中秋,几度相携结伴游。今年佳节倍难忘,南靖土楼把我留。

其二

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

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型世罕见,环球建筑出奇葩。

其三

步步相携望景台,方圆楼顶似花开。溪边错落梯田绕,无限风光扑面来。

那次中秋节对于先生来说是难忘的,因为它简单:简单的饭菜,简单的土楼人家自制的月饼,饭后在小小的院子中,坐在简单的凳子上,心无旁骛地喝茶,聊天,赏月,写诗……

同样,那次中秋节对于南靖来说也是难忘的:因为此行,先生为南靖土楼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每个导游都用这形象的比喻来为游客介绍福建土楼的标志"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因为此行,先生为南靖土楼的申遗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

"‘辨方、相土、观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尊重环境,以柔克刚,抗震减灾。"先生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不难找到符合这些原则的中国古代建筑,而南靖土楼则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先生从拟写提案、到名录申报、实地考察甚至宣传,默默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却毫无怨言,乐此不疲。福建土楼得以声名鹊起。

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南靖人民会永远记住先生为南靖土楼申遗所做的贡献,愿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