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馆史何炳棣 读《中国会馆史论》之籍贯与会馆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籍贯观念和会馆研究 <中国会馆史论>是何炳棣先生对中国会馆所做的研究,从而形成的一本著作.然而何先生并没有开门见山的直接论述会馆,而是先理清

籍贯观念和会馆研究 《中国会馆史论》是何炳棣先生对中国会馆所做的研究,从而形成的一本著作。然而何先生并没有开门见山的直接论述会馆,而是先理清了籍贯这一重要的概念。

籍贯是我国自古就存在的,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我们在现代其实也是感受颇深的。在民国时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中出现了户牌和身份证,与我们今日所使用的户口薄和身份证相比,虽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区别,但在社会功用上无太大差异,甚至这样的户籍制度千百年来,一直牢牢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人们的籍贯观念虽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进化”或是发展,但在人们深层次的观念中和某些牢固的传统上,依旧如古代之民。

尤其在何炳棣先生所著的《中国会馆史论》中,对于中国人籍贯观念形成的原因做了十分深入且详细的论证。

中国自古就幅员辽阔,再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努力,版图逐渐得到固定,政治、文化、经济开始呈现高度的统一,但是正是由于广大的版图,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是突出且鲜明的。

何炳棣先生认为:“方言的不同是造成强烈乡土观念的主因之一”,而其中方言和风俗就是地区差异的最直接体现。然,我们现在来理解籍贯观念的形成时,不得不考虑到我们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等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对籍贯观念的产生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何先生在博览方志以及搜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综合各个要素,在《中国会馆史论》第一章里详细的论证了籍贯观念形成的三大原因。

一、孝与籍贯

孝,在中国可谓是第一等大事。自古有训:“父母在,不远游”“百行孝为先”等等,诸如此类的训语,深刻的反映出儒家对社会伦理和礼俗上所规定的标准。自东汉到唐朝,以及宋元明清,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对于孝的规范和定义越来越呈现出严格和法律上的强制性。

广义的孝包括“养生”和“送死”,所谓“养生”就是在父母年老体弱之时,要履行赡养的义务;而“送死”则是父母去世后,必须在籍守制二十七个月。就在这样的一个履行孝道义务的过程中,就与籍贯发生了联系。“在礼俗上,孝的‘养生’方面与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