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岛市长沈鸿烈 民国时期的青岛市长:沈鸿烈成就最大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9年4月,青岛成为特别市,国民政府直接任命青岛市长.从1929年到1937年间,一共出现了6位市长,在任时间最长的当属沈鸿烈,长达6年

1929年4月,青岛成为特别市,国民政府直接任命青岛市长。从1929年到1937年间,一共出现了6位市长,在任时间最长的当属沈鸿烈,长达6年,也是被公认为干的最出色的市长。最多的只有短短的3个月,这一时期青岛市长面对的最棘手问题是工人罢工。

陈中孚(1929.4~1929.7)

国民政府成立后,陈中孚成为中国国民党中的西山会议派成员。1927年10月,任安徽省政府财政厅厅长,12月转任该省国民政府财政特派员。1928年(民国17年),他任青岛市接收专员,同年他被任命为青岛市长,但实际上并未就任。

吴思豫(1929.7~1929.11)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交涉决定收回被日本侵占的济南、青岛,吴思豫奉命负责接收。6月,国民政府宣布马福祥为青岛特别市市长,马因军务一时不能到任,由青岛宪兵司令吴思豫代理市长。事后,任国民党青岛特别市党部指导委员兼青岛市代市长。时青岛日本工厂发生大罢工风潮,吴思豫支持罢工,不与日本资方妥协。同年11月,马福祥到任,吴思豫卸任。

马福祥(1929.11~1930.3)

1929年11月,南京政府以吴思豫处理工潮不力为由,改任马福祥为青岛市市长。马福祥人称"不倒翁",因为其由清政府至北洋政府,再到国民政府,官运一直不倒。11月23日,马福祥和日本驻青领事签署《日商工厂复工办法》,出卖中国工人的利益,其中有接受日方提出的开除250名"不良工人"的要求、此后,又有工人举行罢工,马福祥派出大批警察、保安队、海军陆战队,强迫工人复工,并逮捕了工人,查封了《青岛平民白话报》

马福祥在青岛任职期间也做了不少好事。青岛早期回民少,仅在河南路58号租房设穆斯林礼拜处。马福祥任市长后,协助回民购买了常州路9号房产,建了清真寺,并扩建十几间房屋。又在四方区湖岛村附近购买了土地,作为"胶澳回民公墓"。

另外,马福祥在汇泉岬山顶上建了一处观澜亭,设茶座,供应茶酒,这是马福祥留给青岛的一座纪念建筑。

葛敬恩(1930.3~1930.9)

1930年4月,葛敬恩担任青岛特别市市长,上任之后面临的第一困难就是工潮问题,这也是其前任马福祥"下课"的主要原因。他上任后立即宣布四项措施:一,工人对资方的要求,除了小事以外,一律由市政府和市党部与厂方交涉;二,工人不得罢工;三,政府帮失业者重新安排工作;四,不良工人按法律来惩治。

葛敬恩宣布的措施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工人罢工仍在进行。5月3日,青岛各界一万多人在陵县路上的齐燕会馆广场举行"五三"纪念大会,这次纪念大会给青岛市政府很大的压力。

1930年9月,葛敬恩被免去青岛特别市市长职务,胡若愚接任。

胡若愚(1930.9~1931.12)

胡若愚与张学良是在北京一块"玩儿的朋友",而张学良有任命青岛市市长的权力,因此胡若愚别成为了青岛特别市市长。

胡若愚被称为"少爷市长", 因为有人传胡若愚基本不理政事,而将政府的一切事务都交与其政府秘书长胡家凤操办,他整天在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到处飞,成了甩手掌柜的了。实际上,胡若愚还是非常有政治能力的。

胡若愚任职期间,在观象山建了观象山公园,在莱阳路海滨建立了"若愚公园"(今鲁迅公园)。青岛水族馆也在此时开始兴建,栈桥的全面改造工程也开始动工,沈鸿烈在任期间,这两个工程完工。

沈鸿烈(1931.12~1937.12)

沈鸿烈在青岛执政6年。他注重抓市政建设,前后修建了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青岛体育场、青岛市礼堂;扩建和修建了青岛栈桥、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小港第二码头;拓宽了崂山的道路,加修了崂山里盘山梯子石阶;整修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此外,还整修了西广场、马虎寓、脏土沟,设立了"救济院"、"习艺所"、"感化院"等。

1937年6月,青岛成立保安处,沈鸿烈亲兼处长。"七七"事变后,青岛局势紧张。"德县路事件"发生后不久,日商各工厂相继关闭。10月1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青岛陆海军总指挥。12月4日,蒋介石电令沈鸿烈实行"焦土抗战"政策,伺机撤离青岛。12月26日,日本海军封锁了青岛海面。12月28日24时,沈下令炸毁20多家日商工厂。12月31日拂晓,沈鸿烈带队撤离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