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人品 林少华解析村上春树作品创作 挖洞是他与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2017-05-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先生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41部村上春树作品,昨天下午他登上武汉"名家论坛",谈及村

    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先生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41部村上春树作品,昨天下午他登上武汉“名家论坛”,谈及村上文学35年和他翻译村上25年的感受。

    村上春树在中国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耐人寻味的是,村上的小说总体上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没有跌宕起伏的重大社会事件、没有呼风唤雨的英雄、没有深重的苦难和不幸,但村上文学,为何具有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力呢?

    林少华在讲座中分析缘由,他以“村上的作品触动灵魂,指向是尊严和自由。这是文学的力量所在”来概括村上春树文学创作的精髓。那么村上是如何让灵魂获得自由的呢?

    “村上的创作,前15年挖洞,后20年撞墙,最近5年重新挖洞。相比而言,村上挖洞挖得更精彩。”林少华说,自己第一次和村上春树见面时,村上就谈到,我认为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是通过孤独和他人沟通,我写小说的用意就在这里。人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和众人的联系,而应该深深挖洞,在某处和别人联系在一起,“在村上看来,孤独是沟通的纽带,为此必须深深挖洞。”

    从1994年的《奇鸟行状录》开始,村上意识到,仅靠挖洞这种开拓个人内心世界纵深度、开启灵魂自由的方式,有其局限性。他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那一边。”他的文学创作开始转向“撞墙”,直到最近五六年的创作。

    作为译者,林少华很感谢村上提供的村上式文体风格,“他的文体和任何作家都不一样,翻译中我每每为村上文体的内敛、从容不迫打动。内心所有的感动和激情都被安详平静的语言包容起来。”

    村上和诺奖陪跑话题总紧密相连,    今年10月13日诺奖揭晓前夕,林少华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接受日本某通讯社的预备性采访,他谈到村上在中国走红的三个原因:一是对当代城市青年孤独感等心灵处境的诗意开拓;二是简洁、幽默、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风格;三是村上春树善于营造妙不可言的艺术情调,这三点都关乎诗意。

“可惜的是,在诺奖评选中,中译本的村上春树作品根本派不上用场。而很少有评委懂日语,于是注重诗意表达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