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兵回到列宁 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列宁笔记>的颠覆性思考 2009-5-22 0:00:00 沉醉书香 为此商品评分: 这部书是作者张一兵教授第四次对"列宁笔记"的研究成果.正如作者自己在书的开头"作者的话"中指出的那样:这次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思考深度还是文本的精读解析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推进."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系统研究,作者还在"研究方法论和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总体评价上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认识."作者把自己的认识概括为四个方面.

对《列宁笔记》的颠覆性思考 2009-5-22 0:00:00 沉醉书香 为此商品评分: 这部书是作者张一兵教授第四次对“列宁笔记”的研究成果。正如作者自己在书的开头“作者的话”中指出的那样:这次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思考深度还是文本的精读解析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推进。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系统研究,作者还在“研究方法论和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总体评价上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认识。”作者把自己的认识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作者认为《列宁笔记》不是一部书,而只是一个不同摘录笔记、札记、心得和阅读批注的文献汇集。二、“第一次”看到20年间列宁哲学思想真实存在的变化、发展甚至是重大认识飞跃的基本逻辑线索和理论构境空间。

这令作者兴奋不已。三、作者第一次提出了列宁的“伯尔尼笔记”的命名问题。四、是这本书的研究方法。这是作者的又一次新的方法论创新尝试,即文本构境法解读(也可以称思想构境论或理论构境论)。这也是作者对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创立的文本学解读法的一次超越。

这本书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导言和上、下两篇。在导言中,作者主要是介绍列宁“哲学笔记”的文献情况,评说传统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中已有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而重点是说明作者在本书中新提出的思想构境论,特别是与其同构的拟文本解读方法和思想史构型。

上篇主要是青年列宁在哲学理论认识上的一个概要的早期思想线索。下篇的中心思想,是在颠覆前苏联学者的“计划构想论”先验构架后,发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哲学的认识过程中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即从他性理论构架向自主性阅读构境空间的转换。

关于这种转变的分析和讨论,是这本书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研究最重要的进展。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在“伯尔尼笔记”最后的革命性思考语境中,列宁的理解也远没有超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思想深度。

在本书的《导言》中,作者提出:“列宁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包含一定的非连续性的分期断代过程。

”根据作者的看法,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大约是在19世纪末,从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段:一是早期列宁哲学思想发展阶段,从1894年的《什么是“人们之友“?》开始,一直持续到1906年以前,这期间,列宁鲜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以及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哲学观念是他的自指他性镜像;二是1906至1913年这一时期,这是列宁研究和掌握哲学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时期;三是从1914年开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体部分是列宁在1914年到1916年间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专题哲学研究,即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的不断变化着的飞跃性哲学思考。

作者主张以文本的总体时间线索来解读和研究列宁的哲学流变过程。这是有道理的,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

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伯尔尼笔记”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列宁的哲学认识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列宁构建了一个学习性的阅读空间,其间存在两个最基本的话语线索:一是作为历史文本形态的黑格尔哲学逻辑,他存在于未被真正激活的《逻辑学》、《小逻辑》、《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讲演录》之中;二是被列宁认同为自己理论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念部分。

在第二个阶段,列宁与黑格尔走的越近,从《逻辑学》等文本的总体逻辑中生发出新的理论考场,就使列宁与一种未知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大写逻辑靠得越近。

在第三个阶段的阅读中,列宁最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情境,重构了对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语境。

)第四个阶段是列宁对自己这次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小结,它始于《逻辑学》一书研读的最后(“绝对观念”),首先以“辩证法的十六要素”的形式出现,并陆续散落在多篇摘录性笔记、札记和心得之中。

作者认为“十六要素”并不是列宁有意识地主动建构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成果,而是对自己在研读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收获所进行的归纳,而且仅仅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理论的一些小结。作者认为,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最终指向的,并不是一本有定论、有体系的唯物辩证法专著的写作,而是俄国现实的无产阶级实践和革命事件。

1/2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对《列宁笔记》的颠覆性思考 2009-5-21 0:00:00 沉醉书香 为此商品评分: 这部书是作者张一兵教授第四次对“列宁笔记”的研究成果。

正如作者自己在书的开头“作者的话”中指出的那样:这次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思考深度还是文本的精读解析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推进。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系统研究,作者还在“研究方法论和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总体评价上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认识。”作者把自己的认识概括为四个方面。一、作者认为《列宁笔记》不是一部书,而只是一个不同摘录笔记、札记、心得和阅读批注的文献汇集。

二、“第一次”看到20年间列宁哲学思想真实存在的变化、发展甚至是重大认识飞跃的基本逻辑线索和理论构境空间。这令作者兴奋不已。三、作者第一次提出了列宁的“伯尔尼笔记”的命名问题。

四、是这本书的研究方法。这是作者的又一次新的方法论创新尝试,即文本构境法解读(也可以称思想构境论或理论构境论)。这也是作者对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创立的文本学解读法的一次超越。

这本书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导言和上、下两篇。在导言中,作者主要是介绍列宁“哲学笔记”的文献情况,评说传统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中已有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而重点是说明作者在本书中新提出的思想构境论,特别是与其同构的拟文本解读方法和思想史构型。

上篇主要是青年列宁在哲学理论认识上的一个概要的早期思想线索。下篇的中心思想,是在颠覆前苏联学者的“计划构想论”先验构架后,发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哲学的认识过程中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即从他性理论构架向自主性阅读构境空间的转换。

关于这种转变的分析和讨论,是这本书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研究最重要的进展。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在“伯尔尼笔记”最后的革命性思考语境中,列宁的理解也远没有超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思想深度。

在本书的《导言》中,作者提出:“列宁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包含一定的非连续性的分期断代过程。”根据作者的看法,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大约是在19世纪末,从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段:一是早期列宁哲学思想发展阶段,从1894年的《什么是“人们之友“?》开始,一直持续到1906年以前,这期间,列宁鲜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以及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哲学观念是他的自指他性镜像;二是1906至1913年这一时期,这是列宁研究和掌握哲学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时期;三是从1914年开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体部分是列宁在1914年到1916年间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专题哲学研究,即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的不断变化着的飞跃性哲学思考。

作者主张以文本的总体时间线索来解读和研究列宁的哲学流变过程。这是有道理的,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伯尔尼笔记”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列宁的哲学认识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列宁构建了一个学习性的阅读空间,其间存在两个最基本的话语线索:一是作为历史文本形态的黑格尔哲学逻辑,他存在于未被真正激活的《逻辑学》、《小逻辑》、《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讲演录》之中;二是被列宁认同为自己理论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念部分。

在第二个阶段,列宁与黑格尔走的越近,从《逻辑学》等文本的总体逻辑中生发出新的理论考场,就使列宁与一种未知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大写逻辑靠得越近。

在第三个阶段的阅读中,列宁最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情境,重构了对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语境。)第四个阶段是列宁对自己这次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小结,它始于《逻辑学》一书研读的最后(“绝对观念”),首先以“辩证法的十六要素”的形式出现,并陆续散落在多篇摘录性笔记、札记和心得之中。

作者认为“十六要素”并不是列宁有意识地主动建构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成果,而是对自己在研读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收获所进行的归纳,而且仅仅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理论的一些小结。

作者认为,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最终指向的,并不是一本有定论、有体系的唯物辩证法专著的写作,而是俄国现实的无产阶级实践和革命事件。

0/0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喜欢喜欢 2009-3-24 0:00:00 85421342 为此商品评分: 张一兵教授的东西,看了有收获 0/0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 张一兵的经典 2008-11-19 0:00:00 e3.

1415926 为此商品评分: 很喜欢张老师的著作 依然那么经典而入味 0/0 人认为此评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