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考古真相 从五个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五)

2018-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五问长平之战的真相是什么?赵括真的那么不堪?长平之战的过程,史书记载的很清楚,秦国主将由王龁换成白起,并在开战前保守秘密.而赵括临阵,大批撤换廉颇旧部,换成自己的心腹.白起通过诈败将赵军引入包围圈,通过断其粮道,重重包围,历经四十余天鏖战,赵括阵亡后,赵军40余万军兵投降.秦军收降赵军后,白起又将降卒坑杀.此后将二百多名赵国少年十士卒放归赵国,通告战败的信息.长平之战考古真相 从五个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五)史书将赵括之刚愎自用,纸上谈兵的问题大书特书.赵括未被任用之前,就有赵奢说其子不

第五问长平之战的真相是什么?赵括真的那么不堪?

长平之战的过程,史书记载的很清楚,秦国主将由王龁换成白起,并在开战前保守秘密。而赵括临阵,大批撤换廉颇旧部,换成自己的心腹。白起通过诈败将赵军引入包围圈,通过断其粮道,重重包围,历经四十余天鏖战,赵括阵亡后,赵军40余万军兵投降。秦军收降赵军后,白起又将降卒坑杀。此后将二百多名赵国少年十士卒放归赵国,通告战败的信息。

长平之战考古真相 从五个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五)

史书将赵括之刚愎自用,纸上谈兵的问题大书特书。赵括未被任用之前,就有赵奢说其子不能为将,而后其母直谏赵王其子只会纸上谈兵,甚至就连病中的蔺相如也指出赵括不可用。呵呵,意见竟然如此空前一致,真是的让人不敢相信。长平之败的黑锅真的应该由赵括来背么?难道赵括真的是人们口中的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么?让我们慢慢解开这层疑云,回到那个年代,探究一下历史的真相。

长平之战考古真相 从五个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五)

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算是官二代。史书记载此子颇能论兵战,其军事理论知识甚至在其父之上,并且其时已经名声在外。可以想象一下,像赵括这种有着显赫的家世,又有声望的人才,应当是国家重点培养的的对象。但是这样一个赵括在长平之战前没有任何事迹和战绩,留下的只有被后人引以为戒的“纸上谈兵”,这是不是很奇怪?

长平之战考古真相 从五个问题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五)

要解答这些问题,还要从其父赵奢讲起。赵奢本是管理田租的一个小官吏,后经平原君举荐,逐渐在赵国朝堂获得一席之地。在其管理赵国赋税工作期间,全国赋税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其在军事领域,也有这卓越的战绩。

尤其在阏与之战中,其表现更为抢眼。战前赵王就是否该出兵救阏之事先是征询廉颇,乐乘两名将军的看法,二人都主张不可救,独赵奢提出“两鼠斗洞中,勇者胜”的概念。可见,当时也只有赵奢并未丧失统兵者的勇气。而廉颇、乐乘之流已经日渐迟暮,后期廉颇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也可作为佐证。但从赵王征询意见的顺序上来讲,当时廉颇、乐乘的地位是高于赵奢的。

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名气大盛,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并列,甚至其功名已甚于二人。从赵奢的履历看来,其可称得上“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这样一个人,对当时赵国以蔺相如,廉颇为首的旧的势力集团发起了冲击。

此外,从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旧的势力集团又有着平原君的影子。虽然赵奢是经平原君举荐才得以登上庙堂,但是赵奢也是一个一心效忠国家的主,将国家的利益放到最高位置。他执掌赋税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从中定会罪得了很多既得利益的权贵。

就算平原君真的曾经赏识过赵奢这个人才,但是举荐给赵王的目的也是想继续扩容自己的政治势力。但是这次却生生的抽了自己一个耳光。没想到这个赵奢不仅没有倒向自己的怀抱,反而弄得自己的小弟们叫苦不迭。平原君又怎么会惯着你呢?到现在为止,赵国内部政治势力悄然发生变化,赵奢的崛起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冲击了老的势力。而旧势力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合力控制着赵国政治形式的发展。

按照史书的记载,赵括在军事理论上是颇有成就的,体现在连那么厉害的赵奢在研讨兵法的时候,也难不倒赵括。以赵奢的水平,肯定会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能够领兵打仗的苗子,已经一定的理论能力,只是缺少一些实际作战的能力。

如果加以锻炼,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旧势力是不会再给赵家机会了。一个马服君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怎么还会再给他的儿子一个显山露水的机会呢?所以赵括要想崭露头角,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何况赵奢死的又早,也没有为自己的儿子做什么贡献,赵括想有所作为,机会已是渺茫了。

赵奢之所以放出风说自己的儿子将关乎生死的战争看的那么容易,不适合做将军,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是赵奢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史官以长平兵败为基础,推论或者臆造这段话。一方面使这段历史充满了趣味性,另一方面你老子都说你不行,你是真的不行呀!

二是就算赵奢真的这么说,也是有深层次考虑的。赵国内部政治斗争很激烈。赵王和平原君,赵奢和廉颇蔺相如,我们可以帮他们站一站队。赵奢和赵王是一个阵营的,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赵王要摆脱以平原君为首的老干部的掣肘,赵奢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他为国家干,也就是为了赵王干。所以他们自然会走到一起。平原君与那些赵惠文王留下的老臣老将关系错综复杂,从平原君在长平之战前说有廉颇在,赵国取上党不会有失这一点上看,他们有着很好的默契,什么时候不不忘了宣传一下彼此。

所以,这也是一个集团。自古新老势力水火不容,矛盾日甚。赵奢是个明白人,他明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而这个赵孝成王又绝非能有大作为的一代明君,他们的势力比起那帮老家伙,还是有差距的。

他就算抱着身死殉国的志向,但是也没有必要搭上身家。贬低自己的儿子,一方面是考虑到赵括确实缺乏斗争经验,如果强出头,很容易被抓到把柄,弄个身败名裂。

所以对赵括最大的保护,就是远离政治斗争核心。另一方面赵括没有实战经验,的确带兵打仗容易吃亏。还不如先自污,保住儿子的性命。赵奢的用心良苦呀。基于以上原因,赵奢死后,马服君一家几乎湮灭,在历史中未再被提及。

之前讲到,赵国临阵换将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不满廉颇的龟缩政策,换将换的不仅仅是人而已,换的是整个赵国的军事战略。赵王早就看不惯这帮老头子的言行了,他很想换掉这个班底。赵奢的出现,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本来想将赵奢碰上马服君的位子,与那帮老家伙正式较量一下。但是赵奢死的早,这使赵王失去了左膀右臂。当秦国送来了那个秦国惟惧马服君之子的消息之后,赵王再次看到了希望。赵奢曾经建立的功业,他希望赵括能够继续。

赵括既然临阵,就要贯彻赵王的战略思想,否则,赵王力排众议提拔你这个后辈干什么。所以,赵括必须在战争中落实赵王的指示,由守转攻,建立奇功。

大家都知道,为将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在军中要建立权威,让所有将士遵从号令。我们试想,廉颇被换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从负荆请罪这一典故中就领教过廉老爷子的火爆脾气,何况是这次一个无名小辈要来替代自己。廉颇定是负气而走的。

军中那些与廉颇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部下,更是难以平复心中的气愤。有这样的部下,请问赵括这个主将怎么当?历来主将在军中都是要树立不可置疑的威信,更有甚者,通过斩杀不守规矩的将领建立绝对的领导权。赵括临阵换人,也是兵家常事,只是因为赵括打了败仗,此事竟也成为错事一桩,令人唏嘘不已。

秦军派军攻击赵部,秦军佯败而走,赵括见敌军败退,便掩杀而至。既然赵括熟读兵法,当观其败迹,查其车轨旌旗可知是真败还是诱敌深入。但为什么还是会上当呢?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各项因素。

赵括出战前确定的对手是王龁,而非白起。赵括应该研究对王龁和廉颇的对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龁作战勇猛,战术水平很高,但是还算不上化境。所以赵括对王龁的能力是有所了解的。在真正踏上战场时,赵括依旧将王龁当作自己最强大对手。他所有战略部署及战术安排都是针对王龁。如果情况没有发生变化,赵括应该是能掌控战场局势的。

但是,赵括万万想不到,秦国此时的将领已经换成了作战经验丰富,战术水平超一流的白起。白起经验太过老道,一场败仗被表演的惟妙惟肖。这场战争本来在赵括的计划中,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战,但是当对手已经换成了强大的白起的时候,这盘棋的形式已经天翻地覆了。

就在赵括钻进包围圈,秦国亮出白起的战旗时,无疑对赵军是重大的打击。一是白起是战国出名的不败战神,并以斩杀敌兵闻名。白起的出现,让赵军看到了死神的来临,但是对于秦军来说,却是大大鼓舞了士气,让秦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二是赵括之前所有的战略部署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赵括布好的一盘棋,完全被打乱,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又要面对杀神做出重新部署,这考验着赵括。三是白起出现在战场上,那说明秦国兵力又增强了,赵秦两国的兵力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三重打击,对赵军来说是致命的。

但是,从战争的发展来看,赵括的战斗能力还是很强悍的。

其一,按兵法来讲,秦国参与的作战人数要数倍于赵军,才可以采取包围战,就算不如此,当时秦国兵力至少是两倍于赵国的。我们都知,白起善于利用敌兵弱点,采取运动战术,集中兵力击溃敌军。但是,在对赵括作战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白起用巧力取胜,反而使用了较为谨慎的消耗战,通过切断赵军粮草供给围困赵军,使赵军吃完战马又互相砍食。

这好像与之前白起伊阙之战等典型战例的打法不太一样。由此可以看出赵括在被包围后采取了较为妥当的阵型和作战方式,致使白起无法找出明显的弱点,只有采取较为稳妥的战法。

其二,在赵括被围困的过程中,秦昭襄王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加入战斗,可见长平之战的惨烈程度。如果赵括不堪一击,何至于秦国国君如此大动干戈呢?

其三,赵括与白起打了四十六天,才结束了这场人数差距悬殊的战争。这与之前白起以少胜多,攻无不取的战绩也不太一样。那只能说明,白起真的遇到了一个难啃的骨头。从最后的战斗结果以及白起论邯郸之战时的表述来看,其一再表示长平之后将士死亡大半,国内空虚。

当然,这里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若真如此,秦国又怎能一年后组织起新的战斗呢?但是,这句话也足以说明,赵括率领的赵军的突击战给秦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历史上记载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军也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从秦赵两国拉锯战直到长平决战,打得那么惨烈的一场战争,赵国由最初的四十五万人减到四十万人,仅损失了五万人,相对于秦国的死伤,赵国反而算大胜了。所以这一记载有误。

到了战争后期赵括在冲锋过程中被乱箭射死,说明他身边的卫队已经基本打光了或打散了,由此可想而知战争之惨烈,赵国死伤至少大半。种种迹象表明,赵括不像史书记载那样无能,而是真真的有一些本事,让战神白起也费了一番周折。

但是文人史官习惯了以成败论英雄的逻辑,软笔如刀锋,将血雨腥风的战场描绘成一场戏剧。其实战场上的风云诡谲与瞬息万变岂止是一个文人所能体会与了解的。更何况,白起作为当时不败战神,无论是谁与之对阵,胜算都极少。而赵括这个年轻的将领第一次碰上了白起这个战神,失败是必然的,而且也很正常。虽说时势造英雄,但生不逢时,就算英雄也只能一声叹息。

反而赵国越加让人看不懂。在赵括拼死冲杀的时候,在秦国不断增兵的时候,赵王哪里去了,平原君哪里去了,廉颇哪里去了,赵国的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哪里去了。与其说是赵括犯错致使长平之战一败涂地,还不如说是整个赵国将这场决战的胜利送给秦国。说赵括葬送了赵国是不公允的,不如说是赵国亲手毁掉了自己,毁掉了一个本来可以有所建树的年轻将领。

战国故事精彩跌宕,如滔滔江河般波澜壮阔。道不尽的英雄,写不尽的悲壮,时而使人惊喜,时而令人扼腕。自此,长平之战写完。愿滚滚历史波涛荡尽蒙在真相上的泥沙,让真实的战国英雄呈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