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松年泰斗 行政法学界泰斗应松年的法治人生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很多立法背后,都有着应松年刚毅坚定的发声.例如,1999年行政复议法通过前,他在一次会议上问道,对部委或省级政府行政行为不服的,为什么不能

在很多立法背后,都有着应松年刚毅坚定的发声。

例如,1999年行政复议法通过前,他在一次会议上问道,对部委或省级政府行政行为不服的,为什么不能由国务院复议?有人说,那样的话,总理就可能被推到被告席上。他却说,这有什么不好?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法治已经进步到这个程度了。

“我知道这不可能被采纳。但理论上明确的事情,说了没用我也要说。我不能说违背良知的话。不然还算什么学者?学者不能连个立场都没有!”

200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一次法制讲座上,应松年痛陈繁多的行政审批带来的种种弊病,建议尽快制定行政许可法,严格约束政府行政审批权力,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些思想和观点都反映在2004年出台的行政许可法中。

正因为他一贯所持的立场,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在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如以卵击石的博弈中,“他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他的说法做法并非突然为之,早在1983年应松年在《政法论坛》上发表的论文中,就可以看出其“为生民立命”的本心。他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为人民服务”。

这在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是“政治文章”,不够学术、不够法律。30年前的应松年或许还没有把这种朴素模糊的想法转化成法律语言表达出来,但“行政法要为老百姓服务”,在他的心里已经深埋。

上过应松年课的人都知道,他在上课期间必然会提醒学生:“永远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为了国家。你所做的任何事情、说任何话,永远不要忘记思考是否对老百姓有益。凡是对老百姓不利的,我们要勇敢地抨击,这样国家才有希望。”

当然,对于学生而言,应松年并非只有严肃的一面。他的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薛刚凌说:“应老师和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总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从我跟应老师读书开始,就觉得不论探讨学问还是处理事情,他都很民主,从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讨论任何事情,他总会先让你说说看法,最后找到一个最为理想的解决办法。亲其师,信其道,从他那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除了如马怀德、刘莘、薛刚凌等师从应松年多年的曾经的研究生外,如今在行政法学界赫赫有名的许多专家均有过受教于他的经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法的“黄埔一期”。1985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受司法部委托承办全国高校首届行政法师资进修班,40多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律院系。作为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应松年目睹杨海坤、叶必丰、关保英、沈开举、王周户、付士成、吉雅、金国坤等一批著名学者从这里走了出去。

采访结束时,应松年送给记者一本他刚刚结集出版的口述传记《与法同行》,并感慨道:“我这一生就是与法同行。”